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拒绝内耗,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内耗?
心理学上内耗是指:“人在自我管理的时候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会处于一个内耗的状态,长期如此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具体表现如下:不懂得如何放松自己;长期地陷入一种光想不做状态;特别喜欢胡思乱想;陷入各种迷茫、焦虑以及痛苦的情绪当中等等。
那么,人为什么会内耗呢?
国学大师曾仕强曾说:“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持续不断地找自己的麻烦。”
生活中,很多人时刻精神紧绷。一旦事情发展得不如人意,就把所有的过错归纠于自身。随时随地地为难自己,自我否定,自我批评。把精力消耗在内心纠结中,一昧地怀疑自己。
其实,过往的遗憾已成为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未来无人可卜,我们无法预知,只有活在当下,把握当下的美好,才是理性的。
拒绝内耗,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4点做起。
1.接纳真实的自己,与自己和解
张国荣有一首歌我特别喜欢:“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每个人无论性格、长相如何,是好是坏,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印记。
不必艳羡别人的优点和成就,抽回放在别人身上的目光。敢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方可获得心灵的宁静。
只有勇敢地接纳自己,才能跟真实的自己和解,从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地前行。
2.多阅读,远离精神内耗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阅读可以更好地让我们懂得人间悲欢离合,了解人情冷暖,领略智者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阅读提高了我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拓宽视野、放松身心,从而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和问题。
阅读是缓解内耗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阅读可以丰富内心世界,可以滋养灵魂。当心灵富足,内心充盈时,烦恼自然就会烟消云散,精神内耗也会随之消失。
3.别攀比,保持平常心
知乎上有个提问:“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道理吗?
有个高赞回答:一辈子都要和别人去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
小时候跟同学比成绩,比才艺;年少时和同学比家庭背景,比谁上的是重点学校;工作后和同事比房子车子和票子。
人到中年,还在和亲戚朋友比孩子是否成功,是否优秀,是否考上了985、211,是否找了份好工作。又是陷入比较的新一轮循环中。
比来比去,比上比下,若是比赢了,便能心满意足,洋洋得意;若是比输了,徒增一腔愤恨,心情跌落谷底。
其实,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攀比,而在于做好自己。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即使日子平淡,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生活,带给自己的是舒适,幸福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4.别设限,勇于尝试
富兰克林曾说:“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
人生就像一场戏,每个人都是戏里的一个角色,每个人物又都有属于自己的剧本和挑战。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大多时候,困住自己的,不是逆境,而且是自己的思维和胆识。
突破格局,突破圈子,勇敢地越过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尝试、探索新领域,才能站得更高,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
从此刻开始,清空心里的垃圾,摒弃过多的杂念。放下强撑的面子,放下无谓的纠结,停止内耗。
修炼松弛感,爱自己多一点,成为自己生活的掌舵者。
愿大家在2025年都能心想事成,笑口常开,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