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在中医范畴名为 “风动”。那这 “风” 究竟源自何处呢?中医理论里,风有外风与内风之别,其产生的诱因或是热邪、寒邪作祟,又或是肝风失序、血虚所致。
此次重点来探讨血虚这一因素。中医有个饶有趣味的概念叫 “精血同源”,意思是肾精与肝血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精血不足,肝血也会随之亏耗;反之,肝血亏虚也会牵连肾精。肝脏与风邪的滋生及调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肝血匮乏时,肝脏濡养周身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如此一来,内风便极易被诱发,恰似树木因缺水而在风中飘摇。再者,肝木与脾土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若肝血不足,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波及,使得气血生成受阻,进一步加重气血不足的困境。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滋补肝肾的食疗方子。此方可起到滋养肝血,兼补肾健脾之效。
所需材料如下:黑芝麻 30 克、核桃仁 30 克、去核红枣 6 个、莲子 15 克、龙眼肉 15 克。
制作方法:把所有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先以大火将水煮沸,之后转小火慢慢熬制 1 小时。待其冷却后,加入适量冰糖用以调味。每周让孩子饮用 2 - 3 次即可。
不过要牢记,这食疗方仅仅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倘若孩子病情较为严重,还是应当依据具体病情精准用药才行。
门诊案例
有一位 7 岁男患儿,频繁眨眼、嘴角抽动以及扭颈等症状,给他的日常生活和学业都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困扰。
诊断详情:患儿面色呈现红润之色,然身形较为消瘦。双眼频繁眨动,嘴角不时抽动,颈部也会不由自主地扭转。手足心发热,情绪容易激动,夜晚睡眠不安稳,极易惊醒。脾气急躁,难以集中注意力。食欲不佳,食量稀少,每次用餐后常感觉腹部胀满。其舌头颜色红且舌苔稀少,脉象细数。
综合分析可知,这名孩子的主要病因在于肝肾阴虚,从而引发虚风内动,同时还伴有脾胃虚弱的状况。
治疗原则应为滋补肝肾、平肝熄风并且补脾健胃。所开具的处方选用知柏地黄丸与四君子汤进行加减化裁。
具体的药物包含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党参、白术、炙甘草、钩藤、地龙。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治疗,患儿的抽动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眨眼、嘴角抽动以及扭颈的频率大幅降低,手足心发热、盗汗等症状也有所好转,睡眠质量明显提升。
食欲逐渐增加,腹胀现象也得到了缓解。接着又继续治疗了一个月后,抽动症状基本消失不见,情绪趋于稳定,饮食恢复正常。
后续又巩固用药一个多月,随访至今,病情未曾复发。
病情分析
这患儿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病症,是因为肝肾阴虚,肾水不能滋养肝木,致使肝火旺盛,肝阳上亢,进而引发虚风内动,于是便出现了抽动以及行为异常等症状,性情也变得暴躁。
阴虚则生内热,所以会有手足心热、盗汗等表现。肝木过旺,克制脾土,再加上患儿本身饮食不当,进一步损伤了脾胃,最终导致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