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读懂《掌控习惯》

琉璃翻书声 2025-02-18 04:55:18

你是不是总立志培养好习惯,可坚持没几天就放弃了?比如下定决心坚持跑步,没过多久就把跑鞋扔一边了。

我长期坚持跑步,有次和朋友聊天,她很困惑,跑三五公里对她不难,可就是坚持不下去。她只关注跑步本身,没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是日复一日地坚持。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跑步和阅读、写作一样,不是做不到,难的是养成并坚守习惯。

那么,如何成功培养一个习惯呢?《掌控习惯》这本书或许能解答。作者詹姆斯・克利尔通过科学研究和丰富实践,剖析了习惯形成的底层逻辑,阐释了背后的科学原理,给出了实用的行动策略。

习惯的底层逻辑

什么是习惯?不用经过动脑就可以直接去做的事。比如刷牙、洗脸。

它的特点是什么?重复。

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大脑不需要额外要素参考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出行为。习惯的最终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精力和努力来解决问题。

它的难点是什么?重复。

重复是靠时间的,长时间重复做,才会得到自动化的结果。所以很多人能吃到时间的复利,是因为他们长时间坚持重复做,才会实现。

它的突破点是什么?重复。

正是因为重复,也会让习惯的养成更加容易做到,你只需要做一次对的选择,接下来就是不断地重复它就好了。

而我们的日常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微不足道,不断重复,日积月累,铸就了属于我们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轨迹。

习惯对人生的深远影响

习惯微不足道,但正是这微不足道使其成为我们命运背后的无形的手,悄然左右着我们的成长轨迹、生活品质以及职业发展。

简单说,习惯来自于你长期的自动选择行为,这又会形成你习惯性的模式,继而再次做出选择时,又会影响下一次选择。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读书改变的是我们的认知,你只是知道却不做、或者做不到、或者只做个一两次,生活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所以,要知行合一,读书之后有了新的认知,要跟上相应的新的行为,不断重复新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才能改变这个方面的选择方向,继而改变我们的人生。

习惯形成的四步法

习惯反馈回路包括四个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

了解习惯这四个方面的好恶,我们便可以直接定制行为转变的要素:

(1)让它显而易见;

(2)让它有吸引力;

(3)让它简便易行;

(4)让它令人愉悦。

1、提示,触发习惯的开关

比如,手机闪烁消息提醒,会触发我们看手机的行为……闹钟的声响,会提示我们开启洗漱、穿衣等晨起流程……

干货:习惯积分表,细致地记录所有日常行为,分辨出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比如,早上醒来玩手机,减分,睡前阅读,加分等。

2、渴求,习惯背后的动力

渴求往往不是对行为,而是对其带来的状态变化的向往。

比如,收获愉悦体验时,它便刺激分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等,渴求被点燃,便能驱使我们重复该行为。

干货:习惯叠加。把有难度的行为和容易的、轻松愉快的习惯进行叠加绑定。比如,喜欢追剧的人可以每读完一章书,便允许自己看一集电视剧。

3、反应,付诸实践的行动

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执行,是我们在接收到提示、内心涌起渴求之后,身体与思维协同发力,付诸实践的具体行动。

干货:两分钟规则。秘诀是分解习惯流程,只留开头2分钟。比如,想培养阅读习惯,就给自己立个“打开书读一行”的目标,想培养跑步的习惯,就给自己立一个“换上跑步鞋、跑步服”的目标。

4、奖励,是强化是关键

奖励,赋予整个过程以意义与价值。它以愉悦感满足感回馈行动者,让其沉浸于收获的喜悦之中,进而在大脑深处铭刻习惯与美好体验紧密相连的印记。

这个印记,就是再次触发行为习惯的锚点。

要注意的是,即时满足相比延迟奖励更加重要。

如何让习惯更有吸引力

吸引力是习惯养成的核心要素之一,只有当习惯能够激发我们的兴趣和渴望时,我们才更有可能坚持执行。

1、将习惯与积极感受关联

原理:习惯的吸引力来自于它带来的愉悦感或满足感。通过将习惯与积极的情绪或奖励联系起来,可以增强其吸引力。

方法:在执行习惯后,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完成一项任务后,允许自己看一集喜欢的剧,或者享受一杯喜欢的饮料。比如用小小仪式感来庆祝一项任务完成,可以是称赞自己,可以是分享喜悦等。

2、利用诱惑捆绑策略

原理:将想养成的习惯与一件你本来就喜欢的事情结合起来,从而让习惯变得更有吸引力。

方法:比如,学习枯燥乏味,而如果你喜欢听音乐,那就规定自己只在学习时听音乐,或者学习结束后听15分钟。而如果你喜欢听播客,但想养成跑步的习惯,可以规定自己只能在跑步时听播客。

3、设计明显又诱人的提示

原理:提示是习惯循环的起点,一个明显且诱人的提示可以激发行动。

方法:让提示变得显而易见且令人愉悦。比如,如果你想养成跑步的习惯,可以买一双非常喜欢的跑步鞋,规定自己只在跑步时穿。如果你想养成每天喝水的习惯,可以在桌上放一个漂亮的水杯等。

