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20万大军弹尽粮绝,粟裕却给他们送食物,事后发现真高明

陶陶读历史 2024-10-24 12:38:06

《孙子兵法》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真正伟大的战将,其实并不在于杀死了多少敌人,攻占了敌人多少土地,而是在于战争所应有的目的。毕竟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武将决不能为了战争而战争,为了杀人而杀人。

虽说“慈不掌兵”,但并不意味着战将就不应有人性。孟子曾有言:“仁者无敌。”自古以来,真正伟大的战将,往往都是雄心与仁心兼具。有雄心,就会对抵抗的敌人毫不容情;有仁心,就往往能尽量保全已经交出武器敌人的性命,从而达到攻心的效果。而开国元勋粟裕大将,便是这样雄心与仁心兼备的绝世战将。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消灭敌人最多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华野和中野密切配合,连续歼灭包围并歼灭黄百韬、黄维、杜聿明三大集团。而战役的主要指挥者粟裕,可谓居功至伟,他所指挥的军队取得了80%以上的战果。他善于抓住战机、勇猛穿插,以60万人围歼80万人。战后,甚至连斯大林也感到不可思议:

“60万歼灭80万,简直是个奇迹。”

淮海战役主要分三个阶段。从1948年11月6日至22日,粟裕带领华野大破黄百韬,取得了全胜。随后在11月25日,黄维兵团10余万人被中野围困于双堆积一带。

眼看黄维集团即将迎来末日,坐镇徐州的杜聿明集团已经有如惊弓之鸟。11月30日,杜聿明集团终于决定出逃,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等部以及地方党政机关、后方人员约20万人,沿徐州、萧县至永城公路蜂拥而逃。

粟裕得到杜聿明集团出逃的决定后,立即派遣10纵、2纵、11纵、13纵分路突击、迂回包抄,在敌人逃跑的路上布下了天罗地网。

各部接到命令后,展现了令人敬佩的执行力,他们冒着敌机的轰炸,雷厉风行、废寝忘食、日夜兼程,采取多层多路尾后追击的方式,最终将杜聿明集团的20万大军层层堵死。

如果杜聿明率领全军奋力突围,未必就没有生机。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贯喜欢“瞎指挥”的蒋介石又犯下昏招。原来在12月3日上午,蒋介石得知黄维兵团正面压力减小,解放军一部后撤,误以为解放军因伤亡过大而后撤。而杜聿明集团也已经撤出了是非之地——徐州。

一贯喜欢赌博的蒋介石,又做起了解救黄维兵团的春秋大梦。于是,蒋介石派空军向杜聿明投下自己的手令,命令他立即协同由蚌埠北进的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对于当时的局势,杜聿明非常清醒。如今解放军兵力雄厚、火力强大,且在北面布下了天罗地网。如果贸然北进,而不是走为上策,就一定会落入华野和中野的包围网。到时候别说拯救黄维兵团,即使自己也会全军覆没。

然而摄于蒋介石的淫威,杜聿明还是决定南下救援。毕竟如果坚持己见,黄维兵团必遭覆灭,蒋介石必然迁怒于己。到时候交由军法部审判,那可就不好看了。反正江山是蒋介石的,出了什么问题,都应由他自己负责。

于是杜聿明按照蒋介石的规定,调整部署,采取东、西、北三面掩护,向东南突击的战法。

然而粟裕早就料到蒋介石有这一招,于是他在滩溪口、马庄一带预设层层阵地。其后,粟裕采取南面、西面堵击,北面、东面突击的战法,尽力压缩敌人。最终,各支部队铁壁合拢,于12月4日拂晓,将杜聿明集团全部围困在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等地区。

到了这时,杜聿明才知道后悔。如果当时他秉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恐怕早就全师而还了。但如今,20万大军身陷重围,说什么都晚了。于是在12月6日,杜聿明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突围行动。但在解放军的奋力阻击下,最终以惨败而告终。

杜聿明集团到达陈官庄附近时,老百姓早就因为恐惧而逃亡一空,连一粒粮食也没给他留下。20万大军每天的消耗,简直犹如天文数字一般。

刚被包围时,蒋介石为了拯救自己的嫡系部队,命令空军不惜一切代价维持杜聿明集团的生存。根据需要,必须每天出动120架次,空投粮食肉类食品240吨、弹药和其他物资160吨才能满足需要。然而国民党不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既没有那么多空军,也没有那么多物资。

一开始,空军的投送还能勉强满足需求。但是12月18日之后,陈官庄雨雪交加、天气恶劣,空投开始大打折扣。加之包围圈越来越小,国民党空军唯恐我军射击而不敢低飞,因此在1000米高空便顺风投下,最终落到我军阵地上。

仅仅10天后,杜聿明集团的粮食便已告罄,陷入了崩溃的地步,真正的地狱终于降临了。为了抢夺空投的粮食,国民党各部像饿狼一样到处奔跑、到处抢粮,相互厮杀、相互殴斗。只有是有空投箱的地方,便必然有如同爆豆一般的枪声。

没有粮食,国民党军只好杀掉牲口,为了烧火做饭,国民党军只好拆了房子。饿极了,就吃野草、树皮、麦苗和骡马皮。到了后来,许多国民党士兵已经饿到枪都拿不动的地步。

然而国民党军人还不是最惨的,最可怜的是跟随军队盲目出逃的徐州男女学生、市民、地主之类的难民队伍。他们不在编制之内,连最少量的口粮也没有。最终,邱清泉将男子编入部队。而那些女学生和其他妇女们,只能充当临时太太。

