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战役中,杜义德带来一老妇,老妇指着陈锡联说:这是我儿子

静心百年录 2023-09-29 07:00:02

各位读者在阅读本文前,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

1947年,人民解放军部队由战略防转入战略进攻,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军队千里越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在连续解放了皖西九座县城并歼灭众多敌人后,来到与红安相邻的新田铺地区,在这里他遇到一位老妇人,老妇人见到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我儿子。

我的哥哥是陈锡联

1947年,蒋介石组织了一支实力、人数强大的队伍,这支队伍里面总共有14个师,他们的目标是围攻大别山根据地

面对敌人的压制,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采取“内线坚持、分兵外向、外内配合、寻歼弱敌”的方针,他们将充分利用大别山的有利地形实行新的战略方针。

12月7日,纵队由麻城白果地区北上,开始了与敌军为期18天的斗智斗勇。12月8日,攻大别山之敌33个旅全部出动,向陈锡联部队所在的核心地区“清剿”,陈锡联所带领的纵队经过一夜的行军,终于在次日清晨到达了白果以北之沙子岗地区。

由于战事吃紧,陈锡联没敢让部队长时间休息,黄昏时,便带着部队继续前进。12月9日,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陈锡联所带领的部队抵达新田铺地区。

12月9日一大早,刚挂了电话的参谋处长急急忙忙跑到陈锡联的办公室,参谋处长一脸激动地对陈锡联说:“陈司令!我这边收到一个好消息!”

此时的陈锡联正在跟阎红廖讨论军情,听到参谋处长这句话,陈锡联猛然抬头问:“难道前方战事出现什么转折了吗?” 参谋处长摇摇头说:“跟战事没有关系,跟您有关系!”

参谋处长不卖关子赶紧告诉陈锡联:“你的一位亲人来看你了!她说是你母亲!”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现在人已经来了!”

陈锡联激动不已,连忙问了问事情来龙去脉。

第6纵队的部队转移到了陈锡联的家乡高桥区一带活动,由于部队对当地地形不熟悉,为了节约行军时间,也为了安全,他们找了个当地年轻人带路。

当第6纵队的同志和这个年轻聊天时,发现对方的名字叫陈锡礼,这个名字跟他们部队的陈锡联司令很相似,年轻人又是陈锡联司令家乡的当地人,同志有点怀疑他的身份了,但目前并不能确认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

第6纵队的同志跟陈锡礼又聊了一会儿,聊天途中,陈锡礼主动向对方介绍起了自己,他说自己并不是独生子女,家里面还有个哥哥,哥哥已经有20年没有回家了,他参军去了,哥哥的名字叫陈锡联……

陈锡联?真的是陈司令!

第6纵队的同志大吃一惊,连忙问年轻人:你的这个哥哥是不是在第三纵队当司令员的陈锡联?”

年轻人说他的哥哥确实是叫陈锡联,但是由于长时间没有联系,他并不清楚自己哥哥现在的职务是什么,同志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第六纵队的领导,政治委员杜义德了解情况后,便带着一个老妇来到部队,这位老妇就是陈锡联的母亲,这样“离奇”又巧合的事情就发生在大别山战役中。

他就是我的儿子

老妇是坐着手推车来的,战士们知道她年事已高,腿脚也不便利,所以专门推着车去接的人,老太太得知战士们的来意后,还专门给自己换上了一身蓝色的布衣衫。

车子刚刚停稳,老妇人的身边就围过来好几位军官,其中有刘昌毅、郑国仲、阎红廖,他们问老妇人:“您看看,这里面有没有谁是你的儿子?”

老妇人仔细看了看眼前的这几位军官,摇摇头,这时,陈锡联悄悄走到了老妇人身边,老妇人眼前一亮,指着走过来的陈锡联说:“这是我儿子。”

陈锡联看着眼前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激动又伤心,他上次见到母亲时,母亲显然没有现在这般苍老。陈锡联忍不住大声朝着老妇高喊到:“母亲!”

