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美《李自成》三大精隆重登场,引发连坛热议,我觉得是时候盘一盘《李自成》了。
《李自成》小说由姚雪垠先生创作,说的是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和明军斗智斗勇的战争故事,叙事格局波澜壮阔,从宫廷到城郭、市井,从贵族到小卒,场景人物众多,细节描绘又极为详尽生动。1963年发表第一卷,当时没有激起什么反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34f712124e80bb72d923046dcff9d0.jpg)
小说第一卷
1976年底,小说第二卷上市,忽然引发了一场改编连环画的热潮!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各个出版社集中火力“下锅”,烹饪出一道道“佳肴”。前后共有6家出版社推出套书,艺术成分都很高,形成了连坛大花园中争奇斗艳的一角。
今天,小歪就盘点一下这些《李自成》连环画,请大家饱饱眼福。
一、江苏人民出版社《李自成》出版时间:1977年12月-1980年8月
绘画者:秀公、新国、新昌
剧情涵盖:小说1-2卷
册数/图数:10册1665图
艺术评分:8.0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13d00c85bbaa5ceeed1e4b22da4c808.jpg)
江苏版李自成
江苏李自成先拔头筹出版,由画家聂秀公定调,他的两位弟子戚新国,朱新昌辅助完成,由内而外画风高度统一。
封面设计有点像上美版,借用了小说封皮的闯字旗子为底,60开的连环画本来就方,里头图框也是方的,人物姿态也没有摆脱样板戏突出正面人物的窠臼,显得尤其方正。画面偏传统工笔,引入擦笔水彩的光影质感,美则美矣,然而硬邦邦。有的连友不喜欢李自成,可能也是因为主角造型太拔高,太板正。
书名常表达含糊,比如“百折不挠”、“转危为安”,鬼知道想讲哪个故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be9023c6b47a5bfccff7b052691def.jpg)
《李闯王》聂秀公绘画
聂秀公,长居南京,他为江苏人民出版社画了不少连环画,古典题材居多。在他个人风格领衔下,整套书以传统白描为主,适当夹杂了一些黑色模块,线条紧实有劲,苍劲严谨,转折多显棱角,有些衣纹处理得不太自然,总体还是扎实认真。
人物塑造往往结实雄壮,浓眉大眼,面阔虎背熊腰。简而言之就是“硬”。
两位弟子的个人风格并不容易辨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b7a7fc4c723cbccd6439114f711313.jpg)
《潼关大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7ff6ae694e1de20379f64a4261a1e2.jpg)
《商洛山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058de16b0c56e1a88e148f1dd30aef.jpg)
《转危为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12927edf51ead0f4ba31e6643c8121.jpg)
《百折不挠》
前4册都很认真,到最后4册逐渐潦草。好在江苏版起步早,及时在1980年就收手,没有像上美版那么虎头蛇尾。
2008年,邵彦山再版了小精,拆作19册,聂秀公重绘封面,前半部原稿缺失严重,画质崩坏为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5beed3d0e077a2c64f8821d5e19a52.jpg)
中国文化出版社《李自成》小精
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李自成》出版时间:1977年12月-1982年8月
绘画者:许勇、顾莲塘、中流(徐志成)、谢智良等17人
剧情涵盖:小说1-2卷
册数/图数:10册1367图
艺术评分:8.5分
天津社和江苏社几乎是并排起跑,收尾慢了两年。天津版网罗了足足17位画家参与!是所有李自成套书项目中人才最多的,也导致整套书风格差异很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6b541863d68513ae6fcdc398d78751.jpg)
天津版李自成
天津版没有设计分册标题,都以李自成三个字敷衍了事。前三册封面是许勇绘画,风格偏重写实,多人脸特写,丑得真实传神。到后面分册郑庆衡等人介入就开始偏写意,格调凌乱,不如江苏版齐整。
内页作者众多,其中有东北的许勇、顾莲塘等,有湖北的谢智良、徐志成等,还有来自北京的陈惠冠、上海的戴敦邦、浙江的戴宏海,难以想象天津社怎么能招徕到这么多名家参与。那么天津社自己的人员呢?只有施振广、郑庆衡画了点封面。天津社这套缺乏主轴,整了一个大拼盘:天南地北,各自发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a9461ec93bf55d3061148ee725aee72.jpg)
