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临死前犯了一个政治错误,由此开始,断送清朝数百年的江山

言话古今 2024-11-05 09:55:34

1861年,年仅三十的咸丰皇帝步入生命的终点,驾崩前他做出的三项重大决策。

立载淳为皇太子,设立八位顾命大臣,以及将御赏印章交予慈安太后、同道堂印章交予慈禧太后,咸丰皇帝为何要这样做呢?

主要就是因为皇帝还太小,不懂着掌握朝局、掌握权力,咸丰皇帝的本意在于确保皇权顺利过渡、维持清朝的统治。

然而,这看似周全的安排却为晚清时期的政治格局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为何会这样说呢?

今天咱们就来详细探讨这段复杂的历史,揭示咸丰皇帝的政治选择对大清朝命运的深远影响。

天子初登基

咸丰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出生于1831年,父亲是道光皇帝。在道光帝众多子嗣中,奕詝并不是最优秀的一个,但却因为父亲的偏爱被选为储君。

奕詝自幼接受严格的宫廷教育,学习四书五经、历史典籍和骑射武功,期望有朝一日能继承大统。1849年道光帝驾崩,年仅十九岁的奕詝登基,年号咸丰。

咸丰皇帝的梦想是什么?是恢复当年的大清盛世,只可惜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老爹给他留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帝国。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南方大部分地区陷入战火,清廷的统治摇摇欲坠;西方列强的侵略步伐不断加快,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国库空虚民怨沸腾。

咸丰帝登基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平定内乱和抵御外侮,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大臣,组建湘军、淮军,试图以军事力量镇压太平天国。

这些军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太平天国的扩张,但短期内却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反而使得地方军阀的力量日益壮大,逐渐威胁到中央的权威。

外交方面咸丰帝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不得不逃往热河避难,留下恭亲王奕䜣与侵略者谈判。

奕䜣凭借智慧与耐心与英法联军达成和解,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无疑又是对清朝主权的一次严重打击。

1861年咸丰帝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必须为年幼的皇长子载淳安排好后事,思来想去决定设立顾命大臣,并在垂死之际做出三项重要决策。

一是立载淳为皇太子,二是任命载桓、端华等八人为顾命大臣,三是将御赏印章交给慈安太后,而载淳的同道堂印章由慈禧代管。

八位顾命大臣中有的是宗室贵胄、有的是满汉重臣,彼此之间并非铁板一块;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虽同为后宫之主,但出身背景、政治立场却截然不同。

不过,这却是咸丰帝希望看到的,这种安排可以达到权力制衡的目的,以确保皇权的顺利过渡到儿子手里,但他却低估人心的复杂和政治斗争的残酷。

然而,这三项决策看似周全实则埋下巨大隐患。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逝,终年三十岁,临终前叮嘱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要共同辅佐幼帝载淳维持朝廷稳定。

死人的话有时候显得苍白无力,咸丰帝的丧礼结束还未结束后,权力斗争便迅速展开,朝廷内部的矛盾愈加激烈。

幕后的阴谋与政变

咸丰帝驾崩后,八位顾命大臣很快接管了朝政,试图依照咸丰帝的遗愿维持统治。然而,慈禧太后并不甘心只做一个受人摆布的傀儡,决心夺取实权。

于是,她暗中联络在朝中受到排挤的恭亲王奕䜣,秘密筹划推翻八位顾命大臣的政变。奕䜣精明干练,在朝堂上表面上与顾命大臣们和睦相处,暗地里却有自己的谋划。

慈禧太后找到他时,奕䜣没有丝毫的犹豫便答应下来,并积极为政变做准备。八位顾命大臣还在运送咸丰帝的棺椁返京,他早已化装成萨满进入热河。

返回北京后,奕䜣通过各种手段掌握北京城的军权,为发动政变铺平道路。

返京途中慈禧与顾命大臣们的矛盾日益激化,前者希望垂帘听政以掌握实际权力,这一提议遭到八位顾命大臣的坚决反对。

顾命大臣们以咸丰帝遗诏和祖制为由,拒绝慈禧的要求,使得慈禧对他们心生不满。

灵柩返京后不久,慈禧太后便借口端华兼职太多,将他步军统领之职交给奕䜣,北京城的军权全部落入奕䜣之手。

辛酉政变爆发的那一天,紧接着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代替小皇帝宣布八位顾命大臣的罪状,指责他们擅改御命,并将英法联军侵华、圆明园被焚等一系列罪责归咎于他们。

