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社平高,计发基数高,这是实情。
2024年广东计发基数9307元,全国排名第四位,仅次于上海北京西藏。与全口径9167元,差额仅为140元,预计明年将过渡结束。受过渡期影响,全口径不可能增速太快,预计过渡期结束后,会有个加速动作,毕竟GDP已经冲向14亿。

言归正传,那么社平高,退休金高吗?用实例来说。
坐标:广东东莞,男,1965年1月生人,2025年2月退休,延长1个月,规范说法叫“正常退休”。1981年12月参加工作,缴费499个月=41.58年,41年7个月,个人账户90582.28元,指数0.582。

这个案例比较特殊,来分析缴费年限可得知:
1、1981年12月参加工作,2025年2月退休,时间为43年3个月,主人公缴费41年7个月,说明发生过断缴。
2、视同缴费月数及93年前月数:169个月,时间段为1981年12月-1995年12月,指数0.567,不符合294号文件中任何一个视同缴费指数,说明是外省转入,但不是调动!
养老金计算过程:
指数化工资=9307*0.582=5416.674元
基础养老金=(9307*0.582/0.6+5416.674)/*41.58*1%=3003.24元
个账养老金=90582.28/138.4=654.5元(延迟1个月,计发月数为138.4)

过渡性养老金
新办法=9307*(169*0.567+23.5764)/12*1.2%=1111.25
老办法=86669.27/120=722.24
调整额=1111.25-722.24-41*4=225.01元
过渡性养老金=722.24+41*4+100=986.24元
合计=4868.99元,平均工龄单价117元/年。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说,40几年工龄,这养老金也不高啊。
这个案例的影响因素:
1、外省转入导致169个月的指数只按0.567计算。这是根据294号文的规定。也就是说,无论你在原来的省收入多高指数多高,没用!都按照视同缴费年限截止点的转出地/广东省来计算指数。这个0.567是95年末转出地/广东省的指数。96年至98年6月指数和为23.5764,实际缴纳平均指数为0.7859,0.567说明主人公这169个月明显被拉低。

2、拉低后的指数不足0.6,被a,这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后期缴费估计是按照0.6档缴纳的,96年前指数已经被砍一刀,导致整体指数不足0.6,仅达到0.582,就差这么一点点,影响到了基础养老金的金额。0.582/0.6=0.97,相当于别人用1的时候,他只能用0.97。

总结一下:
参加工作比较早的人员,社保转入广东要慎重考虑,尤其是非调动人员。可能会把指数砍的只剩个零头。因为广东改革开放早,九十年代的社平工资比内地高很多。转出地/广东省计算后指数大部分在0.5-0.6之间。这位老哥42年工龄仅拿到不足5000元养老金,确实说不上多。或者说,不利因素他都遭遇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