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儿勒死妈妈!亲人痛下杀手令人不寒而栗。家长们当三思!

月光煮茶 2020-05-27 19:52:02

母爱,是人类的永恒主题,是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天下儿女对母爱的理解和赞美。

然而,近日青岛一女孩疑将当律师的妈妈勒死的新闻爆出,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案情大体是这样的:45岁青岛市女律师张某离异多年,一手拉扯女儿长大。5月23日,张某不幸于家中去世。

其15岁女儿属于作案嫌疑人。原因是女儿嫌母亲管教过严,撒谎说给母亲按摩。母亲不会防备女儿,但女儿趁机将母亲勒死。

张某死后,尸体被藏于行李箱中。事发两天后,张某同事发现异常并报警,于是东窗事发。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但女儿对母行凶,令人震惊。由此引发家长的深沉思考。

01.疼爱,要理性。

舔犊情深,亘古不变。由于疼爱子女,父母往往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包括不合理的要求。

俗语说“娇惯孩子不是爱,时间长了会变坏”。当孩子长大时,一旦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爆发反抗。

孩子幼年,可塑性强。这个阶段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所以,父母应抓住这个孩子成长的这个关键环节。

爱孩子是个“技术性含量”很高的活儿,爸妈应通过各种靠谱渠道主动去学习,指导育子实践。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02.成才,要更新标准。

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但哪有那么多的“龙”和“凤”。即便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育人,

弟子三千中,仅七十二贤。每个人先天禀赋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机缘不同,不可能都成龙成凤。

上述案例中,母亲爱女深而施于管教严,导致叛逆期的女儿不能承受之重,引发悲剧。

所以,父母要更新孩子成才的标准。烧一手好菜、唱一首好歌、写一手好字、精于雕刻、长于编织等等,

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都可以称为人才。

即便这样,在任何领域,也有大量的普通人。只要善待自己,与人为善,创造价值,做一个遵守公德和法纪的普通人,

也好过那些胡作非为、心藏歹毒的小人,更不要说那些丧失人性、痛下杀手的“人”了。

03.对于特殊家庭,应优化教育孩子的方案。

对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祖辈带孩子的家庭或单亲家庭来说,孩子的亲属(监护人)应以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核心

,调整优化育子方案。所以,单亲家庭中的父亲或母亲,或祖辈看管孩子的其他监护人,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孩子的身心成长。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没有比教育孩子更大的事。

总之,作为家长,疼爱孩子需要育子专业知识。不顾原则和技巧的疼爱,有时会事与愿违。

尤其是当孩子的青春叛逆期遭遇了家长的更年期,稍有不慎,一场亲情撕裂战一触即发。

“枪响”之下,没有赢家。作为家长,以自己的阅历积淀,有责任提前给自己拉响警报。

当然,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还受到监护人不可控的其它因素的影响。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把好童年家教第一关,就为孩子健康成长铺奠定了坚实基础。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用一生去治愈”。

(看后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赞、评论、转发啊)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