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儿子在小区做物理实验时,碰到一位家长。她抱怨孩子最近成绩下滑,每天回家就躲在房间里玩手机。
"我管都不想管了,问他作业做了没,他就说'知道了'。"
这让我想起前几个月,我也经历过类似的困惑。
每天放学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做了吗",儿子不是敷衍就是逃避,亲子关系一度陷入僵局。
后来在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说了一句话点醒了我:"很多家长把'作业做了吗'挂在嘴边,孩子听多了会产生逆反心理,觉得父母眼里只有学习。"
这句话让我开始反思:作为父亲,我是不是把关注点过分集中在学习成绩上?
01
改变从问候开始
我尝试改变和儿子的日常对话方式。不再以"作业做了吗"开场,而是问他:"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吗?"
记得第一次这样问的时候,儿子愣了一下,然后兴奋地和我分享他在体育课上投篮命中的事。我认真听完,又追问了几个细节。
渐渐地,儿子变得爱说话了。他会主动告诉我今天吃到了好吃的面包,或者数学考试遇到有趣的题目。
有一次他说:"爸爸,我发现物理课上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真能用上。"
我抓住这个机会,带他到小区里做简单的实验,用科学原理解释日常现象。
02
给孩子一个发声的空间
改变提问方式后,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当不再以学习为对话的开始时,儿子反而更愿意和我谈论学习上的困惑。
一天晚上,他主动问我:"爸爸,为什么要学这么多看似用不上的知识?"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觉得呢?"
我们展开了一次深入的讨论。在交谈中,我发现儿子并非对学习没有想法,只是需要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
李开复在《世界因你不同》中提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相信,倾听比说教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03
建立信任关系
改变后的最大收获是重建了信任关系。儿子不再把我看作监工,而是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困惑和快乐。
一次他考试没考好,主动来找我商量。我们一起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这种平等对话的方式,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非暴力沟通》作者罗森伯格说:"当我们停止评判,开始理解时,沟通才真正开始。"
我开始关注儿子的情绪变化。如果他看起来心情不好,我会陪他散步聊天。
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交流,反而帮助他建立了更好的学习状态。
04
给予适度空间
改变提问方式的同时,我也学会给儿子更多自主权。不再盯着他做作业,而是让他自己安排时间。
起初我很担心,但事实证明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超出想象。他会根据作业难度合理分配时间,甚至开始提前预习新课。
有天我看到他在写作业时,会先处理难题,再做简单的。问他为什么这样安排,他说:"这样效率更高。"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家杜威的观点:"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比完成作业更重要。
05
关注学习过程
不再频繁询问作业完成情况后,我把重点放在了解儿子的学习方法上。
发现他在做数学题时总是急于求成,我就和他分享解题思路:"先理解题意,再列出已知条件,最后一步步求解。"
在物理课上,我们一起做实验,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这种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的求知欲。
有次他遇到难题,花了很长时间也没解出来。我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鼓励他:"想想还有什么其他方法?"
最终他找到了解决办法,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写在最后
这些改变看似简单,实际需要父母的耐心和坚持。
有时我也会忍不住想问"作业做了吗",但看到儿子现在的变化,我知道这个改变值得。
让我惊喜的是,不仅儿子的学习态度变好了,我们的关系也更亲密了。
他会和我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不仅仅是学习的事。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教育者,而是一个真实的同行者。"
这个道理,我在改变中慢慢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