第一册:谢智良 陈忠耀 中流等绘画
第一册湖北画家们合作,确立人物绣像,看起来像是徐志成的风格,整本都是单线白描,第四、五册也都是他们画的,风格就很统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01a288d9badf42463f3436e11ad7ab.jpg)
第二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7a0e813d6dbb13b17d7e15a7c9ae09d.jpg)
第二册
第二册是许勇、顾莲塘等东北画家负责,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册,用的是毛笔素描画法,以粗硬笔触擦出明暗关系,这种粗犷大气的画法,和他们合作的《嘎达梅林》有些许相似,但本作会更注重中间的灰调过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71603cb5f69727cb7e8e77951826a5.jpg)
第三册:戴宏海 戴仁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0d4c79bb2a6c2acf376b2d82026221.jpg)
第七册:陈惠冠绘画
第三册、第七册是运用线描加少量墨块。戴宏海和陈惠冠都有强烈的个人特点,也形成了差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31bccddbd0feab81a5ca88de35d503.jpg)
第八册:赵奇 许勇 顾莲塘
到第八册,赵奇主负责,用了极粗的炭笔线条,勾勒出民国时期版画类的画面,像《草原的儿子》,这样容易被误解成跑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ef6d33f6211aa27bf8dcc2f07bf49b.jpg)
第十册:戴红杰 戴敦邦绘画
著名的戴敦邦也曾为天津社供稿,看李岩和红娘子按辔徐行,分明是戴家样的眉眼,黑白对比画风,“就得麻袋”的独创技法引连友会心一笑,这又是一路。
天津版到戴老那本终止,只画到李岩起义,内容还没涵盖第二卷的最后洛阳大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aa793d8d4114670587c9640f9f683b.jpg)
第九册:过渡页
天津版还有个特色,加入了名词解释,以及字多图小的过渡页,类似小说半包围式插图,这在连环画中不常见,是创新还是偷懒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bd4787d6d7b6cef30416d5b2d2e2b1e.jpg)
2007年再版50开收藏本
2007年天津社再版了50开的盒装收藏本,后多次再印,制作品质尚可,我推测原稿基本还在,以后是否出大精,未可知。
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李自成》出版时间:1978年4月-1985年3月
绘画者:施大畏、崔君沛、罗希贤、徐有武、方瑶民等11人
剧情涵盖:小说1-3卷
册数/图数:27册/4628图(含未出版的2册)
艺术评分:9.0分
上美版李自成,是连友最为熟悉且津津乐道的,近期的热议也是因为上美社拿到授权出起大精来。这套书毫无疑问是六社套书之首,不论是美术造诣、文字编写、故事完整度都可以拿高分,可惜整套书时间跨度太大,足足有7年,到收尾时遇到连坛最大的寒潮,蛇尾之势难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0646d46574ca2efd831fc7408ed6e3a.jpg)
上美李自成封面1-8册
整套书根本上是围绕施大畏的画风为核心展开,封面由他来创作很合理。整套书封面设计一致,闯字大旗打底,配合施大畏精妙准确、酣畅淋漓的笔墨,构图多变,人物体态神形兼备,在兼顾光影效果、色彩明亮的同时,还是用了大面积深色墨块来压阵,符合历史小说的厚重感。
施大畏先生,从一位普通油漆工人身份跻身到上美社大套书创作核心,再到后来书画院院长,如今已是画坛大咖,这是一段美好的励志故事。回望40年多前他就已经显示出极高水平,绝对是自强不息的好榜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3a7e534af981b0762230b69819a920.png)
整套书汇聚了上美社的中青年精锐,崔君沛贡献册数最多,一个人就承担了10本以上的量,其他诸如徐有武、罗希贤、方瑶民也都有亮眼的表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19be704f8187d3cb3d96c44b7b3c23d.jpg)
老版厚实的页数,料足,做成大精肯定多砖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70781764d3ffb10a334cea4d0491e9.jpg)