顾命大臣们猝不及防,顷刻间被剥夺职务,之后有的被赐死、有的被流放、有的被免职。

八位顾命大臣的倒台,慈禧太后如愿以偿地掌握实权,恭亲王奕䜣成为新的朝廷主政者,开启晚清内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外有恭亲王奕䜣主政的局面。

然而,新的权力结构并未带来清朝的稳定,相反慈禧与奕䜣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毕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恭亲王奕䜣的没落,慈禧独揽大权

严格来说奕䜣是个有才能的人,甚至比咸丰皇帝都有才敢,差点被道光帝考虑立为太子,只可惜少了些许的运气。

如上述所言,咸丰皇帝驾崩后奕䜣与慈禧太后合作,成功推翻八位顾命大臣,成为朝廷实际上的权力中心。

起初奕䜣与慈禧共同治理朝政,洋务运动使得清朝国力大增,史称“同治中兴”,然而二人的政治立场和目标并不一致,也导致矛盾逐渐加深。

奕䜣是一个有能力且有远见的政治家,深知清朝面对列强威胁时的脆弱,主张通过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增强国家实力。

他积极推行军队现代化、发展工业、建设铁路和电报等基础设施,然而这种改革措施却在保守派的抵制下进展缓慢,慈禧对他的态度也日渐冷淡。

总的来说,奕䜣大力支持洋务运动推动变法,希望通过改革抵御列强侵略,慈禧太后则更注重巩固自身权势,奕䜣的势力不断壮大,自然会引起慈禧对他的忌惮。

她一方面支持洋务运动,另一方面却鼓励顽固派,以此制衡朝堂确保自己的地位。

二人的矛盾在“蔡寿祺事件”中达到顶点,慈禧借机斥责奕䜣狂妄自大、投机取巧,将他革去一切职务。

此后奕䜣虽未完全失势,但已失去实际的权力,逐渐淡出朝堂。

奕䜣的失势,使得清朝在面对内部危机时失去一个重要的反抗力量,慈禧太后开始独揽大权,成为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力扶植宦官和亲信,形成一个以她为中心的权力网络。一方面通过权术平衡朝中各派力量,另一方面则对外来改革保持警惕,避免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

垂帘听政的过程中,慈禧不仅未能推行有效的改革,反而进一步压制变法派,导致清朝的危机愈演愈烈。

光绪年间戊戌变法爆发,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力图通过全面改革挽救清朝,然而慈禧对变法持强烈反对态度,认为这会动摇她的统治根基。

1898年她发动政变废除变法,囚禁光绪帝,镇压维新派,清朝的改革希望再次破灭。除此之外,慈禧的保守政策和对改革的压制,使得清朝在面对内外危机时显得格外无力。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慈禧为打击洋人支持义和团反对外国势力,结果引来八国联军的联合干涉。

清朝在这场战争中惨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款巨额白银并允许外国驻军北京,清朝的主权进一步丧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的统治日益腐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纷纷起义,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走到了尽头。

总的来说,咸丰帝临终前的决策虽意在确保皇权稳定,但却在无意间引发晚清时期的政治混乱,为慈禧掌权埋下伏笔。

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先是除掉八大顾命大臣,随后与恭亲王奕䜣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最终独揽大权推行一系列错误决策。

她对洋务运动的半心支持,对维新变法的打压,还引发了八国联军入侵,清朝由此迅速走向衰亡,不仅断送了清朝数百年的江山,也为中国带来了长期的动荡和苦难。

由此观之,封建王朝时期权力的分配与制衡至关重要,任何忽视历史潮流、拒绝必要改革的统治,最终都将走向覆灭。

0 阅读:0

言话古今

简介:世界故事集,每日一更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