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鲍叔牙,还是管仲的后裔“世禄于齐”呢?

军宸古文观 2024-09-15 02:30:24

这两天下雨。

秋寒细雨,已然浇灭最后一点暑热。

仲秋矣,诸君万千保重。

今日继续读《管晏列传》,读到:

原文: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这一段,字词无碍,唯上下文义似有歧义。

一、(谁的)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是指“鲍叔牙的”子孙吗?还是指“管仲的”子孙呢?

坊间诸古文观止版本,一般有两种意见:

1、“大聪明”版:一般译作“(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食禄于齐。”

这些版本包括岳麓版、宋晶如版、齐鲁版、三民版。

“最大聪明”版为中华版,直接译作“子子孙孙世代在齐国享受俸禄。”

至于“他”是谁?那就是“你猜,你猜,你猜猜……”

2、“实诚”版:一般译作“(鲍叔牙的)子孙世代在齐国享受俸禄。”

这些版本包括北大版、上古版。

先不说对错,只从态度上论,至少北大版和上古版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它们并不想蒙骗读者。

二、此处的“谁”到底指“鲍叔”还是指“管仲”呢?

1、三家注《史记》在“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后面有司马贞索隐。其注为:

按:系本云“庄仲山产敬仲夷吾,夷吾产武子鸣,鸣产桓子启方,启方产成子孺,孺产庄子卢,卢产悼子其夷,其夷产襄子武,武产景子耐涉,耐涉产微,凡十代”。系谱同。

管仲的别名就是“管敬仲”,显然,这一段写的是管仲管氏一脉的系谱。

意思是说,司马贞认为是“(管仲的)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

而不是北大版和上古版所认为的“鲍叔牙的”子孙。

2、从上下文义的逻辑来分析

我们先翻译一下这一段为:鲍叔推荐管仲之后,把自己居于管仲之下。(谁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有封邑的后人十多代,常常有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识人呢。

(1)假设是“鲍叔”的子孙

那么这一段翻译为:鲍叔推荐管仲之后,把自己居于管仲之下。(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有封邑的后人十多代,常常有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识人呢。

(2)假设是“管仲”的子孙

那么这一段翻译为:鲍叔推荐管仲之后,把自己居于管仲之下。(管仲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有封邑的后人十多代,常常有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识人呢。

(3)按“承前省略”来思考

我们既可以说“子孙”承前句“鲍叔既进管仲”的“鲍叔”,也可以说“子孙”承前句“以身下之”的“之”,即“管仲”。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决。

(4)按“蒙后省略”来思考

下文是“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问题是:天下人为什么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识人呢?

是因为鲍叔举荐了管仲,把自己置于管仲之下,以至于鲍叔的后人世代食禄于齐吗?

显然不是。

真正的逻辑是:鲍叔举荐了管仲,并把自己置于管仲之下。因此,天下人认为鲍叔能识人,他识的那个人,不仅有相国之才,其子孙还世代食禄于齐。故而,人们赞鲍叔,不赞管仲。

鲍叔正如伯乐,而管仲正是那匹千里马。

鲍叔举荐了一匹千里马,这匹千里马不仅自己能日行千里,而且,千里马的后代,还出了很多有名的骏马。因此,天下人不赞千里马,只赞鲍叔能相千里马。

是这个逻辑吗?

假设说,鲍叔举荐了管仲,把自己置于管仲之下。因为这个原因,鲍叔为鲍氏一脉积了阴德,故后世子孙世代食禄于齐。因为鲍叔积了阴德,所以天下人赞鲍叔能识人,不赞管仲的才能?

这个逻辑就显得非常的牵强。

(5)历史记载验证

从历史记录看,找不到鲍叔的鲍氏十代系谱,但能找到管仲的管氏十代系谱。

“常为名大夫”才能青史留名。显然,鲍氏后裔无“名大夫”,管氏后裔有“名大夫”。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司马贞的理解能力要远强于我们这些现代人。

现代人自诩思想先进,但在文字能力方面,面对司马贞,我们还是会觉得汗颜的。

原文: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试译:鲍叔推荐管仲之后,把自己居于管仲之下。(管仲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有封邑的后人十多代,常常有著名的大夫。(故)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识人呢。

以上。

0 阅读:1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