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章存在的理解问题

问道化鸣 2024-06-08 13:58:30

“上善若水”是读者耳熟能详的成语,也是争议比较多的一章。

帛书甲乙本《老子》和传世本《道德经》原文对照:

甲本:

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乙本: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人之所亚,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传本(河、王本)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本章存在的理解问题如下:

1、是“上善治水”还是“上善若(似)水”?它要表达什么意思?

2、是“水利万物而不争”?还是“水利万物而有静”?抑或“善利万物而有争”?

3、下文中的“居善地,心善渊(潚),予善信,政善治”等“六善(传本七善)”,是“善于无为”?还是对“有为”的批评?

4、是“夫唯不争,故无尤”?还是“夫唯有静,故无尤”?或者是“夫唯不静,故无尤?

第一个问题:是“上善治水”还是“上善若(似)水”?

先说“善”字。其实这个“善”字不该列为一个问题,因为都知道《道德经》所涉及的“善”都是“善于”的意思,不是“仁善”之意。老子是陈述事实,没有感情色彩,不带情感倾向。

关于“若水”和“治水”。曾经有一年的时间,本人坚持帛书文本,也坚信老子原意应该是“上善治水”的理解,并把它解释为:善为政者就像大禹治水那样,顺遂水趋下的属性特征,把水整治好,变水害为水利。认为这样的解释才符合“道法自然”的要求。

但是,仅就“治水”而言,很难说一定是“上善”的,因为同样的治水,鲧治水就不能称之为“善”,而历来的治水,失败的案例太多,所以笼统地说“上善治水”是不严谨的。只能说“上善若水”。

帛书甲本(见下图)从图版原型上看,应是“上善佀水”,“佀”是“似”的异体字。

因此,“上善若水”要表达的应该是: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或——利物、处下、不争。

水何以善?深究之,乃是顺万物之自然,而利万物无争心。万物好清而恶浊,好上而恶下;水则自处低浊,利物而不以为功。此等利物、不争、处下之德,与道何异哉!故云“几于道”。

老子以水之性喻圣人之德,善柔而不刚,卑下而自处:众人所不处者,圣人安之若素;众人所生厌者,圣人处之如常。故能利济万物而不以为有功,德被万物而无德于心。因其不知有功,亦不知有德,故能功德自足,一如水。

第二个问题:是“水利万物而不争”?还是“水利万物而有静”?抑或“善利万物而有争”?

这个问题看似版本之争,实则涉及老子思想主旨问题,因为古本《老子》与传本《道德经》基本思想并无大的冲突,传本之所以是传本,就在于它一直在流传,故打上时代的烙印,受时代文风和作者用词习惯和个人偏好的影响较大。

帛书本和楚简本《老子》出土不过几十年,编校者还在各自“编校”,而且编校者队伍更为庞大,就是明证。

综合比较,从“不争”到“有静”,再到“有争”,意境由高到低,从“合道”到“不道”,从“上德”渐次下滑到“下德”的过程。

如果说“水善利而万物而有静(帛书甲本)”还有些道理的话,那么,“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帛乙本、汉简本)”就与“几于道”的表述背道而驰了。所以,帛书甲本的“善利万物而有静”还说的过去,而帛乙本和汉简本的“善利万物而有争”,应是抄写者的笔误所致。

很显然,老子先是肯定了“水利万物”,又说“几于道”,而“道”没有与万物“相争”的特性,所以,可以肯定,“有争”不合道,原文“水善利万物而有争”。

第三个问题:“居善地,心善渊(潚),予善信,政善治”等,是“善于无为”?还是对“有为”的批评?

这个问题,源于昨天的留言交流,他认为第八章文中的“六善(传本是七善)”是“很有为”的表现。这个问题若是出于别人之口也就算了,但这话出自我的一位重要道友的观点,因此值得探讨。

“上善若水”,只是老子的惯常比喻手法,他讨论的是“人”而非“水”,因此水是喻体,“上善之人”才是本体,才是老子论道的“主体”,所以“六善”所指,必是“上善之人”,也只能是“上善之人”,即“善于为道者”。

同时,“水”没有人格,没有意愿,它不会选择“善地”;它没有所谓“心”,如何“善渊”?不是人,有何“政务”处理?“动善时”是要选择最佳时机摧枯拉朽,伤生害命吗?

赋予“万物”以美好人格的那是别家学派,老子只做客观陈述,不做道德说教,这是老子之道区别于别家学说的重要根据之一。

所以,这“六善”或“七善”与版本无关,因此,传统解读完全可以参照对比,但没有查到一家把此“六善”当作“有为”来理解的。

比如:河上公、唐玄宗注曰:指上善之人;王弼注曰:言圣人皆应于此道也;陆希声:从道之人无所不善;林希逸:此七句皆言有道之士;王夫之:善居道者……

所以,所谓“六善”,应是圣人为政的“六善”,我是看不出这是老子对“有为”的批评。

第四个问题:是“夫唯不争,故无尤”?还是“夫唯有静,故无尤”?或者是“夫唯不静,故无尤?

在第一个问题里,已经就“不争”“有静”和“有争”做了简单对比,下面作进一步分析。

“道”有“自然、无为,清静、处下、柔弱、不争”等的特性,但没有“有争”和“不静”的特性,所以,帛甲本第一句是“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结尾却说“夫唯不静,故无尤”,到底是“有静”?还是“不静”?

而帛乙本开头是“善利万物而有争”,结尾却是“夫唯不争,故无尤”,与帛甲本一样,前后对应不上,显然是笔误。

所谓“夫唯不争,故无尤”,其本义应该是:为道者不与民争,所以民众不会对他产生怨尤。因为纷争必然带来怨尤。

所以,本章前后的“不争”思想应该贯彻到底。

两点建议:

1、关于版本的取舍。现在的出土古本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是善本,传世本也不是一无是处,就本人而言,版本不存在根本思想的冲突问题,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古本观点较为平和,虚词较多,语气较为舒缓;而传本观点较为激烈,虚词减少,核心概念集中,骈文化、对偶化倾向明显。

但都不影响对老子思想的理解。所以建议以帛甲本为主,兼顾传本与楚简本。最好三种文本对照阅读。

2、关于文字训诂与思想表达。读经典离不开训诂,汉字有一字多义的特点,所以每一个汉字都有许多义项。越是抄写年代久远的古本,异体字、假借字就越多,尤其是秦朝统一文字之前的古本更是如此。

因此,训诂若是按照古本原文训诂,可能会因文害意,臆解原文本意,曲解老子思想,在没有把握理解老子思想的情况下,宁愿绕开、放下,沉淀,也不能强行训释。

理解原文应坚持思想第一,文字第二。对于前后表达明显抵触的文字,应该进行文义的贯通,要文字服从思想,而不应本末倒置,因文字训诂有误而肢解思想。



0 阅读:12
评论列表
  • 2024-08-16 22:30

    道可道 非常道 所言非道而喻于道

  • 2024-09-04 11:08

    上善(道)者,治水,上善(道)若水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