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黄米(散文)

野岩山 2025-03-29 04:58:22

在乡村的记忆深处,碾黄米是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画卷。

那是一座古老的碾坊,坐落在村子的一隅。碾坊的墙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岁月在石头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青苔悄悄地在墙角蔓延,像是大自然为这古老建筑绣上的绿边。屋顶的瓦片参差不齐,有的已经破碎,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线,如同岁月的琴弦。

走进碾坊,中间是那巨大的石碾。石碾的碾盘是一块厚重的圆形石头,纹理粗糙却又坚实无比。碾磙子则像是一个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卧在碾盘上。木架支撑着碾磙子,那木架经过无数次的转动,已经被磨得光滑油亮。

当要碾黄米的时候,村民们便会挑着装满黄米的箩筐来到碾坊。黄米在箩筐里堆积着,颗颗饱满,泛着金黄的光泽,宛如丰收的阳光被凝聚。把黄米倒在碾盘上,那轻微的倾倒声仿佛是黄米们在欢呼着即将开始的旅程。

牛儿被套上了碾绳,它的眼睛里透着温和与顺从。牛倌轻轻吆喝一声,牛儿便开始迈着缓慢而沉稳的步伐绕着碾盘转圈。碾磙子随之缓缓滚动,发出低沉的“咕噜咕噜”声,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黄米在碾磙子的碾压下,渐渐脱去了外皮,米粉从碾盘的缝隙中漏下,在碾坊的地面上堆积成一小堆白色的小山丘。

碾坊里弥漫着黄米的香气,那是一种醇厚而质朴的味道。阳光从门口斜射进来,灰尘在光线中飞舞,像是一群灵动的精灵在为这碾黄米的劳作伴舞。妇女们站在一旁,手中拿着笤帚,不时地将碾盘边缘的黄米扫向中间,她们的动作轻柔而熟练,眼神里充满了对黄米的珍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碾黄米方式渐渐被现代化的机器所取代。电动的碾米机在眨眼间就能将黄米处理好,高效而便捷。那古老的碾坊开始被冷落,石碾上渐渐落满了灰尘。曾经热闹的碾坊如今变得寂静,只有偶尔路过的老人会停下脚步,望着那石碾,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念。

碾黄米,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加工方式,更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村民们的辛勤劳作、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传统的坚守。如今,虽然它渐渐远去,但那石碾转动的声音、黄米的香气和村民们在碾坊里的欢声笑语,却永远留在了乡村的记忆长河之中,成为了一份珍贵的乡愁。

0 阅读:0
野岩山

野岩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