《清兵入塞》五位主创合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3c2815fb7a18be2f2472fa29526694.jpg)
《南原激战》崔君沛绘画
总体画风是以线描与黑白块面结合,焦墨皴擦,素描技法营造光影的物理质感,画面气势雄健有力,展现了冷兵器战场刀刀见血拳拳到肉的震撼,这份速度和力量在传统连环画中很难见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d391a3325eda165c19ad23fd203d18.jpg)
《两路突围》施大畏绘画
方杰冲锋,猛然中箭,将落未落的瞬间,人马的姿态都充满张力,画家得有无比扎实的基本功和巧妙的构思才能实现。读来极为过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8f4f8cdd9fa80554cd4b776d2ce52a5.jpg)
《强渡汉水》崔君沛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9f2d33fe076662b3084c7dc171e7a1.jpg)
《谷城会献》徐有武绘画
比起施大畏、崔君沛擅长的武戏,徐有武的文戏也很有看头,也更清隽轮廓分明,室内静态和战场动态不可盲目套用相同技法。罗希贤擅长群像,百人百态,他的《智取张家寨》《尚炯访金星》也很出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39928bb87a584d61f418afee53fe49.jpg)
《尚炯访金星》罗希贤绘画
前15本讲述1-2卷小说故事,总体质量上乘。可是小说第三卷1981年才发行,此时连环画市场已经慢慢走下坡路,于是后12本开始跑马,水平下降很多,主要靠崔君沛勉力支撑,最后完成的《慧梅之死》《袁时中叛变》都未能出版。直到2001年上美出精品百种,才将27册完整呈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acac717e3abfa7e99b66f0848fac03.jpg)
《袁时中叛变》方瑶民、方磊绘画
《袁时中叛变》采用的是类似明清木刻版画风格,和整套书格格不入,饱受诟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eeb6c6e61456c40814d85e56aa9b6e.jpg)
2001年精品百种李自成首次再版
上美李自成再版经历了精百平装,古籍大精,制作都不理想。连海拾贝系列出过两本方瑶民的分册,画质极好,但品种不全。
上月上美社已出版3本大精,还有5本计划也会本月和大家见面,很多连迷已经伸长脖颈嗷嗷待哺。
四、辽宁美术出版社《李自成》出版时间:1978年9月-1982年9月
绘画者:辛宽良、朱光玉、冯远等8人
剧情涵盖:小说1-2卷
册数/图数:12册/1838图
艺术评分:8.6分
辽美李自成,社内美编辛宽良是绝对的主力。全部的封面、人物绣像和5本内页都是他一个人完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73c1a6e05496e89b5ce0e4b5aa6b6a.jpg)
辽美李自成封面全
辛宽良不愧为色彩管理大师,封面有中景和特写,多种彩色明艳大气,书名字体颜色和主体画面都做了合理搭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84f01d509d032caf6c51fac774da0d.jpg)
01辛宽良绘画
辛宽良,我已介绍太多次,他是辽美彩绘西游的主笔,80年代辽美连环画绚烂的封面主要靠他一支笔撑起来。他的连环画作品不多,这套李自成算是他仅有参与的大规模套书,从人物造型看得出,还是具有装饰意味的表达,略带可爱,而不是严肃板正的,很适合孩子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255b426c5a6b66e60e4f86edcdb3cf3.jpg)
01辛宽良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4826e8c9010e35c8bae1c5aae59426.jpg)
03冯远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b7ba9d834d5e134c04f2a00299bd25.jpg)
03冯远绘画
冯远用麻袋片沾了墨汁,渲染出渐变效果,这不是毛笔可以做到的。那时候画家作画,很会动脑在材料上创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bfeeed368ac32cad3720de5b3265d3.jpg)
05李林祥绘画
辽美李自成很符合东北画派的那种粗犷雄健的格调,黑白色块对比强烈,追求一种狂野气息,这种风格和李自成主题契合,且又有别于上美版的精致光影表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c96b78571e9654c8d7ec7b719c1145.jpg)
