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也开始集体涨价了

百酒研究站 2025-04-03 22:52:35

3月31日,会稽山公告称,对部分重点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调整,纯正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4%~5%,三年陈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6%~9%,坛装系列、花雕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1%~9%,新价格自4月1日起按各产品调价通知执行。

4月1日,古越龙山也宣布部分重点产品涨价。古越龙山此次具体涨价的产品和涨价幅度分别为:彩包花雕(加饭)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2%~5%,清醇三年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4%~8%,部分坛酒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8%~9%,部分五年陈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5%~12%,部分青花醉产品提价幅度为2%~5%,女儿红桶装酒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3%~5%,女儿红老酒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2%~5%。新价格自4月22日起按各产品调价通知执行。

两大黄酒龙头为什么要涨价?

会稽山表示是基于人工和企业运营成本等上涨因素。古越龙山则称是鉴于部分产品包装及配方优化调整,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品牌力和竞争力,结合目前产品市场供需状况,经公司研究并审慎考虑后做出的决定。古越龙山还称,本次上调部分重点产品销售价格有助于提升黄酒品类的市场价值认同。

就在涨价前几天,A股的“黄酒三杰”都刚刚发布了2024年报,除了会稽山营收利润双增,古越龙山和金枫酒业都不太理想。

这并不让人意外,这几年黄酒行业受到经济与产业大环境的影响,已经多年连续萎缩。黄酒也一直面临着消费场景不足,走不出“包邮区”的困境。

“黄酒一哥”古越龙山又一次未能达成业绩目标。2023年4月,古越龙山董事长孙爱保曾表示,2024年一定会努力实现酒类销售增长12%以上,利润增长12%以上,确保营收超过20亿元。但年报显示,古越龙山2024年实现营收19.36亿元,同比增长8.55%。其中,古越龙山酒产品营收19.05亿元,同比增长10.41%;归母净利润为2.06亿元,同比下滑48.17%,近乎腰斩,主要由于上年公司获得沈永和酒厂房屋拆迁的补偿款和持有的龙山电子49%股权转让款,合计高达2.05亿元,拉高了上年净利润。其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8亿元,基本与上年同期的1.91亿元持平。

会稽山2024年业绩还不错,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6.31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7.74%。其营收增长的关键在于中高档酒和线上,2024年会稽山中高档酒营业收入为10.65亿元,同比增长31.29%,普通黄酒及其他酒营业收入为5.18亿元,同比下降7.94%;线上销售方面,会稽山线上销售产品主要为中高端黄酒,去年公司线上销售收入为1.7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9.74%。

目前还没有涨价动作的金枫酒业,2024年营收5.78亿元,同比微增0.9%;归母净利润576万元,同比下降了94.5%。

考虑到涨价的这个时间节点,固然是成本倒逼与价值重构的双重逻辑,但也不免会让人联想到,涨价的动作是否也体现出黄酒企业的“焦虑”?

作为一个历史比白酒要悠久的酒种,黄酒一直不瘟不火。在国内近万亿的酒水消费市场中,相较于其他酒种,黄酒占比很小,仅有约2%,而且这几年的销售一直在下滑。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黄酒生产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2.1%。但规上黄酒销售收入85.47亿元,同比下降15.9%。到2024年,中国黄酒产量达到了约400万吨,同比增长了3.5%,但销售额约200亿元人民币,继续下降。

黄酒的困境,首先是地域性。尽管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黄酒,但主要产销区域仍是江浙沪地区,这里的市场规模约占全国的79%。其次是消费场景不足。在年轻人心中,除了大闸蟹等场景与黄酒绑定,其他时候黄酒的标签几乎是“料酒”的代名词。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曾表示,黄酒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品类带领,导致行业结构升级缓慢,品类价值较低,从而导致了黄酒的低端化与料酒化,加上古越龙山、会稽山、金枫酒业等黄酒企业比较保守,品牌价值不高,全国化发展不利,品质口感推广滞后等等,导致出现了市场、酒企与消费者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整个黄酒产业难以突破发展。

这种困境,显然不是仅靠涨价可以破局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古越龙山近年来对产品价格已多次调整。2021年12月,公司宣布因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大幅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决定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其产品的提价幅度从4.65%至20%不等。2023年11月,古越龙山宣布对部分五年陈及其他普通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提价幅度为2%~5%。提价原因是酒类市场竞争激烈,成本上涨。但多轮提价,并未对业绩带来太多影响。

而且,涨价也有风险。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动较为敏感,一旦提价可能会导致部分消费者流失,其他黄酒品牌以及白酒、啤酒等替代品可能会趁机抢占市场份额。

或者可以这么说,黄酒破局的路径上,涨价仅是起点。提价短期内可能提振企业利润率,让企业有更多的力量去打好长期破局的“组合拳”。

首先是高端化与文化赋能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将黄酒升维为“文化符号”;其次是年轻化与场景创新,比如推出气泡黄酒、低度健康产品;同时拓展国潮营销、微醺社交场景,吸引Z世代消费者;渠道上要利用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渠道触达年轻消费者;最后是在此基础上的全国化拓展乃至出海。

只有这样,黄酒才能完成突围和新生。

0 阅读:79
百酒研究站

百酒研究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