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2025年1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最新公告,宣布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更新并提交财务资料,其注册审核程序随之正式重启。
回溯至2024年9月30日,上交所曾发布信息,指出思哲睿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过期,需补充提交,其审核流程因此暂时中止。
而早在2023年6月1日,上交所科创板官网就曾披露,思哲睿已通过上市委会议,由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计划募集资金20.29亿元,资金将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据悉,思哲睿医疗成立于2013年,由哈工大教授杜志江创立,是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技术及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先行者。经过近十年的深耕细作,该公司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积累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和独创性成果。自成立以来,思哲睿已累计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公司估值超过83亿元人民币。
01
核心产品已实现商业化
从产品布局来看,作为国内少有的覆盖多科室的综合性手术机器人公司,思哲睿已经研发构建了腔镜手术机器人、经尿道柔性手术机器人、经口腔手术机器人、人工耳蜗手术机器人、脊柱内镜手术机器人等丰富的手术机器人产品矩阵,适用于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等科室。
其中康多机器人®是一款腔镜手术机器人,可辅助医生在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和胸外科等领域开展微创手术,具备精准智能的控制能力和流畅舒适的操作体验。公司推出的康多机器人® SR1000(注册型号:KD-SR-01)已在国内顶尖医院开展并完成了针对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试验,并于2022 年6月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用于泌尿外科上尿路腔镜手术操作。且已于2022年8月完成康多机器人®SR1000在泌尿外科下尿路领域针对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试验,并于2023年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并完成适应证变更,目前康多机器人®SR1000可适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核心产品康多机器人® SR1000 实现了两台销售,分别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四川省泌尿外科医院完成了装机验收,此外,康多机器人® SR1000 也中标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采购项目。在商业化进程中,2024年思哲睿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特别是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中标9台设备。然而,进入下半年后,中标速度有所放缓。根据团队公开的数据整理,下半年公司中标4台,使得全年累计中标数达到13台(未公开的数据未纳入统计)。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黑龙江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累计中标11台。这一成绩既得益于黑龙江政府的支持,也与公司冲刺IPO的动力密切相关。
02
国产手术机器人崛起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快速渗透,医疗健康正在与机器人全面融合,引领外科技术大变革,手术机器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预计从 2021 年到 2028 年将以17.60%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28 年将达到222.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14亿元)。
中国市场手术机器人市场也是商机巨大。据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三级医院3855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795个),还远未满足平均一家三甲医院一台腔镜手术机器人,预计到2030年,全国三级医院大多均会配置,届时装机将超3800台。
曾有机构预测,2026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4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4.3%,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市场潜力大。从市场来看,目前整个手术机器人市场,仍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母公司直觉外科一家独大,但国产手术机器人已经逆流而上,崭露头角。
目前,微创、精锋、康多、术锐等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都处于商业化初级阶段,仅上海微创在港交所成功IPO,各家均想借助资本市场快速迭代、快速推广,在国内争先抢占一席之位。目前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能成功借助资本市场的企业,活到现金流转正,并持续降本增效,更有可能迎来更美好的发展机遇。
医疗器械一级市场的寒冬何时能够过去?国产手术机器人何时能够成功商业化?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