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第17章:创建第二套“奇石形式”(下)8

石道聊文化 2024-10-03 15:00:32

第五节 创建“奇石意象形式”

二、如何创建“奇石意象形式”?

显然,与创建“奇石具象形式”,需要“生活审美意识”不同。同时,与创建“奇石抽象形式”,需要“艺术审美意识”还不同,我们在创建“奇石意象形式”时,需要的是“自然审美意识”。

这里的“自然审美意识”,它指的是在感受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时,特别是感受自然山水的感性形式之美时,人与其中蕴含着的生命气息相互交流,从而形成的那种与之浑然合一的意识。

笔者认为,根据“自然审美意识”,我们可以创建两个类型的“奇石具象形式”:一个类型是“人格化的‘奇石意象形式’”,另一个类型是“人性化的‘奇石意象形式’”。

1.根据“自然审美意识”,创建“人格化的‘奇石意象形式’”。

这里的“人格”,它指的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人格”是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格有八种类型,即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当然,中外学者关于“人格”类型的划分也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这里的“人格化”,它指的就是玩石人对山水形状的“奇石意象形式”赋予人的特征,从而使它们也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多是运用“替补”的策略。

说到“替补”这一概念,它最早出现在卢梭的《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卢梭认为,写作作为意义的载体,作为言语的替补性驻留,它既是对一个已经完整表达的统一体的追加,又是对某种不足的补充;更何况,写作作为“痕迹”,它总意味着意义的缺席和主体的不在场,写作所形成的文本总是落入他者之手,永远回不到作者-主体的手中,并在其流传中不断自我增补。同样,在对于“奇石意象形式”之欣赏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人格化的‘奇石意象形式’”之欣赏来说,比如灵璧莲花石《小独秀》,

图17-12 《小独秀》 灵璧莲花石 吕耀文 藏

(见图(17-12),比如长江牧羊石《寄啸山庄图》、长江油画石《日照香炉生紫烟》,即使是同一个玩石人,随着时间的流失,或者随着情境的改变,或者随着认识的深入,他们的情感是外射的。因此,他们特别喜欢利用这样的奇石形式等来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个性、气质、思想、精神风貌等目的,使之成为自我的化身、精神的化身。随之,他们对于“人格化的‘奇石意象形式’”的“自然审美意识”也处于不断地增补过程中。

于是,根据这些“自然审美意识”,那些被创建的“人格化的‘奇石意象形式’”,从其形状来说,它们多是纵向、立式的,比如灵璧莲花石 《小独秀》 其高度一般是其长度或厚度的三倍以上。同时,该类型的“人格化的‘奇石意象形式’”,它们的形体多具有瘦、皱、悬、倒挂等特征。

由此可见,在欣赏该类型的“奇石意象形式”的过程中,玩石人常常以“我”之神,即主体精神、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在想象或幻想中打开一个虚幻的审美天地,实现“神与石游”。

《石道》(1-4卷)203

0 阅读:3
石道聊文化

石道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