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副镇长是最难干副科

拾光酒馆 2024-10-21 14:01:34

在县级公务员体制机制下,副镇长这一职位常被视为最难干的副科级干部。在乡镇工作十多个年头,历经副职与主要领导岗位,带过七位副镇长的我,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今天,就让我们从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副镇长为何如此难干。

一、上挤:县直部门的层层压力

在文件中,北县向来将 “各乡镇政府、县直各部门” 并列提及,理论上二者级别相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乡镇地位更高。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县直部门从未真正将乡镇政府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名义上,局机关负责指导乡镇领域内业务;实际上,他们却将自己视为乡镇政府的上级。究其原因,县直部门牢牢掌握着资源分配和绩效考核这两个关乎乡镇命运的 “命门”。

以交通局为例,省市拨付到县交通局 8000 万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这笔资金对于庞大的农村道路需求而言,可谓杯水车薪。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哪个乡镇能获得资金支持、能分配到多少里程,除了客观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局领导的主观好恶。再如林草局,掌握着乡镇绩效考核的 50 分,其中部分指标难以量化,这就使得与局领导的亲疏远近直接决定了乡镇的排名。正所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局长的态度一旦有所偏向,下面的工作人员便狐假虎威。北县人居环境办更是规定,主任(副科)下乡检查卫生要由一名主要领导陪同,干事下乡检查卫生要由分管副镇长陪同。如此一来,副镇长作为乡镇工作的中流砥柱,自然承受着来自县直部门最多的压榨。在县直副科面前,副镇长常常处于被拿捏的被动地位。

二、中阻:副职与中层的矛盾困境

如今的乡镇干部队伍,年龄断层严重。年长的同志多已五十多岁,他们习惯于老思维、老办法开展工作。他们不擅长使用电脑办公,对微信接收信息也感到不适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变得越来越求稳,不想承担任何有责任的工作,一心只盼着稳定退休。而新入职的年轻干部,虽有热血和冲劲,却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在防汛抢险中,他们在后面拍照;护林防火时,他们在路口发呆;面对群体事件,他们更是不知如何应对。

为数不多的 45 岁左右干部成为机关的中坚力量,但他们也是怨气最重的群体。以我担任副镇长期间的经历为例,我分管工业、交通、农业。工业办主任声称不会打字,最后逼着写材料只给我一页手写的 A4 纸;农业站长态度倒是不错,可交上来的材料竟是复制粘贴的,连 “山东省” 三个字都未删除;交通助理的爱人是人大主席,这位老哥直接说:“你就别难为你嫂子了,下班请你喝酒。” 他们写的材料我一个字都没法用,最后还得自己动手。副镇长的工作本应是将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传达给中层,指导分管组站完成任务。然而,镇长把工作安排给副镇长后,副镇长能否协调好让组站去干充满不确定性,安排不下去就只能自己亲力亲为。这种累心又无力的感觉,以及指挥不动老油条的无奈,是副镇长们的普遍感受。

三、下压:直面农村复杂问题

村干部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群众工作方面比基层干部更有经验。他们既是群众的代言人,又是政府的执行者。一个村两委班子通常只有五六个人,却要负责镇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他们心中有杆秤,会评估副镇长的分量,并有着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对于他们认为不重要、形式主义或没有意义的工作,他们会采取拖、瞒、造假等手段。在气头上时,他们甚至会直接与副镇长拍桌子、唱反调。镇干部面对这些老江湖般的村干部,常常感到无可奈何。

副镇长还需处理最为复杂、敏感的群众问题。在我分管民政工作期间,曾拿掉一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有一对夫妻搀着自家老父亲来到我的办公室,吵闹着指责民政办不干人事。当讲道理说不过我时,老头往地上一躺开始打滚,孝子则后退几步开始拍视频,一边拍一边叫嚷:“大伙都看看啊,这就是镇政府,欺负咱们老百姓。” 幸好我办公室装了摄像头,否则这脏水泼在身上真是难以洗清。副镇长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麻烦远比这个故事复杂得多。要想当好副镇长,必须学政策、懂法律,敢于较真碰硬,学会保护自己。

相信我,没有谁比基层干部更痛恨形式主义。拆除违建、清退低保,是职责所在;搭桥修路、绿化村屯,是民生实事。但谁也不愿意没完没了地开会,不愿意填表拍照做档案,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字体格式等雕花细节上。在乡镇,能够提拔为副镇长的往往是那些有责任心、肯吃苦、懂业务的扶贫办主任;是既能抓基层党建,又能写汇报材料的组织干事;是能应对各种集体事件、敢啃硬骨头的综治专员;是能冲锋陷阵、拆除私搭乱建的村建助理;是能协调各方、服务机关的综合办主任;是能管住口袋、开源节流的财政所长。他们要有肯吃苦的态度、干业务的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力。主官位高权重压力大,中层人微言轻不担责。而副镇长呢,个中滋味,只能自己细细品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