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喊你补营养素了!这两大类很多人没吃够,看看有你吗?

盛左点 2025-03-22 15:30:46

现代人饮食越来越丰富,但“隐性饥饿”(即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问题却愈发普遍。近期多项研究和国家政策文件指出,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是国人普遍摄入不足的两大关键营养素,直接影响免疫力、代谢健康甚至寿命长短。

一、优质蛋白质

为什么缺?

我国居民蛋白质摄入总量看似达标,但优质蛋白占比不足50%。许多人依赖精制米面、加工食品,而瘦肉、鱼虾、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

缺乏后果:

- 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

- 成年人:肌肉流失、易疲劳、伤口愈合慢;

- 老年人:骨质疏松、肌少症风险增加。

如何补足?

1. 优选低脂高蛋白食物:

- 动物性来源:鸡蛋(每天1-2个)、低脂牛奶(300ml/天)、鱼虾(每周2-3次)、鸡胸肉、瘦牛肉;

- 植物性来源:大豆(豆浆、豆腐)、藜麦、鹰嘴豆。

2. 搭配互补:将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结合,如早餐“鸡蛋+豆浆”,午餐“鱼肉+豆腐”,提升吸收效率。

3. 特殊人群加量:

- 孕妇/哺乳期女性:每天增加20g蛋白质;

- 健身人群:按体重每公斤摄入1.2-1.7g蛋白质。

二、膳食纤维

为什么缺?

我国居民日均膳食纤维摄入仅9.7克,不足推荐量(25-30克)的一半!精米白面取代粗粮、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是主因。

缺乏后果:

- 便秘、肠道菌群紊乱;

- 血糖波动大,增加糖尿病风险;

- 血脂升高,心血管疾病概率上升。

如何补足?

1. 主食改造:

- 将1/3白米饭换成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

- 用红薯、玉米替代部分主食。

2. 果蔬加量:

- 每天吃够500克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芹菜);

- 水果选低糖高纤维的苹果、猕猴桃、蓝莓(每天200-350克)。

3. 巧用零食:

- 一把坚果(约10克)或一勺奇亚籽(含5克纤维);

- 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替代甜点。

警惕误区:补营养不能“一刀切”

1. 蛋白质不是越多越好:过量(>2g/kg体重)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痛风患者需控制嘌呤摄入。

2. 膳食纤维需循序渐进:突然大量摄入可能引发腹胀,建议每周增加3-5克。

3. 特殊人群需定制方案:

- 素食者:需补充维生素B12(通过强化食品或补剂);

- 老年人:钙和维生素D协同补充,预防骨质疏松。

营养升级小技巧

1. 彩虹饮食法:每天吃够5种颜色的食物(如红色番茄、绿色菠菜、紫色甘蓝),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均衡。

2. 烹饪保营养:

- 蔬菜急火快炒,减少维生素流失;

- 肉类避免高温油炸,改用蒸煮炖。

3. 少吃“营养小偷”:

- 酒精影响B族维生素吸收;

- 咖啡、浓茶中的鞣酸抑制铁吸收。

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就像健康的“左右手”,一个构建身体组织,一个维护代谢平衡。与其依赖营养补充剂,不如从日常饮食入手:多吃一颗鸡蛋、加半碗杂粮饭、多抓一把蔬菜,就能让健康事半功倍。

记住,营养均衡的关键在于多样化和持续性,从现在开始,给身体真正的“高质量投喂”吧!

参考资料:国家《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柳叶刀全球健康研究、临床营养专家建议等。

0 阅读:0
盛左点

盛左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