时隔二十年未见,眼前的男子已经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老妇人扑上去一把抱住陈锡联,紧紧的,久久的,老妇人哽咽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长相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高了一些,又胖了一些。”

陈锡联忍着眼泪对老妇人说:“娘,不要哭了,这么多人呢。” 老妇人笑了一下,抬手抹了一把眼泪:“好,儿子,娘听你的,娘不哭了。”

母子相见的这一幕,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有的军官在默默抹泪,有的军官满脸笑容的看着他们。

陈锡联把老妇搀扶到椅子上,老妇的眼神也从来没有离开过陈锡联,她要好好看看她的儿子,好好记住他的长相。看着看着,老妇人突然低声呢喃着:“你走了20年,20年了……”

小声的呢喃传到陈锡联耳朵里,他对母亲说:“应该是19年。” 老妇人回应到:“不对,肯定是20年,一定是的,你离家的这段日子里,我就是这样一年一年熬过来的,每一年都会遇到很困难的事情,我怎会记错呢。”

“你跟着红军走了之后,一开始还好,后面在家也待不住,就出去打听你的消息,有的人说你已经牺牲了,有的说你在红军当了官,前两年,听说河南来了红军,我想着去找你,但是最后并没有看到你们的身影,这次我打听到红军要过黄河,便想着去碰碰运气,这段时间也一直让你弟弟出去打听,没想到这次还真的打听到了,娘也终于是见到你……”

(陈锡联是1924年离开的家,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但是他在抗战初期给家里写过信,还邮寄过去一张照片,在这之后就从此断了联系。)

老妇人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战士们落了泪,他们或许是想到了自己的家人,为了革命,为了人民,谁不是早早就踏上了革命之路,加入红军,也就意味着跟家里断了联系,不知道自己的家人是不是也像陈锡联的母亲一样时时刻刻在打听着自己的消息。

夜深了,几位军官提议大家早点休息,给陈锡联母子留些空间,让他们好好说说话,这天晚上,陈锡联跟母亲彻夜长谈,母亲把自己这20年经历的种种全部告诉了陈锡联,陈锡联也把自己这些年在部队上遇到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天空泛起鱼肚白,第二天的太阳如约而至,陈锡联这一天的工作又要开始了,前方的战事正处在紧急状态里,他不能因为和母亲团聚而耽误了战事,陈锡联把自己现在用的被子、褥子以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母亲。

陈锡联知道母亲这些年过得艰辛,但此时的他没有办法尽孝道,所以只能给母亲置办些东西拿回去。

母亲看着满怀的东西流了泪:“见到你,我什么都不需要了,你知道吗?我之前真的很担心,担心我哪天死了,都没有人给我买棺材,现在我完全不担心了,等消灭了老蒋,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原本压抑的离别气氛被母亲这一句话冲淡了。

陈锡联小心翼翼将母亲推上车,待母亲坐稳后,陈锡联便来到弟弟身边嘱咐他:“母亲年纪大了,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好好照顾母亲,你自己也要好好的。”

弟弟点头答应。

遗憾最终成了遗憾

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陈锡联的生活也渐渐安定下来,他想把母亲接过来,母亲辛苦了大半辈子,也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没想到的是,母亲拒绝了他,母亲认为还是在老家住着比较舒适,到了城里面反而会感觉不自在,陈锡联谅解母亲,同意了。

5年后,陈锡联突然接到老家的电话,对方告诉他,他的母亲现在病重在床,人快要不行了,陈锡联得知后连忙往家赶,遗憾的是,等他到了母亲面前,面对的是一具冰冷的遗体,母亲最终还是走了……

结语

陈锡联和他母亲的这一生经历也应征了那句话“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如今的安宁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后辈的我们,要懂得珍惜。

3 阅读:1306

静心百年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