06郭德福绘画
郭德福的白描和整套书略有不搭,如果把许勇、顾莲塘纳入就好了,可是他们去为天津社的李自成服务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5cfd1c45112f886951d5690c7cfa0e.jpg)
12辛宽良绘画(洛阳白马寺)
辛宽良先生曾说社里也安排了他们去实地采风,他很注意当地风物,后来将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都纳入到李自成军队的场景中,这也是一种看点——跟着闯王游洛阳。他还有很多心得,以后在单独辽美篇赏析中给大家分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3740d96564110d5ee3a472f0287ac8e.jpg)
12辛宽良绘画(洛阳龙门石窟)
1997年,辽美社再版平装本,以纸盒、塑料盒包装,2010年又推出竹皮大精,市场反响平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7bb4a0bbdeb16db53a9650f3306889.jpg)
2018年徐文峰组织的再版大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18年,徐文峰将原朱光玉画的第4、11册拆成三本大精,原稿印刷,还送原稿复制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2ce17aa4d4de59214a9d53f34f0a0d7.jpg)
再版朱光玉绘画《再举义旗》原稿印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6ec34863c4321c2254899a828bc839.jpg)
《襄阳之战》傅军绘画
辽美还有一套《襄阳之战》稿子后来被陕西社拿去再版了,傅军绘画,看画风和内容当初也该是套书计划内的,没出成。这本襄阳战场主角是张献忠,封面却印了李自成,有“张冠李戴”之误。
五、山东人民出版社《李自成故事选》出版时间:1979年4月-1983年12月
绘画者:周申、项维仁、毕群生等9人
剧情涵盖:小说1-3卷
册数/图数:13册/1506图
艺术评分:8.6分
山东李自成,受到较多关注还是因为它印量小,物以稀为贵,尤其是最后出的《鏖战开封》。它也涵盖了1-3卷,作为故事选,情节连贯性不太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935cbc937f55134b0b671d2a4a829f.jpg)
山东版李自成封面全
山东版前五册封面很有特色,用了线装书底纹设计,将白描阴线或阳线刻在上面,古色古香。后面8本用了当时社内聊斋的封面设计,多有战马出镜,色彩也颇为生动艳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d9caaf17d33c97a12178f630379009b.jpg)
《卢象升抗清》项维仁绘画
山东李自成由省内名家项维仁、周申主笔,整体采用的是连迷最喜闻乐见的铁线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e4277c077caa294a5300a9556d6a2d.jpg)
《卢象升抗清》项维仁绘画
这部项维仁1979年创作的《卢象升抗清》,线条工整细腻、饱满均匀,格调清雅明快,富有装饰美感,同时期另有名作《唐太宗》《掘地见母》等,代表了他个人连环画创作巅峰。(1980年前后产出的都是精粮,连迷们是不是察觉规律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b19a2c3c61d9650543eda49f11f0df3.jpg)
《潼关大战》周申绘画
相较之下,周申的画面更讲究疏密排布,比如通过衣纹、盔甲线条密度来显出画面的重量,人物身形轮廓也多有棱角,不似项老那般圆润饱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dceed1fbf08be1c82d989302b59cdc.jpg)
《义送摇旗》毕群生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88578d0f736e03b9c239ed7694823bf.jpg)
《夜访谷城》王福增,黄恩涛绘画
毕群生、王福增等人画得也不错,基本还是靠向周申那个路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406be0cf29517cafbc3fe432ab2616.jpg)
《女将慧梅》黄山绘画
黄山,应该是崔君沛的笔名,风格一看便知是他后期潦草跑马的,和整套山东李自成不太契合。
山东版基本以纯白描为主,比那些黑漆漆乱糟糟的焦墨、黑白对比画法更直观清晰,很多连迷还是更挺这版。九轩再版过小精,但线条是修图的,神韵大减,用来收藏有些鸡肋。
六、陕西人民出版社《李自成》出版时间:1979年6月-1983年9月
