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明白卿大夫死后该如何称呼了

军宸古文观 2024-02-13 06:55:24

此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左传》里面周王和诸侯、大夫的称呼,写得简陋。

昨天读《驹支不屈于晋》一文,第二句就是“将执戎子驹支”。对“戎子”的称呼感到困惑,于是就查资料,这次终于理清了一些头绪。

一、天子

1、生前他称

周天子生前,别人称呼天子,一般就称一个字“王”。正式场合也有称“天子”的,如《齐桓下拜受胙》一文中“天子使孔曰”。

2、生前自称

天子生前自称一般是“余一人”,居丧期间自称“小童”,蒙难时自称“不榖”。

3、死后称谓

天子死后则称谥号,一般是“国名+谥号+王”,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周襄王等等。注意,“周”当初指的是王室所辖之地,即王畿,后世才作为朝代的名称。

二、诸侯(各国国君)

1、生前他称

生前,别人一般称其为“君”或“公”,比如对话时,经常看到“公曰”。

在国君与臣子的对话中,还经常看到“君”字,比如《楚归晋知罃》有“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正式场合则称爵号,一般是“国名+爵号”。比如,宋国国君称“宋公”,齐国国君称“齐侯”,郑国国君称“郑伯”,楚国国君称“楚子”(后来楚国僭越称王是另外一回事),许国国君称“许男”。比如,《郑庄公戒饬守臣》中有“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

2、生前自称

诸侯生前一般自称“寡人”,居丧或蒙难时,则自称“孤”。比如,《郑庄公戒饬守臣》中有“寡人有弟,不能和协。”再比如,《秦晋崤之战》中有“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3、死后称谓

诸侯死后称谥号,一般是“国名+谥号+公”。比如,宋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

如《郑伯克段于鄢》中有“初,郑武公娶于申”。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左传》桓公十七年“癸巳,葬蔡桓侯。”不知道为什么不称“蔡桓公”。

三、天子与诸侯

1、诸侯在天子面前自称“守臣”。

2、天子称异姓诸侯为“伯舅”,称同姓诸侯为“叔父”。

四、卿大夫(上大夫曰卿)

1、生前自称

卿之外的大夫在国君面前,一般自称“臣+名”,即“臣某某”;卿大夫在国君面前,一般自称“臣”,无需加名。

2、生前他称

大夫在国君面前,一般互相称呼“名”,即使是父子,这条规定就是“君前臣名”。

3、死后称谓

春秋僖公以前,大夫称“伯”、称“仲”,不称“子”。僖公、文公之后(即晋文公称霸前后),执政卿开始称“子”,战国时则封“君”。如早期的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后期晋国的赵衰称赵成子,魏犨称魏武子,栾枝称栾贞子,荀林父称中行桓子,郤缺称郤成子等。

五、有关“子”的称谓

“子”这个称谓,除尊称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子爵国国君生前称“国号+子”,如“楚子”;

2、诸侯居丧继位者称“子”;

3、蛮夷之邦和偏远地方的国君称“子”;

4、周王室卿士称“子”;

5、大国(如晋国、齐国等)上卿称“子”,因其为王室所封正卿,地位接近子爵。

有意思的是,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四P213,专门为“大夫称子”写了一篇文章。

原文如下:

周制:公侯伯子男为五等之爵,而大夫虽贵,不敢称子。《春秋》自僖公以前,大夫以伯、仲、叔、季为称。三桓之先曰共仲,曰僖叔,曰成季。

孟孙氏之称子也,自蔑也;叔孙氏之称子也,自豹也;季孙氏之称子也,自行父也。晋之诸卿在文公以前无称子者,魏氏之称子也,自犨也;栾氏之称子也,自枝也;赵氏之称子也,自衰也;中行氏之称子也,自林父也;郤氏之称子也,自缺也;知氏之称子也,自首也;范氏之称子也,自会也;韩氏之称子也,自厥也。

晋、齐、鲁、卫之执政称子,他国惟郑间一有之,馀则否,不敢与大国并也。鲁之三家称子,他如臧氏、子服氏、仲叔氏皆以伯、叔称焉,不敢与三家并也。其生也或以伯、仲称之,如赵孟、知伯,死则谥之而后“子”之,犹国君之死而谥称“公”也。于此可以见世之升降焉,读《春秋》者,其可忽诸?

春秋时,大夫虽僭称子,而不敢称于其君之前,犹之诸侯僭称公,而不敢称于天子之前也。...至战国,则“子”又不足言,而封之为“君”矣。...春秋自僖、文以后,而执政之卿始称“子”。其后则匹夫而为学者所宗亦得称子,老子、孔子是也。

综上,“戎子”是对蛮夷之邦国君的称呼,姜戎国君驹支被称为“戎子”,正符合称“子”条件中的一条。

以上。

1 阅读:3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