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辽宁美术捧出大精如同爆豆,天津美术出版社也按捺不住,这不上个月有聊斋和三十六计匆匆上马,连迷吹胡子瞪眼,议论纷纷。这个月又有两本《东海人鱼》和《小游击队员柳小猛》,大家就犹犹豫豫,生怕摸不着脉踩坑,那么小歪来帮大家探探路。
《东海人鱼》和《柳小猛》都是董洪元的作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c4c247a2d92216a011bcbca53d937f1.jpg)
天津社新书
董洪元(1926-)生于上海,曾在人美和上美社工作,擅长钢笔连环画,题材多为外国、儿童类故事,代表作有《高尔基三部曲》。董先生的作品再版种类并不多,并没有令人失望的,这次天津美术掏出的也是他的精品。
《东海人鱼》《东海人鱼》是连坛名作。连环画常由字书改编而得,这本也不例外,1959年,胡野檎、黄宗江编写的民间故事书出版,当时东北名家王弘力给配的插图。
故事概要:龙宫太子霸占女孩彩萍,将她变作人鱼。青年金珠子倾心爱慕,为了救她,历经磨难,耗费一生去采集蚌乳和花露,这份执着令人动容,可是,待她恢复人身,他已白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abd5da080766f95d56d539153a0253.jpg)
1959年《东海人鱼》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封面应该也是王弘力画的,总体水平感觉比董洪元的连环画版还更胜一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e92a4619ddc6f92529b7037dbd8c24.jpg)
1959年故事插图,王弘力绘画
王弘力这套插图也是佳作,可是后来他孙女出的插图集里用的是修图,未能见识到原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a954007afa5e9876d99200cb0baaac.jpg)
1961年天津少年儿童出版社
1961年天津少儿社出版连环画,董洪元绘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a6f64451f6c97f8982b66c9ef539ac1.jpg)
1979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吻鸽以后,1979年,天津美术社再版,封面基本没有变化,这本流传度就比较广了。可能因为换了社名,还是按一版一印。我们只需知道,这套稿子早在60年代初就画好了。
这次大精导读页注明本书1973年初版,不知依据是哪里来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2e066eeeea634208576aaf47cb9866b.jpg)
2024年大精外封面
我们来看大精,封面金珠子怀抱着人鱼姑娘,那个被附魔的铁钎(打洞的工具)发出光芒,整个东海水晶宫震动。精度足够,色彩有些暗沉,基本可以断定是原稿制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1325ac5ba105da1bcec12e8343bb0f.jpg)
外封面局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42320e3ebd93141256662d6acc0f6c.jpg)
内封面
内封是绢丝,这个书从内而外看就像是九轩公司做的,画质、版式、工艺都是九轩的规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3c4c73026de24172cbc98b36c2d6ab.jpg)
扉页的设计已经形成规律,都是左图,右书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cb2ccac2d13180de64386ed11587a7.jpg)
《人鱼》这本书的特点就是画幅形状多变,有时候时方时圆,时长时短,读起来妙趣横生。此前的老版都是用了黑线边框,有的甚至是双层,大精将边框统统去除,只以伪四色填充,清爽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图框设计的美感,这一点见仁见智,倒不能作为大精的缺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172da6d4884d938ac6fbdf5cd9a16b.jpg)
董洪元用白描为人物定型,但也用了很多疏密变化的点线面,以此装饰水晶宫美妙的景致,还有一荡一荡的水波。
不过和他惯用的外国题材钢笔复线画法很不同,这里还是根据民间故事调整了画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3b1b95cbcc0de144a88de1298bfe5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21a3d21855e36afcd5ecff3f6292f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da4c8b192d539f2bb8f5c4e8c5015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7881e33bfa5e381d44429e6fb80c7c.jpg)
除了白描,还有明暗对比画法,大量的黑夜场景拿黑色做底,显得月光皎洁,大地上的人物景物也变得更清晰动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694efa9c6e7d8a75219b4d5fb3364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05cb5b49c698e93ada4c98c7690fa2.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9b45baaf743c65c2cec1a8e086355e.jpg)
董洪元人物画神态逼真,我们看人鱼姑娘的衣袖都用了小点连缀,正是为了显出衣衫轻盈透薄,这样才有仙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3cd670130cf61355a801a277bfb61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d805edb5339f45d232be9794119ac2.jpg)
