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说前秦成也苻坚,败也苻坚?

吴闯说唠嗑 2022-04-29 12:29:13

在淝水一役中,苻坚率领七十万兵马攻入东晋,看似毫无意外,但在他看来,这一仗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是,有些时候,历史就是一个淘气的小孩,他永远都不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没错,这一战在苻坚看来是十拿九稳,但最后却变成了“断命”,这一战,让秦朝元气大损,而且在战后数年间,曾经一统的北地再度分裂,曾经强势而团结的秦朝,也随之崩溃,前朝一分为六。

▲秦朝的疆域动荡

1、纷争

到了这个时候,司马睿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建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而琅琊王,则是控制了汉水,控制了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区域。而在中原,也有不少民族在侵占中原,吃着中原人的鲜血,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国家。其中以氐族建国的前秦国势力最盛,短短几年间,就将前燕国、前凉、代国等几个国家连根拔起,一统天下。

公元前357年,苻生欲杀死苻坚,但苻坚抢先出手,苻坚杀死了苻生,杀死了他,苻坚成为了秦国的皇帝。苻坚利用王猛等人,迅速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在三千七三年,他率领军队攻破了梁州、益州,攻入了代国。

在王猛临终之前,苻坚要进攻东晋,王猛出面制止,王猛觉得苻坚的大军虽强,可是与东晋的力量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王猛相信,苻坚要进攻东晋,就得翻越长江,而他麾下的将士大多都是北方人,水性一般都很差,因此王猛临终之前,曾经竭尽全力地阻挠苻坚对东晋的进攻。王猛逝世八年,即为普陀山之战。

——苻坚

2、即将爆发的战斗

378年,当他再也忍耐不住时,下令让他统帅几万军队,向襄阳发起进攻。值得一提的是,襄阳历来是军事重镇,特别是北军进攻南方的时候,往往会把襄阳做为突破口。这是由于长江天险是北方兵马进攻南疆的最大障碍,相对来说,襄阳更好攻克。苻坚下令荆州总督带着万人铁骑进攻鲁阳关,又命毛当率四万人进攻襄阳,这一次苻坚调集17万兵力,可以说是全力以赴。

“战士”

3、淮南之战

由于前期做了充足的部署,加上北面的将士实力强大,苻坚在四月份的时候,就到达了绵水以北,梁州的卫队长以为,这支部队都是来自北方,而且没有水军,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防守的理由,毕竟长江是无法逾越的。

然而,他的想法却是错误的,就在梁州的卫队长以为自己可以安然无恙的时候,石越却带着5000大军越过了汉水。直到这时,梁州的守备使方才醒悟过来,脸色苍白,急忙集结大军进行反击,但却来不及了,石越攻占了他的外城池,还俘虏了他的百余条战舰,由石越以百余条战舰运输兵甲,向中城发起进攻,随后,东晋重地南阳也遭到了苻坚的猛烈进攻,南阳知府被捕,379年梁州陷落,苻坚随后派兵进攻彭城。

“淝水一役”

1、大规模的侵略

383年,苻坚下令苻融统帅二十万前锋,苻坚本人亲率六十万步卒,二十万骑,浩浩荡荡的向东进发,而在这期间,东晋王朝也派出八万大军,迎战苻坚军。383年八月,苻坚率领二十五万大军,率领军队向南方进犯。九月,当凉州的大军赶到咸阳的时候,苻坚终于赶到了项城。

十月,先秦大军进攻寿阳县,十月十八日,寿阳失陷,镇将徐元喜被擒。连续的大捷让苻坚信心十足,他相信这一仗马上要打完了,面对着秦国的强悍大军,他将毫无还手之力。然而,他的想法却是错误的。

因为他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劲敌谢石,谢石以为,此时的苻坚,号称拥有一千万兵马,可是他的部队还在前进之中,还未完全聚集起来,晋军现在只需要勉强抵挡,抵挡苻坚的前锋部队,就可以将他的百万大军一一歼灭。谢石固执地固守于此,以待苻坚的兵马精疲力竭后,他便乘胜追击。

【先秦行军地图】

2、大败

十一月,谢玄派出刘牢之,带着5000名士兵,前往洛涧,淝水之役,终于到了白热化的时候,刘牢之率军而来,梁成以一条溪流拦住了刘牢之的军队,此役,梁成虽然占据地利,但因为刘牢之的命令,他的军队被刘牢之击败,最后被刘牢之所杀。这一战,秦国损失了十多名将领,数万士兵,更是死伤惨重。击败梁城,刘牢之接着带领大军,在淮河渡江拦截前秦的援军,斩杀了数万前秦将士,活捉了前秦重臣王显。

“战地角落”

胜利后,东晋大军继续西进,与秦国的残部交手,最后在淝水相遇,苻坚的力量远不如一开始的时候,他的部下建议他撤退,让他休息,然后再打一场仗。开战的时候,苻坚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前秦已败”的呐喊,苻坚的军队顿时大乱,谢玄乘胜追击,带着七万兵马,在混乱中击溃了苻坚的十五万人马,击毙了前秦名将苻融。

吃掉

1、可悲的先秦时期

淝水一役,秦朝元气大损,无法恢复往日荣光,这时,苻坚手下的兵力只剩下了不到十余万,而其他几个部族的头目见着苻坚战死,也开始趁火打劫,想要摆脱他的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失去了权力的部族首领也渐渐露出了贪婪的神色,他们开始瓜分着苻坚的领地和子民,短短数年时间,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四分五裂,分裂成了六国。在淝水之战之前,他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七十多万,而在这场战争中,他只剩下了三万人,两年之后,苻坚被斩,这位名将也随之陨落。

▲昔日的秦朝

2、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秦朝的失利,历史上众说纷纭,大体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意见:一、在淝水之战后,普坚只称霸了北魏八年,而此时,苻坚虽已掌握了秦朝的大权,但秦朝的政治局势依然不稳定,常年征战,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下降,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军人失去了战斗的意志,整个北朝的经济形势“低迷”。这为先秦战争的失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在苻坚执政的时候,曾经有过不称职的任用,比如在苻坚当政的时候,他就相信了少数的上层,并听命于流言蜚语,致使很多忠诚的大臣都被他所排斥。在征讨东晋时,他因听命于小人,不肯采纳贤才的建议,一意孤行,以致于最后的决定总是错误的。

谢玄在东汉时期

第三,在淝水之战后,苻坚骄纵跋扈,喜欢立功,而且脑子很单纯。苻坚在大战之前,并没有仔细地研究这一次的战役,而是草率的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他也是因为自己的统帅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在东晋的大军面前,他本以为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一定可以获得最终的胜利。苻坚仗着七十万大军的压倒性力量,嚣张跋扈,自负,自负,轻视对手,比如梁成兵战败,他本来可以扭转战局,但他执迷不悟,下令手下人继续冲杀,结果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第四,我们都清楚,在东晋时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北府军。北府兵是先秦与东晋的一次重要战役。前秦虽然有七十万大军,但大多都是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他们的实力很弱,根本挡不住强大的北府士兵。没错,一次战役的胜负,并不在于数量上“凑”起来,而在于强大的武力。没错,兵种讲究的就是质量,而不在于数量!

0 阅读:6

吴闯说唠嗑

简介:是铁打的肩膀才抗得起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