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期有关“新股发行上市关闸,上市标准变化”等传闻,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9月15日接受采访时作出回应,明确表示不存在IPO、再融资“关闸”的情况。
20天内,监管密集对IPO、再融资市场表态。整合梳理相关信息后,汉鼎咨询课题组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一级市场业态或将持续此前判断的“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两端共同发力”的趋势。
近期证监会对IPO、再融资相关表态汇总8.27
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
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
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再融资项目审核重点关注前次募集资金是否基本使用完毕,前募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等。
8.30
加大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力度
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依法依规推动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制度。
9.01
高质量建设北交所(“深改19条”)
常态化推进北交所市场高质量扩容,使北交所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
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安排,优化新三板挂牌公司申报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备案要求。
9.15
不存在IPO、再融资“关闸”
证监会、交易所IPO受理、审核、注册等相关工作没有暂停,不存在IPO“关闸”的情况。上市公司再融资也不存在“关闸”情况;
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发行上市条件并未改变,不存在提高门槛的情形;
近期撤回的在审企业主要存在控制权稳定性不足、业绩下滑等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
严把审核质量关,对财务造假零容忍。
正如汉鼎咨询课题组此前分析判断的情况,当前IPO、再融资节奏放缓并不意味全面暂停。
整体来看,监管在出于提振投资者情绪、协调一二级市场关系、改善二级市场资金面的考虑调节发行节奏的同时,对于优质、符合科技创新趋势、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上市,仍持鼓励态度。
“赋能科技”,大力支持科创板、北交所在近年来中国科技行业和产业链供应链遭受美国无理打压的情况下,全面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早已成为必然趋势。华为突破封锁令人振奋的同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工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再次凸显。
作为高度聚焦“卡脖子”硬科技,重点支持六大战略新兴行业的重要板块,科创板自成立以来始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
9月15日证监会在回应市场传闻时,也明确表示将深入推进科创板建设,坚守科创板定位,支持六大行业中符合条件、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通过科创板做优做强,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方案,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上市企业多处于科技体系中的关键位置,资本市场大力支持将驱动此类企业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同时也要关注到,核心技术突破毕竟难以一蹴而就,当前还有很多专注科技创新、但规模相对较低的中小型企业,对此类企业发展给予支持也同样重要。从该角度而言,当前大力支持北交所发展,意在培养孵化未来科技力量企业,培养“硬科技”企业后备军。
汉鼎咨询课题组认为,当前业态一定程度上或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机遇。未来业态或是科创板、创业板继续大力支持已具备一定规模的科技企业技术突破,北交所重点培养孵化科技企业新兴力量,两端围绕科技创新共同发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但与此同时,可能也意味着后续相关板块在审核时,对于企业的科技属性、研发投入、核心技术先进性等方面将更为关注。
在审企业撤回原因聚焦于持续经营能证监会在回应市场传闻中表示,近期撤回的企业,主要存在控制权稳定性不足、业绩下滑等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
就汉鼎咨询课题组此前统计分析的情况来看,各板块IPO审核时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都很重视,且8月撤单的23家企业中,超六成涉及业绩大幅波动问题;对于再融资审核,2023年受理的391家企业超半数被问询经营业绩可持续性。
因此,对于拟IPO、再融资的企业而言,合理论证其持续经营能力成为重中之重。审核实践中,证监会、交易所将充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发行人自身情况,根据产业政策、发行条件、板块定位严格审核把关。相关审核要点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稳定、市场适应能力、竞争优势、控制权稳定、业务独立性等。
企业经营过程中除聚焦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现金流和盈利能力,结合自身优势及行业趋势,制定好中长期发展战略。
总结来看,坚持全面注册制,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的路线不会改变。官方定调也表明不会像之前一样直接“一刀切”。但整体审核节奏确实做出一定调节,科创类企业或将迎来机遇,企业经营稳定性、业绩真实性及募投项目设计合理性重要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