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泽东带女儿去游泳,挥毫写下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历史博览馆 2025-02-09 09:05:30

1954年7月毛泽东和女儿在北戴河

1954年夏天,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来到北戴河游玩,为了能让父亲也休息一下,在为国家大事操劳之余也能放松放松,便写信给毛泽东,希望他也能前来。

毛泽东收到两个女儿的来信,很快便写下回信:

李敏、李讷,我的亲爱的女儿:

你们的来信都收到了,很喜欢。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我好,勿念。

亲你们!

爸爸

一九五四年七月廿三日

毛泽东信中所提到的碣石诗就是曹操的名篇《观沧海》,李敏收到信之后不光感受到了父亲满满的爱,也明白了父亲对她们学业上的关心。于是,将这首诗全篇抄了下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毛泽东的这封信寄来没多久,他便来到了北戴河。父亲的到来令李敏非常高兴,她想让父亲陪着去游泳,好好跟这大自然亲近亲近,毛泽东欣然答应。

在跟女儿畅游的过程中,毛泽东跟她谈起了曹操。曹操那豁达洒脱的性格和直抒胸怀的诗句一直都被毛泽东所欣赏,接着他便吟诵起《观沧海》,抒发内心的情怀。对古人的幽思令毛泽东心潮澎湃,在回到岸上之后,他便立刻挥毫写下了那气势磅礴的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尽管当时年轻的李敏对古诗古文并不能太理解,但是她在身临其境之后也能深刻地体会到曹操当年登山观海之后那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如今毛泽东也写下了跟曹操《观沧海》一样大气磅礴的诗篇,令她备受启发,也颇受教益。

随着跟父亲的相处时间越来越长,李敏也逐渐感受到自己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想向她言传身教,让她明白应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毛泽东对于孩子的管教都是以教为主,在他看来,将孩子管太严了,会扼杀掉孩子的灵动,一个处处受制的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变成傻子,变成一个只会听从大人指挥的木头人。毛泽东就曾说:“孩子淘气好,说明他健康;会淘气的孩子更好,说明他智力发达。”

毛泽东的管教对于孩子们是受益终生的,他的管主要体现在要求他们恪守本分,主要是在工作方面,待人接物方面。他要求孩子工作要踏踏实实的,做人要堂堂正正的,在生活上绝不能搞一点特殊。

作为国家领袖的孩子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以为他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少爷,其实根本不是!即使是毛泽东的儿女,一切办事也都要按照规矩来,比如用车,毛泽东的就规定儿女们不能坐他的车子,这车子是给他工作用的,不是私人用的;再比如吃早饭,毛泽东的家人们吃的也跟大多数家庭一样,都是稀粥、馒头、咸菜。

有一回,有人给李敏送来了难得的咖啡、面包、牛奶,李敏高兴坏了,那一天她连吃了四片面包和两大碗加奶的咖啡。

但是这事很快让毛泽东知道了,当天晚上就把孩子们叫到了一起说要开家庭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狠狠地批评了李敏的这一行为:“伙食标准规定多少就是多少,什么时候也不能超过。哪个随便超过都不行!”

这次会议令李敏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的严厉,也让她明白了如今中国老百姓生活的艰难。为了不让孩子们搞特殊,后来毛泽东干脆让孩子们都去机关的大食堂就餐。

到了50年代末的时候,开始了三年困难时期,大家的伙食就更加差了。以前,李敏天天盼望着周六,因为她是住校生,学校里的伙食比较差,周六时孩子们都聚在一起,师傅就会加两个菜,伙食就会好一点,一家人在一起也会吃得很高兴。可是,渐渐地,随着国家越来越困难,他们再吃这顿饭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饭菜的质量明显的下降,有时甚至连油花都看不见,就连毛泽东最爱吃的炒辣椒也没有了。

对于这样的饭菜,李敏吃在嘴里,却苦在心里,她看着父亲逐渐消瘦的面庞,心里五味杂陈。作为人民领袖的毛泽东跟子女们吃饭都是如此寒酸,那就更别提普通的老百姓了。在困难时期,毛泽东的家就跟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一样,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李敏因为缺乏营养而得了浮肿,毛泽东的孩子就跟全国几千万的孩子们一样,艰苦地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

在那个苦难的日子里,毛泽东经常用井冈山的故事来教育孩子们。小小的山上住着几万人的军队,冬天没有冬装,又缺粮食,有时只能靠吃南瓜过活。

在革命的最困难的时候,经常遭遇挫折,遭遇失败,前路仿佛一片漆黑。但是毛泽东从来没有被困难击败,他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的,黑暗过去了就会是光明。

毛泽东的革命故事令李敏终身难忘,看着眼前的困难,再想想曾经的艰苦,还有什么无法克服的?就如列宁所说的:“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只有时刻铭记过去,才能放眼更遥远的未来!

毛泽东对子女的教育永远是言传身教,在北戴河写诗如此,在困难时期亦是如此,正是他这种以身作则的态度,才让子女们融入到了老百姓之中,让他们成为了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参考资料:李敏《我的父亲毛泽东》

1 阅读:12
历史博览馆

历史博览馆

多读书,读好书!多写文,写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