4、将习惯与身份认同结合

原理:当我们认为某个习惯与自己的身份认同相匹配时,它会变得更有吸引力。

方法:比如,如果你想养成阅读习惯,可以告诉自己,我是个读书达人,这种身份认同会促使自己代入身份进行行动。如果你想养成写作的习惯,可以代入“如果我是个作家,我会怎么做”进行行为选择。

5、利用群体影响社交激励

原理: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不可避免会受到他人的影响。那就把影响变为正向,通过与他人互动,让习惯变得更有吸引力。

方法:加入一个与习惯相关的社群或小组。比如,如果你想养成阅读的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一个读书会,社群定期组织的活动会让你置身事内,会不知不觉受到激励,收获共同成长。

如何让习惯简单易行

人类天性倾向于遵循最省力法则。

大脑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节能机制,会自动选择最小的能量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回报。因此,若行为轻松易行,大脑便更易于接受并推动其重复进行。

6、优化环境,减少阻力

原理:一个令人愉悦的环境可以增加习惯的吸引力。

方法:让执行习惯的环境变得舒适和诱人。比如,如果你想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把书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如果你想养成早起跑步的习惯,可以将运动服放在床边,以便于一起床就能穿上运动服。

7、从小处开始,降低门槛

原理:如果一个习惯看起来过于困难或复杂,它就会失去吸引力。通过降低门槛,可以让习惯更容易开始。

方法:比如,如果想养成运动习惯,可以从只跑5分钟开始,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求自己跑5公里。如果想养成睡前阅读的习惯,那就告诉自己只需每晚睡前翻开书本即可。

8、重复执行,形成自动化

原理:习惯依赖于重复。通过不断重复某个行为,大脑会将其转化为自动化的模式。

方法:每天坚持执行,即使是小规模的行动。例如,如果你想养成阅读习惯,可以每天只读一段文字,只要持续不断地重复。

如何让习惯更加稳固

让习惯稳固是习惯养成的最终目标,这意味着习惯不再需要依赖意志力,而是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

9、利用习惯叠加

原理:前面提到过,可以将新习惯与已有的稳固习惯绑定,可以借助已有习惯的自动化力量来强化新习惯。

方法:例如,如果你已经有每天早晨喝水的习惯,可以在喝水时吃一颗营养品。这样,新习惯(吃营养品)会更容易被触发和执行。

10、利用复利效应,关注微小改进

原理:习惯的稳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微小的改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

方法:不要追求完美,而是专注于每天进步1%。比如,如果你想养成写作习惯,可以从每天写100字开始,逐渐增加到200字、500字。如果你想养成跑步习惯,可以从每天跑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最终形成稳固的习惯。

11、建立明确的提示和奖励机制

原理:习惯的稳固需要清晰的提示和即时的奖励。提示触发行动,奖励强化行为。

方法:为习惯设计明确的提示(如时间、地点或事件)和奖励(如成就感、小礼物等)。例如,每天下班后(提示)去健身房(行动),完成后奖励自己看一集喜欢的剧(奖励)。

12、关注习惯的长期收益

原理:当我们意识到某个习惯能带来长期的好处时,它会变得更有吸引力。

方法:将习惯与你的长期目标联系起来。例如,如果你想养成写作习惯,可以想象自己未来出版一本书的场景。如果你想养成跑步习惯,可以想象自己参加马拉松长跑的场景。

如何让习惯更有生命力

让习惯更有生命力,意味着让习惯不仅仅是机械化的重复,而是有弹性可调整,充满意义、动力和持续性的行为。

13、应对挫折,保持弹性

原理:习惯并不意味着永远不会失败,而是能够在失败后迅速恢复。

方法:制定应对计划,避免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例如,如果你某天没有完成任务,不要自责,而是告诉自己:“明天我会继续。”如果遇到下雨天,可以将室外跑步调整为室内跳绳等。

14、减少决策疲劳

原理:习惯的形成需要减少对意志力的依赖,而决策会消耗大量意志力。

方法:提前规划习惯的执行方式,减少决策点。例如,健康饮食可以提前准备好一周的食谱和食材,避免每天纠结吃什么,运动可以提前计划好一周的内容,腿部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更替进行。

15、将习惯与价值观和情感意义结合

原理:当习惯与你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一致时,它会变得更有意义和生命力。

方法:问自己:“这个习惯如何帮助我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如果你重视健康,那么每天运动的习惯就会成为你实现健康生活的重要部分。而如果你想养成每天给家人打电话的习惯,可以将其与“珍惜亲情”的情感联系起来。

16、培养内在动机

原理:外在奖励(如金钱或赞美)只能短期激励,而内在动机(如兴趣、好奇心)能让习惯更有生命力。

方法:找到习惯的内在价值。例如,如果你喜欢写作,可以专注于写作带来的表达乐趣,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如果你喜欢跑步,可以专注于跑步带给你健康变化,如果你喜欢读书,可以专注于阅读带给你的认知提升等。

习惯是塑造我们人生的无形力量,而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掌控习惯》不仅是一本关于习惯养成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掌控人生的书。

还是那句话,读到好书,有了新的认知,要跟上相应的新的行为,并不断重复,使之成为习惯,才能改变选择方向,继而改变我们的人生。

0 阅读:0
琉璃翻书声

琉璃翻书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