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计发基数,90%已经在24024年12月末公布,没有公布的,也已经在今年退休的核定表中得到证实,例如河南的6606元,已经从网友晒得图中确认。唯一一个任何消息都没有的,是湖北。
不过这也不奇怪,哪一年湖北也没有官宣过。2022年的计发基数,是从2023年1月核定表得到的,2023年核定表,是从2024年3月核定表得到的,2024年核定表,按照这个规律,是不是应该在2025年5月降生呢?

2025年退休人员,仍在使用2023年的计发基数来核定。看25年2月武汉市退休实例。
基本情况:
男,60岁,2025年2月退休,81年11月参加工作,缴费43.33年,视同缴费14.17年。个账85019.58元,指数0.71。

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1981年11月-1995年12月末,14.17年
实际缴费年限:1996年1月-2025年2月,29.17年(表上显示29.16)
合计=43.33年,全程无断缴
湖北的计算方法没什么特别,但指数计算比较特殊,指数采用“本人当年缴费基数与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计算”。而且养老金计发基数也是用的所在市州。
主人公退休地是武汉,所以社平和计发基数都是使用武汉的。
2023年武汉计发基数8880元,指数化工资=8880*0.71=6304.8元
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8880+6304.8)/2*43.33*1%=3289.79元
过渡性养老金=8880*0.71*14.17*1.2%=1072.07(1.2%为湖北省过渡性养老金系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85019.58/139=511.65元
合计=4973.51元。

平均工龄单价115元/年
表上的计算过程很清晰,不了解的朋友也能一目了然。只不过湖北的指数计算不容易,因为不同地方要收集不同地方的历年社平,这是个难找的数据。

主人公缴费年限已经足够长,但个账不多,指数有限,个人账户余额的增长速度较慢。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对于获取高额养老金而言,是两个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条件。所以主人公43年多的缴费年限,最终没有达到5000元。主人公要使用2025年的计发基数,不过调整基数后是可以超过5000的。
但是,2025年的计发基数,2026年几月才能出生呢?[呲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