本作中人物形象也不少,塑造了一个瑰丽奇幻的龙宫,除了我们熟悉的虾兵蟹将,还有手持方天画戟的鲎将,这位可不常见。我喜欢看那群海鲜配角,反而主角塑造得像是歌名斗士不好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05d99499a0c126f1cde1fb215a761c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0c5bf38932a67dbeec4b7314e7d136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4521d740174d47026cd30830e3b4ef.jpg)
龟丞相也是重要角色,利爪尖锐,老奸巨猾的模样,肯定一肚子坏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b7012d1893dd597acf9dde8f5321e0.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0d9a84d46a79241f07f376f4f7b65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015b8fb8bf706fec07f93758629e9e.jpg)
董洪元景物也毫不含糊,满地植物细节满满,丝毫不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af13fc21a79f15e5e1070c26520c3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2b817894999419258a1121c10a0c5b.jpg)
金珠子为了采集蚌乳和花蜜耗尽一生,故事季节变化,场景从渔村、海底、礁石滩、丛林等切换,精彩过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6889761d53d8c8d53a1bb1112322a7.jpg)
二人几十年后相见,泪眼婆娑。
这本大精号称有原稿,我细看精度没有问题,比聊斋要好不少。要么是有原稿但制作工艺不是特别高,要么是用的早期的电分稿,不用管什么情况,肉眼看没有明显的模糊和锯齿,值得入手。
《小游击队员柳小猛》再来说《柳小猛》,年中上过一本《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都属于天津红孩子故事集系列。
这种歌名题材我不太感兴趣的,就简述一下。
故事概要:聪明勇敢的柳小猛经过一番冒险,拿住伪保长,捉出了游击队的内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b858b41f0d67c5abe9f75503a4e490.jpg)
1966年天津美术出版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025e64d79c2027fc44815599488a92.jpg)
1972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这本书初版是1966年,根据大精版注释,本世纪再版过的《柳小猛》都用了初版,但初版画稿保存不太好。我看50开平装画质确实很一般,这次大精用了1972版画面为主,这就和初版会有10多页不同,同时收录了所有封面。简而言之,画质会提升不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b5e6c567daec2cf3381b4250d3547f.jpg)
外封面
原版画面是缩小在图框中,画得简单情有可原,但是大精把图放特别大,看起来很单调,尤其是保长的脑袋和手掌粗糙,难以想象这居然是原稿做的。这个封面还是在董福章原作基础上修改了眼神朝向,同时大精使用的书名字体敷衍草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6f714b9ceabb4320bf2bbca95ca576.jpg)
外封局部:眼神发生转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3ce2e47e3b0d337d23eae56e23ce22.jpg)
绢丝内封
内封用的是1972年的封面,也不好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c08e6b54bc4bda46dc6d775efb56cf.jpg)
绢丝内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f4d645df06a7e1a74cc5b4dd72767d.jpg)
扉页版式有变化,不再左右结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1abe72c574ef3acc426f8adae98a56.jpg)
《柳小猛》的画质要略微强于《人鱼》,两本书从印刷品质来说都是值得入手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39d52bee9e4650cb254e8b5da1458a.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c71a2d066853a34bde158842b13e1b.jpg)
单看这本内页画风,我实在判断不出这是董洪元画的,就是大量的丛林植物描绘,人物线条娴熟自然,算得上好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c6bf2f5b0731aafbd130f668cb32fc1.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257f519c65918103a7a83c14387b1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d1e985d7097db6b36a9a714efedb2c0.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271045c4263e4fd899292ffa7b8e7a.jpg)
红孩子故事集是天津社60年代的系列套书,原本约13本,统一按照红底装帧,天津社有意将之陆续出版大精,并将更多优质原稿资源纳入这个体系,除了《柳小猛》,此前就已经出过《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闪闪的红星》《战地红缨》大精,喜欢歌名题材的朋友可以多留意。
而《东海人鱼》是天津古典连环画系列第一本,印刷过关,绘画精美,也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2d753fc7f59a61d7fabff8f634e796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