“特斯拉FSD在中国‘鬼打墙’,华为ADS却稳如老司机!”——一则车主实测视频引爆全网。画面中,搭载特斯拉FSD的Model Y在深圳某路口反复绕圈,仿佛陷入“鬼打墙”;而搭载华为ADS 3.0的问界M9却在同一路段丝滑避让电动车、精准识别施工围挡。这场“智驾对决”不仅撕开了技术路线的分野,更让马斯克的回应冲上热搜,评论区炸了……
一、实测对比:华为ADS 3.0的“降维打击”复杂路况:华为碾压级稳定,特斯拉“水土不服”在深圳城中村实测中,华为ADS 3.0凭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多模态融合感知,精准识别横穿的外卖小哥和违规停放的三轮车,减速避让一气呵成。而特斯拉FSD仅依赖纯视觉方案,雨雾天气下误判率飙升,甚至将路边广告牌识别为车辆,急刹频发。更尴尬的是,有车主拍到FSD在无车道线路口反复绕圈,系统逻辑混乱如同“鬼打墙”。
接管次数:华为7次 vs 特斯拉23次媒体实测数据显示,华为ADS 3.0在城市道路百公里接管仅7次,而特斯拉FSD高达23次,其中16次因误判路标或交规导致违规,如误入公交车道、错闯红灯。一位车主吐槽:“开FSD一公里,驾照分扣光不是梦!”
极端场景:特斯拉“特供版”性能缩水40%为适应中国法规,特斯拉FSD代码经过“特供化”调整,决策响应速度下降40%。在暴雨中,华为ADS依靠高精地图和冗余传感器稳定行驶,而FSD因无法调用中国道路数据,频频“思考人生”,甚至在高架岔路口突然刹停。
二、技术路线之争:纯视觉VS多模态融合特斯拉FSD:极致效率下的“偏科生”FSD依赖8摄像头+深度学习模型,全球超2.8亿公里数据训练,在高速场景变道果断、博弈丝滑,被车主评价“像老司机”。但其纯视觉方案在恶劣天气和复杂路况下短板明显,且中国道路数据训练不足,导致城中村、无标线路口表现拉胯。
华为ADS 3.0:安全冗余的“六边形战士”华为采用激光雷达+高精地图+AI大模型,本土化数据占比超90%,专门优化电动车、施工区等中国特色场景。其GOD网络可识别200+类障碍物,夜间鬼探头识别率提升40%,被戏称“科目三教练附体”。
三、马斯克回应引争议:“FSD更自由”vs“功能阉割”面对舆论质疑,马斯克转发用户评测视频称:“中国车主更爱FSD,因为它能在任何地方激活,而华为ADS只能在预标定区域使用。”此言一出,评论区炸锅:
支持派:认可FSD的“无地图”灵活性,认为算法潜力更大。
打脸派:晒出FSD误闯红灯、车道漂移视频,嘲讽“自由是以扣分为代价”。
真相揭露:华为ADS虽依赖高精地图,但已覆盖全国99%高速和95%城区道路;而FSD中国版实为“阉割版”,功能缩水至EAP(增强辅助驾驶)水平,与北美版相差甚远。
四、市场变局:从“信仰溢价”到“性价比突围”价格战:特斯拉FSD买断价6.4万元,远超华为ADS 3.0(3.6万元)和小鹏XNGP(2万元),甚至逼近一辆比亚迪海鸥售价。车主直言:“FSD是奢侈品,华为是必需品”。
销量滑坡:2024年特斯拉在华销量首现下跌,Model 3第四季度被小米SU7反超。反观问界M9,ADS 3.0加持下订单破10万,成高端智驾新标杆。
行业预言:专家指出,特斯拉若无法解决数据本土化和成本问题,将在中国智驾市场彻底边缘化。
结语:智驾的终极战场,在中国!这场对决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生态的博弈——华为扎根本土,用安全冗余征服用户;特斯拉追求极致,却困于“数据孤岛”。当马斯克还在转发评测视频时,中国车企已用“卷到极致”的体验,改写了智驾规则。
正如网友所言:“FSD像理想主义的天才少年,华为ADS才是接地气的中国学霸。”未来,谁能真正“驯服”中国马路,答案早已写在用户的每一次接管与点赞中。
(数据来源:腾讯新闻、搜狐汽车、IT之家等)
QDXTY
华为无图智驾[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