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为畅享80的工信部备案信息出现后,有数码博主曝光这款手机将搭载麒麟710A芯片。这款芯片采用国产14nm工艺的芯片,实测性能仅相当于五年前的中端处理器。虽然这款芯片性能非常拉跨,但它却让行业人士激动得彻夜难眠——因为它标志着国产半导体产业终于凿开了自主造芯的冰层。
一、性能拉跨,却是一款自研自产芯片
据悉,麒麟710A芯片主频仅为2.0GHz,GPU为Mali-G51,安兔兔跑分实测不足20万。这个成绩放在2025年的手机市场,甚至不及主流千元机搭载的骁龙6系芯片性能的三分之一。有网友实测《王者荣耀》只能勉强维持30帧,团战画面还会出现明显卡顿,游戏体验倒退到2018年水准。
但这款芯片的象征意义远大于性能参数,其制造环节完全由中芯国际完成,从晶圆加工到封装测试均在国内完成,这在三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更关键的是,麒麟710A采用了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NPU单元,使得图像识别速度较公版方案提升40%,这种“用算法补硬件”的思路,为后续芯片研发蹚出了新路。
二、14nm背后的技术突围
中芯国际的14nm生产线,如今每小时能产出120片晶圆,良品率稳定在92%以上。这个数字背后,是国产设备占比超75%的产线——浸润式光刻机来自上海微电子,刻蚀机由中微半导体供应,就连清洗设备也换上了盛美半导体的国产型号。三年前这些设备还只能支撑28nm工艺,如今却硬生生把14nm做成了“白菜价”。
这种突破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通过3D堆叠将14nm芯片的实际性能提升37%,功耗反而降低22%。这种“用封装补制程”的创新,让同款芯片在平板设备上实现了8K视频解码能力。就像用老式发动机搭配新变速箱,反而跑出了更高效率。
三、破冰之后的漫漫长路
当前国内半导体产业仍被困在14nm关口,中芯国际的“N+1”工艺虽能等效10nm性能,但受限于光刻机精度,量产成本比台积电7nm工艺高出30%。更现实的问题是,国产EDA工具尚不能支撑7nm以下制程设计,工程师们不得不在老旧软件里手动调整数亿个晶体管布局。
行业内部流传着一组对比数据:建设一条完全国产化的14nm产线需要投入120亿元,而相同投资在台积电可以建成5nm产线。这种代差倒逼出更务实的创新路径——华为正在测试的“多芯互联”方案,通过四颗14nm芯片并行运算,在实验室环境跑出了等效5nm芯片85%的性能。就像用多个小引擎组合替代大马力发动机,虽然笨拙却切实可行。
四、写在最后
畅享80的入网,揭开了我国半导体产业最真实的生存状态:既要承受性能落后的市场压力,又要保持技术突围的战略定力。这款千元机里跳动的14nm芯片,既是对“造不如买”时代的告别,也是向高端制程发起冲锋的起跑线。当消费者为游戏卡顿皱眉时,工程师们正盯着良率报表上0.1%的进步欢呼——这或许就是破冰者必须经历的冰火两重天。
正如那枚芯片上激光刻印的“CN”标识,国产半导体产业正在用14nm的支点,撬动整个科技产业的未来。性能差距可以靠算法弥补,制程落后能用封装追赶,但若失去自主造芯的勇气,就永远只能做产业链的旁观者。
守护者
三四年前就有国产710A芯片好不好,我现在用的就是了。
此账号已注销 回复 04-19 10:21
[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他是旧文重提罢了
用户10xxx07
这种垃圾信息就别推送了
吴名士 回复 04-19 18:58
错,应该是这个垃圾人不要来这里,太臭!
用户95xxx86
信息真实吗?
拥有便好
为中国科技点赞
zyfzhang
花粉必须人手一个,否则就是不爱国。
陌上归人
大哥,大清早亡了[抠鼻]
用户20xxx81
“因为它标志着国产半导体产业终于凿开了自主造芯的冰层。”——作者真奇葩,华为麒麟9020、9030等芯片难道不是中国造的?[墨镜][墨镜][墨镜]
绝望夜归人
有病,710芯片最早5年前就有了
用户16xxx65
10年前的垃圾了
subahai
芯片落后可以理解,但千元机配个720p的屏幕是什么意思?真当自己是骁龙6xx手机?
路人甲路过 回复 04-19 15:48
自媒体的话你也敢信,只能说明你脑子不好使。
开拓者的眼光
我米已经设计了4nm的芯片,已经领先世界最高水平了,你们还在吹14nm,难道我米不是中国企业吗?
三锅头 回复 04-19 19:46
噢,原来是偷米的呀
黑暗之心
寒气弥漫,怎么破冰?
天不生夫子
几年都没法进步
用户14xxx90
现代版铁杵磨成针
挠挠
我这个710A我在维修店试过,确实特别卡
好的
什么人会购买这款机器,加点钱买准备出世的华为mate80 pro不好么?
刘Z0u
继续嗨
遥遥领先
世界首创[点赞]
用户18xxx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