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江苏的特殊案例,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主人公累计缴费15年,个人账户只有2.16万,养老金却达到了将近2000元!
要知道,江苏常见案例中,缴费15年,个人账户在6万元的,最终拿到手也只能在1500左右。这个特殊案例,特殊在哪?
基本情况:

江苏南京,男,1961年11月生人,2024年8月退休,退休时62.75岁,1981年9月参加工作,个账21592.09元。全部缴费年限为15年,其中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年限为10年2个月。
养老金核定结果,表中已列示,计算过程不再重复:
基础养老金1040.63元、个账养老金184.55元、过渡性养老金722.72元、合计1947.90元。

这个结果,是不是比平时我们见到的15年案例个账少很多,但养老金高很多!虽然只有15年,但过渡性养老金达到了722元,占到了总额的37%比例。但这种情况,是有特定形成原因的。
影响因素:
1、全部缴费年限虽短,但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年限占到了全部年限的1/3以上,长达10年2个月。
2、过渡性养老金的指数为1,说明96年之前没有缴费,或者92-95年实际缴费指数<1。按照1981年9月参加工作,10年两个月是91年11月,江苏省是从92年开始计算缴费指数的。所以指数1形成最可能的原因是,10年两个月是在92年之间的年限。

3、实际缴费只有4年10个月,并且指数不高,根据个账2万,猜测实际缴费也是发生在很久之前,具体无法判断。
4、62.75岁退休,为什么耽误的不知道,但计发月数是117个月,也就是说,虽然办理时间是2025年,但退休时间属于2024年,仍然要按照2024年时计发月数的规定,63岁是117个月,即使不满63岁,也用下一个整数年龄的计发月数,并不按照2025年精确到月的小数点计发月数来计算。

这个案例是个特殊情况,81年参加工作是能达到2000元养老金的决定因素,无法复制。并且2026年过渡性养老金还会调整比例到100%,主人公还会继续上涨过渡性养老金部分的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