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婚不仅底层架构需要重组,而且上层建筑照样需要重整,既是大动干戈,又是釜底抽薪,既然老年人再婚已经过时了,也就要顺水推舟,顺势而为。
一、合租网友留言:我上了年纪,自从老伴走后,我就过上了独居的生活。虽然独居生活可圈可点,但不是长久之计。为此我就联络亲朋好友当中独居的老年群体,出去合租两居室或者三居室,倘若合得来就一如既往,倘若合不来就好聚好散,直至寻找到固定以及稳定的合租对象为止。点评:合租不会掺和家庭以及家事,合租的房子就是养老的聚集地,在同一屋檐下互帮互助,经济方面会明算账,相互各取所需,互相截长补短。
二、化零为整网友留言:我在的社区里面,居委会把有养老需求的老人整合起来,除了集资开办社区食堂以外,我们小区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会相互走动,既会在线下走动,又会在线下走动。以前分散养老的老年人已经成为团体,在社区的统筹下实现纵向关照,我和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之间各自实现了横向照应。点评:养老单枪匹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众人拾柴才会火焰高,抱团取暖才能利益最大化,散兵游勇远远没有整齐划一的军队有战斗力。老年人虽然势单力薄,但是好比如筷子,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却坚不可摧。
三、有名无实网友留言:我就是想寻找相互照应的老伴,然而再婚就会涉及多种多样的方面,既棘手,又杂乱。最起码双方会怀疑彼此动机不纯,儿女更害怕既得利益遭受侵蚀,再婚往往会有始无终。因此我跟重新寻找的老伴没有领结婚证,虽然有夫妻之名,但是并没有夫妻之实。没有惦记生前财产的羁绊,没有算计身后遗产的掣肘,谁都不会把谁当成免费的饭票,谁又都不会把谁当成免费的保姆。点评:纯粹的搭伙可遇而不可求,双方跟彼此提供对等交换的价值,合作的时间长短,能不能继续合作下去,取决于交换的价值可持续性。船小好调头,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不能为了繁文缛节就错失搭伙养老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