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大舅子,四年“吃光”百余婢女?太宗杀鸡儆猴真是大快人心

观景说史 2025-02-20 20:58:28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宫堪称“大舅子批发部”——原配贺氏有个当节度使的哥哥贺怀浦,续弦孝明皇后王氏的哥哥王继勋更是奇葩中的战斗机。这位集“军三代”“国舅爷”“食人魔”三重身份于一身的狠角色,用四年时间创造了古代官僚系统的“吃人KPI”,其荒诞程度让《水浒传》里的十字坡人肉包子铺都甘拜下风。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位“大宋汉尼拔”如何在皇帝妹夫眼皮底下,把府邸变成人肉自助餐厅的黑色幽默故事。

一、军三代遇上潜力股:靠妹上位的神操作

公元927年的中原大地,五代十国的军阀们正在上演现实版“权力的游戏”。这一年,山西太原王氏的产房里传出啼哭,接生婆们却吓得直哆嗦——据《宋史》记载,王继勋出生时“其母见一人赤发,状貌怪异,入室中”,活脱脱《西游记》里红孩儿投胎的架势。

这个自带恐怖片特效的军三代,17岁就混上泉州刺史的肥差,相当于现在35岁当省委书记。可惜五代十国的官场比坐过山车还刺激,契丹人南下把后晋皇帝打包带走,王氏家族只得转投南唐,后来又跳槽到后周。直到遇见生命中的“天使投资人”赵匡胤,王继勋的人生才迎来转折。

958年赵匡胤丧妻,王继勋立即启动“妹夫养成计划”,把16岁的亲妹妹包装成“贤妻大礼包”送货上门。这个操作堪称古代版《甄嬛传》——王氏白天给婆婆杜太后端茶倒水,晚上给赵匡胤洗手作羹汤,闲来还能弹琴解闷,硬是把丧偶的皇帝哄得心花怒放。靠着这个“天使投资人”,王继勋在宋朝开国后平步青云,从溪州刺史一路做到手握重兵的禁军统帅,完成了从地方官到中央大员的华丽转身。

二、洛阳城里的“深夜食堂”:人肉刺身现切现吃

权力就像春药,总能让某些人暴露本性。王继勋当上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后,活脱脱上演了古代版《汉尼拔》。这哥们白天在军营练兵,晚上回府开“人肉趴体”,《宋史》记载他“专以脔割奴婢为乐”,把活人当刺身切片的操作,让千年后的食人魔都自愧不如。

更绝的是他的“售后服务”——当着受害者的面烧烤人肉,还配了《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洗手蟹”酱料。等玩够了就把残肢往棺材里一塞,城西乱葬岗成了他的专属“厨余垃圾场”。洛阳棺材铺老板们集体给他发VIP卡,人贩子天天在王府后门排长队,这场景活像现代网红店开业。

赵匡胤的“护犊子”操作更是让人瞠目结舌:966年王继勋部下集体上访举报,皇帝的处理方案堪称“罚酒三杯”——革职留薪,转岗洛阳当闲差。结果这厮在洛阳变本加厉,菜市场买奴婢跟买白菜似的,稍不顺心就“现杀现吃”,气得《续资治通鉴》作者都吐槽:“太祖待功臣厚矣,而于继勋独宽纵如此!”

最黑色幽默的是开宝三年(970年),暴雨冲垮王府围墙,上百奴婢集体“越狱”告御状。赵匡胤的处理方案让现代纪检干部直呼内行:先流放登州,走到半路改任右监门率府副率——这哪是惩罚,分明是公费旅游!气得包拯要是早生百年,估计能当场表演“月牙升天”。

三、太宗朝的秋后算账:新官上任三把火

公元976年“烛影斧声”之夜,赵光义接过皇位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这位食人魔舅舅。老百姓的状纸像雪片般飞来,新皇帝乐得拿他开刀立威。审判结果触目惊心:四年吃掉百余奴婢,创下大宋“餐饮业”犯罪记录,连《宋刑统》都找不到合适条款——毕竟立法者也没想到有人真把“食人”当日常娱乐。

刑场当天,洛阳百姓自发组织“围观团”,有人甚至带瓜子板凳现场吃瓜。刽子手刀起头落时,全城鞭炮齐鸣,堪比过年。赵光义这波操作既收买人心,又清理了哥哥的“烂摊子”,还顺手给新朝立威,堪称古代危机公关的经典案例——比现代明星发律师函高明多了。

四、权力温床养出的恶魔:赵匡胤的纵容哲学

细究这场人伦惨剧,赵匡胤的“护短三连”难辞其咎。作为五代军阀转型的皇帝,他对武将集团始终怀揣“老大哥式”的宽容:杯酒释兵权要给足面子,小舅子作恶也要“家丑不外扬”。这种“自己人”思维,让王继勋在犯罪道路上油门踩到底——反正有皇帝妹夫兜底,不吃白不吃。

从管理学角度看,这就是典型的“破窗效应”。当王继勋第一次私吞军饷未被严惩,就相当于给所有人发出信号:国舅爷有免死金牌。于是强抢民女发展为吃人狂欢,从个人犯罪升级为产业链犯罪。正如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痛心疾首:“小恶不惩,终至大患”。

更深层看,这是专制皇权下特权阶层的必然产物。当法律成为权贵的玩具,当监察沦为摆设,再荒唐的罪行都能在权力庇护下野蛮生长。就像《资治通鉴》说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在赵匡胤眼里,百姓性命恐怕还不如妹夫的面子重要——毕竟他还指望王家帮忙制衡其他军头呢。

五、历史的黑色幽默:吃人者的N种结局

有趣的是,中国古代食人魔的结局往往充满戏剧性。唐末吃人魔王秦宗权被装在囚笼里游街时,还在嚷嚷“老子吃的是反贼”;明代朱粲被李世民处决前,居然说出“食之美者,宁过于人肉”的混账话。相比之下,王继勋被斩首弃市的结局,反而成了古代司法难得的“高光时刻”。

更讽刺的是,这位“美食家”死后还被追封为太师、荣国公。直到元朝修《宋史》时,史官们才想起来给他贴个“性残忍”的标签——可见在特权阶层眼里,吃人不过是“作风问题”,只要站队正确,照样青史留名。这种荒诞现实,简直比《聊斋志异》还魔幻。

千年后的我们回看这段历史,仍觉脊背发凉。从王继勋到现代某些特权阶层,都在印证孟德斯鸠那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当监督缺席时,再离奇的罪行都可能成为现实——这或许就是历史留给我们最辛辣的黑色幽默。下次当你抱怨老板不公时,想想大宋还有现切人肉刺身,是不是突然觉得眼前的996都变得可爱起来了?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纪事本末》

0 阅读:0
观景说史

观景说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