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儿划伤11辆车,修理费约9000元。家境困难,结局很意外

月光煮茶 2020-05-28 17:29:05

5月24日下午,杭州市一名14岁男孩儿小林(化名)用硬物划伤11辆车,其中不乏豪车,初步估计修理费得八九千元。这下让爷爷和孙子傻眼了。孙子顿时哭了。

  其实,对于小林或类似小林行为的孩子,有4类人须注意:1.孩子父母。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也并不容易。但还是要想到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是孩子的教育。能否在不得已外出打工和尽力教育好孩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父母首先考虑的。相信通过努力,能够尽最大程度做到兼顾。

2.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爷爷奶奶,也非常不易。年事已高,仍然要外出打工。很显然,祖辈带孙子,教育的脚步明显跟不上了,甚至只管吃饱穿暖,

另加一句简单的“好好读书”。而关于家庭教育尤其是隔辈带孩子需要掌握的家庭教育知识,恐怕知之甚少。

因此,老人带孩子的,应该一律通过靠谱渠道,参加一个“上岗培训”,掌握最起码的育孙要领,保障“养”和“育”两方面都能兼顾。

3.孩子的老师。

小学老师,一方面抓学习成绩,一方面抓素质教育。尤其在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甚至比学习分数更为重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

小林的老师也应该讲过爱护公物、不乱涂乱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之类的“小学生守则”。但是需要有一个强化教育和“绩效”考核,

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常态化,注重实效。相信,如果每一个环节做好的话,都会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4.周围的成年人。

我们在情感上对打工子弟有着深厚的同情和爱,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爱”应表现出最大价值,让孩子们感同身受。但凡与孩子经常接触的人,

都应该对这些孩子的言行加以有意识的引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每个人都会从中直接或间接受益。

我们对小林爷爷在自己经济条件窘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赔偿的担当精神所感动。11辆车主对未成年人的宽容、对小林家境同情并主动提出不用或少量赔偿的大度所感动。小林作为一个孩子,事后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车主道歉。相信这个孩子经过此事,也会加速其心理成熟,成长为一个好孩子。

如果说,孩子的成长,没有不犯错误的,那么,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以尽可能科学的育人理念,首先教给孩子最起码的是非对错观念,

尽最大限度避免孩子们犯大错、尽量减少犯小错。毕竟,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越来越好、这个社会越来越好。

若干年后,孩子们终将登上时代的舞台,主导一个时代,影响若干代人。   问题小吗?从长远看,是一件大事。

  (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下边留言讨论或转发,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孩子成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