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前,贺子珍陪伴毛泽东走出了那段人生最低谷的时期

历史博览馆 2025-02-09 08:57:12

长征结束后,抵达陕北的贺子珍和毛泽东

1934年10月18日的傍晚,毛泽东带着警卫班的同志们离开了于都城,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之路,贺子珍是中央批准的随部队一起出发的30名女同志之一。

10月24日,贺子珍和毛泽东在古陂相会,当贺子珍向毛泽东说起自己在瑞金离开时的场景时,眼眶里饱含着感动的泪水。贺子珍说:“我们离开时,乡亲们紧紧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千万要回来呀!我们的亲人’……”

毛泽东听了之后说道:“我们欠根据地人民实在太多了。”

毛泽东此时的心情可以说是百感交集,他看着苏区的山山水水,他想着苏区的人民群众,这种难舍难离的情绪笼罩在他心头,因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根就在这里呀!

10月25日,红军全部突破了国民党军队布下的第一道封锁线,毛泽东感慨地说道:“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走出中央苏区了!”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红军的征途是痛苦的、是艰难的,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打不到这支铁一样的部队。

贺子珍跟随在毛泽东的身边,无论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下都不离不弃,关心着他、保护着他!

每当人们讲到遵义会议之前的这段历史,大家总是会将它称之为中国革命的低谷期,此时正是中国革命的最低潮。往往黎明前的黑夜是最黑暗的,毛泽东所处的境遇也是如此。他接连遭受到“左”倾路线的打击与排斥,一次又一次的无礼批判统统压在他的心头。

但是贺子珍的心始终跟毛泽东绑定在一起,即使革命的灯塔偶尔会被黑色的夜幕笼罩,但是毛泽东依然日思夜想、努力探索着那难能可贵的光亮。在毛泽东的发言权被剥夺,指挥权被搁置的时候,贺子珍依然与毛泽东携手共进。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毛泽东曾经因为打击而两度病倒,是贺子珍无微不至的照顾又使他恢复起来。当贺子珍回忆起那段岁月时,她曾说道:“在瑞金时,家里经常高朋满座,充满欢声笑语。而今,没有人敢来家里了,昔日欢乐热闹的家庭,今日门庭冷落。”

毛泽东逐渐消瘦下去,平日里那张容光焕发的脸庞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在被排斥的那段日子里,喜欢说笑的毛泽东不再讲笑话,而是经常默默无语,凝神静思。他有时默然望天,有时黯然长叹。是贺子珍时刻陪伴在他身边,陪他排解无法言说的忧虑,为他分担那无法理清的愁丝。

毛泽东与贺子珍在陕北保安

贺子珍在毛泽东最艰难的日子里与他相濡以沫,即使是因为牵连而同样遭受打击时也毫无怨言。人只有在共患难的时候才能够见到那一份真情!

正如毛泽东与贺子珍的老战友陈士榘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讲,贺子珍立下了他人不可代替的巨大功劳。至今,我仍然怀着崇敬之情深深地怀念这位中国革命史上的杰出女战士。”

贺子珍给予了毛泽东最真挚与深切的爱,使得毛泽东在生活上获得了无限的关怀与温暖。他在贺子珍的鼓舞与安慰下,逐渐振奋起了精神,在逆风之中,迎风屹立!

毛泽东在之后的时光里,只要一提起那一段往事,总是会对贺子珍表达出深深的感激之情!

曾经红军的老领导们都说:“毛泽东与贺子珍,不仅有夫妻之爱,还具有战友之情。他们是一对‘叮当响’的好夫妻;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贺子珍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1935年1月7日下午,红军进入了北倚娄山、南临乌江的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改变整个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

1月15日,会议召开的第一天。毛泽东迟迟没有回来,贺子珍一个人在家里,心却跟着毛泽东来到了会场当中。她格外的焦急、紧张,就像也在会议上为了中国的未来而据理力争一样。

这一天,贺子珍等着毛泽东,等了很久很久,她焦急着盼望着丈夫能早点回来,期望能了解到会议上的一点情况。但是,当毛泽东回来之后,却一言不发。她知道,党有党的纪律,如此重要的会议,在还没有结果之前是不能透露一点信息的。看着丈夫严肃的表情,她很害怕,她害怕丈夫再受排斥、再受打击。

1月16日,会议进入第二天,这是最为紧张,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会议会正式确立今后的领导班子。

同样是一整夜的等待,同样的是一整夜的沉默。贺子珍就在这静默的黑夜中,等啊……等啊……

突然,一串的脚步声传来,这是丈夫的脚步声吗?贺子珍听得真真切切的,这脚步声跟昨天的沉重缓慢完全不同,显得格外轻快、格外欢乐。脚步声逐渐近了,越来越响!没有错,就是丈夫的脚步声,是毛泽东回来了。

贺子珍急切地打开房门,还没等毛泽东坐稳,她就紧张地问道:“会开完了?你,你怎么样?”

毛泽东看着她焦急的样子,笑着说道:“不错,今后有发言权了。”

这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在贺子珍的心中掀起了惊涛巨浪,那颗高高悬起的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

1月17日,遵义会议正式结束。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可以说,这是中国革命重大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危急存亡的时候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也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多年以后,毛泽东对女儿李敏回忆起这段往事,他说:“那晚,你妈妈等我等了我好久。我回到房里还未坐稳她就问。我想给她卖个关子吧,可我心里也高兴,总也绷不住。人一高兴,话就多起来了。我背着手在房间里踱着步,慢慢地说:‘这个会议,大家都觉得我这个菩萨又有用了,把我抬出来,承蒙大家捧场,选我进中央政治局常委。大家看得起我老毛,认为还是有一点本事。惭愧,惭愧!进入中央领导层,滥竽充数而已。不过我也没有谦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你妈妈两眼紧巴巴地望着我,听得那么入神。那晚,我们好高兴哟!”

遵义会议会址

参考资料:李敏《我的父亲毛泽东》

0 阅读:2
历史博览馆

历史博览馆

多读书,读好书!多写文,写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