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0多年前,耗资1300万美元的拱门纪念碑是怎么建造的?

小双聊国际 2025-02-21 19:10:37

20世纪中叶,美国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工程技术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60多年前,美国政府决定投入1300万美元建造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拱形纪念碑,它也被誉为“通向西部的拱门”。

这座拱门高达19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拱形建筑之一。它矗立在密西西比河岸边,可以俯瞰整个圣路易斯市。

拱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一百多年前,美国新教徒从东海岸出发,跨越广袤的大陆,向着未知的西部进发淘金。这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壮阔历史,奠定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底色。

然而,拱门的建造过程充满了挑战。由于最初的设计中没有内部支撑结构,整个拱门的重量和稳定性都依赖于其自身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能,这使得施工难度极大,工程师们必须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的精确和完美。

为了确保拱门的稳定性,工程师们在地面挖掘了一个深度达18米的巨大基坑。这个基坑的挖掘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复杂的地质分析。

在基坑中,工程师们铺设了混凝土和钢筋拉杆,构建了一个坚固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需要承受拱门的巨大重量,还要在各种自然条件下保持稳定,包括地震、风力和洪水等。

拱门的墙体采用了不锈钢材质,这种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还能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使其在远处也能被清晰地看到。

墙体的构建方式也非常独特,工程师们将不锈钢板切割成等边三角形,然后通过精密的拼接工艺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这种三角形结构不仅具有极高的强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应力,使拱门在承受风力和自身重量时更加稳定。

当所有三角形墙体拼接完成后,起重机将它们逐一吊起并堆叠在一起。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和协调性,因为任何一个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个结构的不稳定。墙体焊接完成后,工程师们又向内部浇灌了混凝土,以进一步增强其结构强度。

然而,起重机的吊装能力有限,只能完成前6块墙体的吊装,再往上,起重机就难以吊起更重的墙体了。面对这一难题,工程师们设计了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他们在墙体两侧安装了一排轨道,并将起重机固定在轨道上,使其能够随着拱门的升高而同步移动。这个创新的设计不仅解决了吊装高度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随着拱门的建造逐渐向上推进,其弯曲度也逐渐接近极限。此时,工程师们利用起重机吊起横架,将其安装在拱门中间,以支撑内部结构。这个横架不仅起到了支撑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拱门的弯曲度,使其更加符合设计要求。

为了确保拱门顶部能够完美对接,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精确测量,每安装一块墙体,工程师们都会进行一次测量,以防止任何微小的误差累积。这些测量工作不仅需要高精度的仪器,还需要工程师们对每一个数据进行反复核对和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艰苦施工,拱门只剩下最后一块墙体需要安装,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工程师们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由于太阳热量导致不锈钢墙体发生膨胀,使得预留的缝隙变小,最后一块墙体无法顺利安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师们在墙体侧面喷水降温,随后使用千斤顶扩大缝隙,最终成功安装了最后一块墙体。完成焊接并拆除轨道后,“通向西部的拱门”正式完工。

拱门的完工只是整个项目的开始,为了让游客能够登上拱门顶部,工程师们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垂直交通系统。传统电梯只能垂直上下,而自动扶梯虽然可以倾斜运行,但铺设成本过高。

工程师们在乘坐摩天轮时获得了灵感,决定利用缆绳打造一个缆车系统。这个系统的设计非常巧妙,乘客可以在拱门底部乘坐缆车,直接到达顶部。每节缆车车厢的大小与飞行员的飞船舱相似,内部只能容纳5人。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游客的安全和舒适,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拱门结构的影响。整个缆车系统共有16节车厢,每年有超过100万游客乘坐缆车前来参观。

当乘客全部入座后,缆车缓缓启动,沿着拱门两侧的轨道向上攀升,仅需4分钟,游客就能到达顶部。拱门顶部设有一个可以容纳100人的观景平台,游客可以通过巨大的窗户欣赏到圣路易斯市中心的壮丽景色。

参观完顶部的景观后,游客可以选择乘坐缆车返回拱门底部的公园休息,或者乘坐一旁的游船。

0 阅读:10
小双聊国际

小双聊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