绘画者:张义潜、钱运选、李世南、梅凯等7人
剧情涵盖:小说1-2卷
册数/图数:6册/884图
艺术评分:8.7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f190002ce932996a39e88e194feac3.jpg)
陕西版李自成
陕西是李自成的老家,可是陕西社力量不足,拖拖拉拉到1979年才组织起套书,最后还断尾,只出有1-5和8。封面设计用了蓝色闯王旗,画框的水墨人物画得尚可,但不出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4120145d7982d17996d03839c9f3444.jpg)
《京郊之战》张义潜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9bc537ec794ba83f7114fea1acadf2.jpg)
《京郊之战》张义潜绘画
陕西李自成通篇水墨风格,独树一帜。张义潜先生总体领衔,他毕业于鲁美,是西安美院创始人,美术教育家,自幼天赋卓然,西洋画和国画都精通,整套书他画得最好,当然他的画里面还包含了西画的光影,不是单纯的中式水墨。这本《京郊之战》和上美的《清兵入塞》都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比绘画二等奖,可谓一时瑜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da5d3511d24a6f124a610242da58fc.jpg)
《南原突围》李世南、梅凯绘画
李世南、梅凯的就偏纯正的传统水墨了,战场动势非常骇人。我原本觉得陕版水墨湿笔更适合江湖渺远,难以更好表达铁骨铮铮、所向披靡的战场,可是他们也做到了,而且笔墨的浓淡干湿,虚虚实实变化层次感很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20306b0b6082e8b60f0ed17cbf57e0.jpg)
《商洛整军》钱运选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5d8be4b201c056d52c27e0377bba6b.jpg)
《石门平叛》梅凯
陕版套书断尾后,1985年陕西社又推出一本彩绘李自成题材《慧梅之死》,32开,也是张义潜画的,更写实的水彩风格,和之前蓝皮的六本无法凑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414cbe81df96fba676b6f5616fa30c9.jpg)
32开彩绘本《慧梅之死》
安徽人民出版社《李自成》(不成套)出版时间:1978年-1980年
绘画者:汪家龄、葛志仁
册数/图数:3册/372图
艺术评分:8.6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4ae1ac7cd9ec0582b7c05b1a3a81ba.jpg)
安徽版三本李自成
安徽版李自成前后只出三本,数量太少且封面设计不统一,不算套书。汪家龄、葛志仁画的,和他们的安徽《岳传》类似,线条混合墨块,铁画银钩,功力不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0a47e29c50300497551cbba7a0ddd7.jpg)
《闯王平叛》汪家龄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594ec74218802f0b1a76d2f8b688430.jpg)
《高夫人东征》汪家龄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9446d8838cbb9e41564ed7935d20fa.jpg)
《高夫人东征》汪家龄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a9e801bc61c2d56c46bd2b21c48575.jpg)
《破襄阳》葛志仁
《高》《破》两册和上美版风格挺契合。
连环画报《李自成》中短篇(不成套)出版时间:1978年-1979年
绘画者:冯远、施大畏、徐有武、戴敦邦等
册数/图数:5篇/269图
艺术评分:8.5分
连环画报也刊登过五篇李自成故事,单篇平均五六十页,冯远、施大畏、戴敦邦等名家荟萃,艺术成分很高,受限于印刷品质,又没单行出版,不太有人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39acadd7a21532ee892cbe0db91e64c.jpg)
《联张再起》施大畏、韩硕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9e45c1db943361fe733db71e2b19a54.jpg)
《斩叛徒》冯远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c858256489c9eedabe3b507b8d361bf.jpg)
