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内卷、打脸:长城汽车这场发布会为何敢说真话?网友:早该整顿了!

熊二来唠唠 2025-04-20 20:41:41

你见过车企发布会上“500万内最好车”,“重新定义行业标准”的浮夸话术吗?

其实当全行业都在靠“PPT造词”来刷存在感的时候,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竟然突然掀桌子,

而且他还强调:“发布会一句吹牛的话都不能说!”

这场将于4月21日举办的魏牌高山MPV预售发布会,不但禁止使用任何夸大的营销话术,

而且让从技术领域出身的总裁穆峰去代替老板进行主讲,与此同时还开放了评论区来接受全网的监督——车企在这30年里不断内卷,竟然终于有人有胆量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第一、吹牛、数据、PPT——车企发布会的“三件套”终于被撕碎

魏建军在视频中,直截了当地指出行业的痛点:“浮夸的句子说得多了,而且消费者甚至连参数都懒得去相信了。”

根据J.D.Power调研,78%车企宣称的“独家技术”实为行业通用,消费者对技术术语转化满意度不足40%。

而长城内部舆情分析更显示,2023年车企发布会使用“重新定义”达293次,平均每场发布会出现5.6次“吊打友商”。

这就像相亲时把月薪5千说成“年薪百万潜力股”,第一次见面,或许能唬人,而且日子过久了,迟早会露馅。

魏建军的要求,本质上是在给行业“卸妆”其实与其用美颜滤镜骗流量,倒不如素颜直面用户。

第二、真诚才是必杀技?长城汽车的三重“反套路”操作

魏建军这次整顿发布会,藏着三重精准刀法:

去老板化:让技术总裁穆峰来讲,轻松愉快地避开“老板画饼”这种刻板印象,进而回归产品本质。其实这一招与特斯拉马斯克让工程师讲解电池技术如出一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禁用话术黑名单:封杀“千万级研发”“行业天花板”等虚词要求用“人话”讲透Hi4四驱技术、201km纯电续航等硬核参数;

全民来找茬;开放评论区,以此来收集用户的真实需求,将发布会转变成技术答辩会。

网友调侃说:“提议开启直播弹幕,要是一旦发觉有吹牛的现象,就立刻扣除奖金!”

行业对比:当余承东用“遥遥领先”这种表述以制造记忆点之际,雷军用“米式对比法”去大力地吊打BBA的时候,长城选择借助工程师思维来实现破局——其实买车并不像追星那样,那些参数是经受不住放大镜如此细致地检验的。

第三、用户苦“发布会文学”久矣!三大证据揭示真相

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发布会?三组数据说明问题:

信任危机:中汽研调查显示,63%用户认为车企宣传存在过度承诺,新能源车续航虚标投诉量年增47%;

审美疲劳:抖音数据显示,带“千万级豪车”标签的视频完播率比“真实评测”低32%;

决策反转:易车网调研发现,72%用户因发布会过度吹嘘而放弃预定,转而选择“参数保守但实测扎实”的车型

场景化描述:想象一下,你身处直播间正在抢购手机,主播大声呼喊着“那可谓是宇宙间最为强劲的芯片”,不过却不能够清晰地阐述玩《原神》这款游戏究竟是否会卡顿;这种情况,恰恰就是当下车企发布会的实际情形。

第四、整顿发布会背后,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成人礼”

魏建军所推行的“禁牛令”,从表面上看较为激进,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

此令实际上与行业进化的规律相契合:

从营销战到技术战:当比亚迪DM-i、蔚来换电站等真技术涌现,靠话术撑场面的车企注定淘汰;

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长城要求穆峰必须回应评论区需求,相当于把产品定义权交还用户;

从内卷到价值战: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行动”已剑指车企黑公关,魏建军的主动合规恰好踩中政策红利。

金句观点:发布会吹嘘之事,恰似年轻人动用信用卡进行消费一般,——短期内显得光鲜亮丽,从长远来看则会透支品牌的信誉。

长城所开展的这场“诚挚的尝试”,或许能够成为中国汽车摆脱青春期束缚,迈向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

结尾:

当车企整体都患上了“形容词语匮乏症”之时,魏建军凭借一纸“禁止使用‘牛的命令”撕开了那虚假华丽的外衣。

这场发布会,或许没有“再度界定整个宇宙”那般宏大的言语,不过却能让用户铭记Hi4四驱所具备的644牛·米的扭力,还有201千米的真实续航里程——这恰恰就是技术应有的样子。

互动话题:你买车会更相信发布会话术,还是实测数据?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点赞最高的三位送长城汽车定制车模!

数据来源:中央网信办2025清朗行动公报、J.D.Power中国汽车技术传播研究报告、中汽中心用户满意度调查报告、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

0 阅读:97

评论列表

好名字可以让你的朋友更容易记住你

好名字可以让你的朋友更容易记住你

6
2025-04-21 07:45

本来下定枭龙Max转大定的,因为发布会那个唧唧歪歪果断放弃了。。。废话真多!

熊二来唠唠 回复 04-21 18:00
现在的发布会,空话太多了

熊二来唠唠

熊二来唠唠

想到哪里,谈到哪里,做事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