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赵全胜【海外看世界】主编:
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引发全球关注。
我们邀请了来自美国、中国大陆、日本、英国、德国、新加坡、台湾和澳门地区的50位学者就下列问题各抒己见:特朗普为什么会大胜?特朗普二进宫会对美国政治外交以及世界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冲击?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会如何变化?全球各地对特朗普2.0时代又将如何反应?
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4年11月11日
参与本次快评的学者及所在单位:
潘 维 澳门大学
冯玉军 北京大学
邢予青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韩荣斌 美国佐治亚大学
朱志群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
张楚楚 复旦大学
王建伟 澳门大学
邵育群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辜学武 德国波恩大学
刘亚伟 美国卡特中心
门 镜 华东师范大学
赵光锐 南京大学
殷燕军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
潘妮妮 华东师范大学
赵宏伟 日本法政大学
宗华伟 南京大学
杨希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
李聆群 南京大学
周阳山 台北中流文教基金会
蒲婧新 南京财经大学
林宏宇 华侨大学
武心波 上海外国语大学
邓中坚 台湾政治大學
戴二彪 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
谭青山 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
刘卫东 中国社科院
尹继武 人民大学
包承柯 上海东亚研究所
王海良 上海东亚研究所
金君达 社科院世经政所
黄海涛 南开大学
翁履中 美国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
由 冀 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
杨 健 新西兰华商俱乐部
祁冬涛 新加坡国立大学
梁 微 美国明德学院
沈丁立 复旦大学
刘 星 日本山梨学院大学
庚 欣 深圳广电集团
王亦诚 华盛顿与李大学
刘 迪 日本杏林大学
王梓元 外交学院
谢 方 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李海默 复旦大学
张勇进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周文星 南京大学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谢 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登及 台湾大学
郝雨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王建伟
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教授
50学者评【特朗普2.0】第7篇
特朗普会“重起炉灶” 吗?
拜登政府执政之后,中美经过近四年的磨合,博弈,较量,应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互动和共处的框架。在这个新的框架内,双方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建立起各领域各层级的磋商机制。虽然双方对这个框架都不尽满意,也在继续做对方“不喜欢的事情” ,但是必须看到这个框架使中美双方得以避免危机,实现两国关系的“止跌企稳”。如果哈里斯当选,作为拜登外交团队的重要成员,她没有理由和动机要破坏拜登政府这一外交遗产,至少在短期内会“拜规哈随”。但是特朗普再度执政后,他会在对华政策上搞“ABB” “另起炉灶”吗?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不是简单的会还是不会。拜登执政之初,也有人认为他会“重置”(reset) 中美关系。但是后来的发展却证明他对特朗普的对华政策遗产是继承大于改变,甚至在某些方面如对华科技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在对华政策上可能作出的“颠覆性”改变,或许也不用过于悲观。例如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底线是可以“激烈竞争” ,但是不要发生冲突。对于这一点,一贯标榜痛恨战争的特朗普大概也不会表示异议。在经贸问题上,拜登政府虽然口头上反对中美贸易战,但是却把“特朗普关税” 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而且还要加码。特朗普扬言要再度升级贸易战,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 的关税,但那多半也是竞选语言,离真正落实还差的很远。对中美之间恢复或建立起来的20多个磋商机制,估计特朗普也不至于全盘否定。如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的中美禁毒工作组估计特朗普政府还会继续维持。即使要打贸易战,经济和金融工作组也还有存在的必要,可以提供谈判的平台和机制。至于特朗普认为不重要或虚假的问题,如气候变化,据传他已经准备再度退出巴黎气候协议。若然,大概中美在这方面的协商机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另外中方经常指责拜登政府是“为谈而谈”。特朗普恐怕没有那么好耐性。一旦他发现磋商给不了他想要的,可能并不在乎“弃如敝屣”。
丨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在多大程度上特朗普会“重起炉灶” 还取决于他用什么样的人来主导对华政策。他在第一任内让蓬佩奥这样的极端反华派担任美国国务卿,对中美关系造成巨大损害。有迹象表明这次特朗普在挑选重要外交国安职位人选时似乎比过去更为谨慎。以对华强硬著称的蓬佩奥和黑莉已经出局。目前国务卿的人选尚未底定。如果已经受到中国制裁的反华参议员卢比奥被选中,对中美关系绝对是灾难,特朗普不会不看到这一点。他没有选卢比奥担任他的副总统候选人或许说明他对此人已经有所保留。由于共和党内的建制派大多数已经和特朗普决裂,他不得不起用一些对华强硬派担任外交国安团队要职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不过特朗普身边也并非被清一色反华人士所包围。对华友好的马斯克在选战的最后关头为特朗普站台,取得了他的极大信任。虽然他不会在特朗普政府内担任正式职务,至少目前来看,他对特朗普的影响力可能要超过他的很多阁员。由于马斯克和中国的特殊关系,将来他在中美之间担任传话人和沟通者的角色也未可知。另一位不太起眼的政治人物是前总统肯尼迪的侄子,小罗伯特·肯尼迪。他本来是独立总统候选人。也是在选战的关键时刻宣布退选,转而支持特朗普。在选战的最后几天,他呼吁支持者把票都投给特朗普,为其拿下7个摇摆州立下了汗马功劳。特朗普许诺要提名他担任卫生部长。他的对华态度比较温和理性。如果入阁,虽然不足以影响对华政策,但在促进中美卫生健康合作方面,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总之,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会走多远,不仅取决于他个人的理念和偏好,也受到其政府内外人士不同对华政策倾向对冲的影响。希望这种对冲能够防止特朗普2.0的对华政策走向极端,从而避免中美关系出现“惊涛骇浪”。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台独家首发,文字仅代表作者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