在空投场附近的田地里,挖了一个个洞穴,用降落伞作为顶棚。内中便是国民党军官和“临时太太”的居所,是逼良为娼的所在地。

在陈官庄,有路子的人不仅饿不死,反而能发一笔横财。有权有势的军官们,利用贪污、巧取来的食物、大饼和罐头,信口开河地换取人家的贵重之物,赚得盆满钵满。而这些丑恶的现象,不仅预示着陈官庄国民党军的结局,也预示着蒋家王朝的末日。

而反观我军那边,却是另一幅景象。对于杜聿明集团,粟裕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政策,部队就地修筑堡垒,只作防御,不作进攻。

与此同时,我军阵营热闹了起来。根据华东局和华野的部署,120万民工不断将粮食、弹药送至前线。指战员们,每人可以分到猪肉1斤,香烟5包。在老百姓的帮助下,80万斤猪肉很快便送到了前线,让前线将士们过了一个好年。

人心向背,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被俘国民党将领杨伯涛曾回忆:

“经过几十里的行程……呈现出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路上我们经过一些集镇,茅屋土舍,死寂无人。而这时不仅家家有人,户户炊烟,而且铺面上有卖馒头、花生和烟酒的……还有一辆辆大车从面前经过,有的车上装载着宰好刮净的大肥猪,想是犒劳解放军的。而我们带着队伍经过这里时,连一根猪毛都看不见……”

解放军足食足军,国民党军饥寒交迫。按说,粟裕理应将口子收得更紧,饿死更多国民党军,到时候再进行进攻,恐怕会更加顺利。当年白起将45万赵军围困于长平,就是这么干的。

然而粟裕毕竟是粟裕,即使面对最凶恶的敌人,他也展现出了伟大的仁者精神和人道主义。因为粟裕明白,内战是为了解放人民。国民党的普通官兵,何尝不是人民的子弟,他们仅仅只是误入歧途而已。解放军的目的并不是杀害他们,而是感化他们、解放他们,让他们幡然悔悟,最终为人民服务。

因此在保持军事压力的同时,粟裕又展开了政治攻势。于是他下令,将传单、宣传品用六零炮打到敌人阵地上;有时候,战士们会趁着夜色,将食品、香烟送到敌人阵地上。

过年时,粟裕又下令战士们将几口宰好的大肥猪送给前方的国军官兵。而剖开猪肚子,里面装满了宣传品。

就这样,饥饿的国民党官兵不断越过阵地向我军投诚,开始是零星的,以后便越来越多,整班、整排甚至整连的国民党士兵开始纷纷越过战壕,向我军投诚。很多国军士兵一冲到我军阵地就晕倒了,实在是太饿了。

由于投诚的人实在太多,甚至李弥都哀叹道:

“要秘密向师、团、营长说明,士兵愿意到共军那里去,就随他去吧,吃饱了回来也好,不回来也好,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带武器。”

从1948年12月16日到1949年1月5日,相继投诚的国民党士兵已经达到1.4万之多。这些投诚的士兵大部分成为了“解放战士”,调转枪口立功赎罪。

除此之外,粟裕还对包围圈内的难民网开一面。四纵和十纵在包围圈东面的青龙集开了一个放人的口子,设上了几层火力网。渐渐的,一千多名老百姓、学生、伤员和姨太太脱离了苦海。其中,有些国民党官员、军官假扮老百姓,也想混出去。但最终,大多都被我军官兵识别并俘虏。

按说,粟裕给被围敌军送粮食和猪肉,是有可能增加敌人实力以及自己进攻难度的。然而粟裕有着强烈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行动不仅能尽量保住敌人的性命,而且能让他们弃暗投明,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相比于当年屠杀40万战俘的白起,粟裕实在高明太多了。

1949年1月2日,北方平津战役已经接近尾声。而华野经过多日的休整,可谓是士气旺盛、兵精粮足、体力充沛。于是在当天,粟裕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1月6日15点30分,华野的总攻打响了。各纵队和特纵集中优势炮火,将敌人阵地打成了一片火海。在我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困饿无比、士气低落的国民党军根本无力抵抗。在解放军“缴枪不杀”的呼声中,整师整团的国民党军放下了武器。在战斗中,邱清泉被击毙,李弥和杜聿明相继被俘。杜聿明20万大军,就此全军覆没。

清点战场后,杜聿明集团伤亡约176000人,而华野仅伤亡17870人。相比于围歼黄百韬兵团,我军此战的伤亡可谓轻微。因此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收获最大和消耗最小的一个阶段。”而粟裕一系列巧妙的攻心战术,可谓是居功至伟。

淮海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在中原和华东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我军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蒋介石的统治中心——武汉、上海、南京已经处于我军的直接威胁之下。人民的胜利,已经不可逆转了。

而粟裕所在的华野,被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淮海战役前,华野大约有36万军队。而战役结束后,数量已经增长到58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刚刚投诚的国民党军士兵。在后来渡江战役中,他们奋勇杀敌、悍不畏死,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粟裕对他们的攻心和感化,可谓是功不可没的。

不得不说,粟裕给敌军送食物,真是个高明的举措!

勇哉!智哉!伟哉!仁哉!足智多谋、战功卓著的粟裕大将,人民永远怀念你。

0 阅读:7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