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年,位于青州的东莱郡的官员们遇到了一件棘手事,在刚刚前不久,东莱郡郡政府与青州州政府之间闹出了一些矛盾,需要朝廷进行定夺。
在汉朝,地方官员之间的官司矛盾不看谁占理,也不看谁官大,主要看谁跑得快,正所谓:“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
当时的交通条件有限,朝廷不可能每天就忙着处理千里之外的鸡毛蒜皮,已经下达的命令绝对不会多下第二次,这是铁一般的规矩。
谁要是跑得快,把自己的奏折先行交上去,朝廷就会优先进行处理并下达回复,而后送来的奏折,哪怕再有理,朝廷也不会搭理。
正因如此,东莱黄县县政府与青州州政府之间就不再是打官司了,而是比赛长跑,青州距离洛阳七八百公里,谁跑得快谁就赢。
按道理来讲,东莱黄县少说几万口人,选一个跑得快的并不是难事。
但偏偏青州政府不讲武德,居然先行出发,州里本就家大业大,买得起更好的马,派得起更快的官吏,这样一来,让东莱郡颇为被动。
最终,在苦苦思考一番以后,东莱郡郡守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派太史慈进行追赶。
后人熟知太史慈大概率是因为他吴国大将的身份,但是,此时的太史慈尚且只是东莱郡里的一个“奏曹史”。
太史慈本人在东莱郡算是个奇人:他身长七尺七寸(合现在的1.82米),有着一副极其漂亮的美须髯,虽然出身贫贱,但他热爱读书,且弓马熟练,是一位文武两方面都十分出色的侠士,正因如此,现在的太史慈也成为了郡守唯一的救星。
这一年的太史慈只有21岁,在接到命令以后,他二话没说就带着公文上路了,一路上太史慈昼夜不停,奋力追赶,然而可惜的是,到了洛阳以后,州里的人已经到了,正好在他先他一步,再晚一步对方的折子就要交上去了。
按照常理来讲,太史慈的任务到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失败了。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此时的太史慈并未慌张,反而镇定自若的走到了对方的面前,询问道:“君欲通章邪?”你是来交折子的吗?
对方并不知道太史慈的身份,误以为是朝廷官员,回答道是的。随后太史慈又问:“章安在?”曰:“车上。”
听闻此话,太史慈点了点头:“取来视之。”
对方不知有诈,随后便直接将折子交给了太史慈,拿到折子之后,太史慈二话没说,直接掏出小刀来,咔咔两下,将折子划了个稀乱。
看到这一幕,州吏都吓傻了,但顿时也明白了太史慈的身份,大喊道:“人坏我章”,然而太史慈却一把将其拉到了车上,语重心长的劝说了起来:“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
如果你不把折子交给我,我是没办法搞破坏的,所以说,这起事件你也有责任,真要追究下来,咱们两个都要受罚,所以说,现在别愣着了,咱俩赶紧跑路去吧。
等到州吏冷静过来,略加思考以后,他也认同了太史慈的话,损毁公文是重罪,还不如趁着现在就走,于是立马跟随太史慈逃出城去了。
可等到出城以后,州吏还没想好要去哪路黄巾军,一转头,身边的太史慈就已经不见了。
原来,等到把州吏骗走以后,太史慈第一时间就返回了洛阳城,向朝廷交了自己的折子,并且顺利拿到了批复,州吏彻底被耍了个团团转。
由于太史慈的出色表现,在东莱郡与青州的官司中,东莱郡奇迹般的取得了胜利。
回到家乡以后,太史慈因为这件事情声名鹊起,成为了四方有名的“干吏”,然而可惜的是,这是太史慈政坛之路的开始,却也是结束,由于此事做得太绝,太史慈的行为惹恼了当时州里的官员们,郡再怎么着也只是州的一个下属单位,为了避免在未来被穿小鞋,太史慈只得辞官离乡,逃跑到了辽东避祸。
太史慈在辽东一共待了六年的时间,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这段日子里干了什么事情,大概率还是四处游走,当一个乱世中无依无靠却又自食其力的侠客。
直到公元193年,太史慈才再度见著史书之中。
这一年,太史慈大概是觉得州官已经忘了自己,从辽东回到了青州,令他意外的是,虽然自己未能尽孝,但是自己的母亲过得却十分不赖。
原来,北海相孔融得知了太史慈的义举,对其十分欣赏,经常对太史慈的家里进行接济,使得其老母亲衣食无忧。
得知此时的孔融正在和黄巾军作战,太史慈倒也没说二话,当即决定投奔到了孔融帐下,为其效力。
当时孔融已经被黄巾军将领管亥团团包围,无法出城,但太史慈何等人也?他趁着夜色潜入敌营,趁着贼军包围松懈最终冲进了城内,见到了孔融。
孔融看到太史慈是十分惊讶的,但此时他也没工夫招待太史慈,因为城市已经被围随时有可能被攻破,此时的孔融实在是没有那个心情。
孔融虽然讲仁义,但军事水平是很臭的,以城里的这些残兵弱旅,根本抵挡不住黄巾军的进攻。
太史慈知道孔融的处境,便提出要趁黄巾军阵型不稳趁早偷袭,最不济也要派出使者去找援兵。
对于太史慈的两条建议,孔融均持以悲观态度,孔融虽然敬重太史慈的事迹,但并不相信他的为人,整个城里几万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你凭什么能做到?