《智取张家寨》戴敦邦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05de9e13c2dfd38cc909bf07e2b98d.jpg)
《义送摇旗》徐有武绘画
连海拾贝出版《义送摇旗》,很多连迷纳闷这是上美版的吗?其实是连环画报刊登的短篇,徐有武给上美和连环画报都供稿过,同时期画风和上美的《石门平叛》很相近。
李自成单行本除了上述六社套书,还有一些李自成单行本,比如人美、浙江、吉林的一些,这些基本和小说情节无关,只是描绘历史人物或民间传说,我贴出部分,供参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e710c364bf971e2abd585d9f261e9b.jpg)
50年代出版的李自成题材,与小说无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5ad3c3717ba3b608ddcfa082297302.jpg)
70年代,李自成化身正义斗士,战儒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d5b31a41a31fbc2448c6c6a1a18fc3.jpg)
人美、浙江等社出版的李自成题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dcac34c6c53ff27a16a7087c6d15050.jpg)
李自成年画
李自成年画也不少,本期内不作赘述。
补全残书——九轩补绘《李自成》九轩公司不仅再版了山东版,还组织人员将小说四五卷剧情补足,共20册,2018年出版,整体风格都是白描。
九轩李自成绘画水平不如当年的名家,但各社老版最多涉及到小说第三卷,九轩能将四五卷补足也是大功一件。主要参与的画家有李明、仲伟为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64e67373150584822c92a766496d89.jpg)
九轩《李自成》四五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79741d12dc0114ee9be6553be26f45a.jpg)
《火并罗汝才》仲伟为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e2ae0ee56aad7fba2652451f9d309e.jpg)
《兵临北京》李明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9870ef088492f03b412627b9fccc58.jpg)
《崇祯之死》甘海琪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743c9dc2f681b5699fc2512025ddb0.jpg)
《兵败山海关》贾志鹏绘画
现代原创画家多喜欢学上美三国风格,并不专为接续山东版李自成,不妨视作独立的一部书,旨在补完小说剧情。
写在最后《李自成》是杰出的历史小说,围绕它所编绘的连环画,套书总计超过70册,画稿超过万张,是一座极为壮丽的艺术宝库!
1976年后,画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禁锢,正欲有所突破,他们去实地采风,开创性地用了很多焦墨、水墨、黑白对比、素描等画法来塑造人物、营造氛围。这也使得各版李自成连环画显得雄奇大气,风云变幻,激荡人心。几个版本难以评定高下,各有千秋。
诸位画家在前期都格外认真,到了1982年后都呈明显颓势,《李自成》连环画的先盛后衰见证了整个连坛的变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0b3ef280aa7e04c7320d474c4b4a08.jpg)
六版《李自成》集合
80年代印刷差,连迷觉得这书黑糊糊、乱糟糟,无美感。本身李自成故事也远不如四大名著脍炙人口,于是常遭冷落。
前两年连海拾贝率先将方瑶民、徐有武的作品原稿精印推给世人,包括今年10月上美版三大精面世,大家才发现,原来那些佳作被耽误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f134c0e45d500f56d1a3a5fce4fbd5.jpg)
连海拾贝再版《玛瑙鏖兵》原稿魅力尽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5d319b4f102ffc0080df27b04b099c.jpg)
火热的李自成龙头三大精
越来越多的连迷能够去欣赏施大畏、冯远、方瑶民那样的画,而不是只抱着老三国一支独木,这是审美的进步,令人欣慰。如有更多稿件能找到,实现再版,是连坛幸事,这些原作原貌也可以给今天的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启发。
非常感谢连友武林人老兄的资料帮助,我参考了他的《李自成连环画面面观》长帖,受益匪浅。
本次盘点就到这里,小歪整理码字不易,还请读者朋友帮忙点赞和转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