太史慈的回答十分巧妙,他说道:“昔日您能够照顾我的母亲,使家母受到恩惠,所以才让我来帮助您,我来到这里,是因为我有自己的本事,就是专门为您化解困难的。现在情势已急,希望您能够信任我。”
看到太史慈的慷慨陈词,原本轻视他的孔融也被感动了,最终,孔融同意太史慈出去,找平原令刘备进行支援。
孔融耽误的这几天里,黄巾军已经把城池彻底包围了,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但太史慈镇定自若,他直接出城,背着两大袋的箭囊,走出城门。
看到有人出城,黄巾军纷纷如临大敌严阵以待,但太史慈没有闯阵,只是在城墙之下立上一个箭靶,当着数千黄巾军的面开始“习射”,等到两袋箭射完了,太史慈便拍拍身子起身回到了城里,结束了自己的“劳军表演”,看得黄巾军面面相觑。
第二天的同一时间,太史慈再度出来习射,刚开始还有人站着,到了后来,或许是实在太无聊,黄巾军们很快就瘫倒了一大片,在地上睡了起来。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太史慈出城已经没有人看了,所有的黄巾军都熟视无睹,没有一个人站起来。
看到这一幕太史慈抓住机会翻身上马,直接朝着黄巾军大营里冲了过去,只用片刻,他便成功冲出黄巾军包围圈。
黄巾军试图阻拦,太史慈又搭弓射箭,嗖嗖几箭干掉了为首的士兵,看到对方入神的箭法,其余的黄巾军再也没有人敢去追赶了,最终目送太史慈逃之夭夭。
几天以后,太史慈搬来了刘备,顺利解了黄巾军之围。
在汉末诸侯中,孔融是眼光最高的一个,对于没有世族背景的那些武官们,向来是看不上眼的。但哪怕如此,这起事件过后,孔融还是给了太史慈很高的评价:“卿吾之少友也。”
太史慈传奇事迹不少,但是他在当时的地位并不算高,属于未逢明主。
而太史慈对此事似乎也不着急,他的一生中,曾经遇到过不少雄主,但都没有选择追随,反而有些随性,走一步看一步。
太史慈曾经投奔过丹杨太守刘繇,从刘繇的口中道出了太史慈的尴尬之处。
在当时,曾经有人钦佩太史慈的才华,劝说刘繇任命他为大将军,与东吴抗衡,结果刘繇却不以为然,只是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
如果我用了太史慈这么一号人,当将军,许子将(三国著名评论家)会笑话我的。
怎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太史慈当时只能算是知名侠客,不能算是知名将领,再加上出身贫寒没有门第背景,堂堂诸侯要是真的拜他为将,那多少有些撑不起脸面。
于是,刘繇只是任命太史慈当一个侦察兵。
虽然遭到了主公的轻视,但太史慈倒没说什么,每天带着一个小兵,在东边侦查,提防东吴。
但没想到有一天,他撞上了以后重量级人物,那就是东吴之主,孙策。
此时孙策大概率也是出来侦查的,在他的身后共有十三从骑,全都是黄盖、韩当这些江表虎臣。
面对如此情景,太史慈却没有丝毫畏惧,他径直走上前去,向孙策发出挑战,要和对方单挑。
孙策号称是小霸王,一辈子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他的武艺自然是不用怀疑的,看到太史慈挑战,孙策饶有兴趣当即应了下来,与其交战。
史书对于这场战争的描写很短:“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
意思是双方在马上作战,孙策先是刺中太史慈的战马,随后摘掉了他挂在脖子后的手戟,而太史慈也顺势夺走了孙策的头盔,双方打了个平手。
一个侦察兵直接把东吴最彪悍的主将打平,这瞬间引起了孙策的兴趣。
后来,后孙策攻打泾县,活捉太史慈,还曾经亲自为其解绑说:“你还记得当年咱们两个人的单挑吗?如果你抓到我,你又会如何处置呢?”
按理来说,太史慈应该服个软,说一些体面话。但太史慈的回答是:“不可知也。”那可说不准,没准就把你卖给主公领赏了。
看到太史慈如此坦诚,孙策瞬间哈哈大笑当场表示:“今后之路,我当与卿共闯。”
至此,太史慈终于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伯乐。
追随孙策的这段日子里,孙策向太史慈给予了无条件的信任,而太史慈也回报以十二分的忠心,君臣关系十分融洽。
后来太史慈前任主公刘繇去世,空留下上万士兵无人接纳,孙策便派熟悉情况的太史慈去收拢残兵。
有人劝孙策,太史慈本就和对方熟络,现如今,一走恐怕就不会回来了。
但孙策却表示:“子义他舍弃了我,还可以投奔谁呢?”非但没有丝毫怀疑,还亲自为其送行,果不其然,没用两个月的时间。太史慈果然带着上万人的大军回来了。
效力于孙策的这段时间,大概是太史慈人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候,孙策从不嫌弃他身份低微,经常会与他一起谈论军事部署,后来他还封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统领一地,对抗刘磐。
刘磐是刘表的从子,素来骁勇善战,在当时经常侵犯东吴领地,但是太史慈来了以后,过几番交手,刘磐自此绝迹,再没有出现。
太史慈后来还追随孙策讨伐麻保贼,当时贼军藏在城楼上,看到孙策到来出言侮辱,听到这里,太史慈二话没说搭弓射箭,一箭正中那个贼人的手腕,将其贯穿钉在了柱子上。
这件事情可做不了假,当时现场足足有上万人围观:“围外万人无不称善”,太史慈为孙策赚足了颜面。
曹操也是十分欣赏太史慈,曾经多次拉拢他,太史慈始终没有回复,对孙策忠心耿耿。因为他明白,只有在孙策的手下,自己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但可惜的是这对君臣最终没有一个好运气,公元200年,孙策去世,享年26岁。
孙策死后,太史慈继续效力于孙权,在孙策死后的第六年,他也于建安十一年去世,享年41岁。
太史慈一生都是有远大志向的,在临终之前,他说了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
在无限的惋惜与哀叹中,太史慈结束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