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世界大国的竞争,英美发生在一百年前的霸权更替,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一般意义上,大家认为美国取代英国霸权,是利用了两次世界大战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事实上,在世界大战之前的十九世纪末期,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然超过了英国。
两次世界大战,只不过提前结束了英国的霸权而已。大家一定要搞明白这背后的深层逻辑,尤其是当下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超越美国的办法,否则,在当前模式之下继续下去,很可能永远也无法超越美国。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曾对大英帝国的制造业非常自信,并对北美地广人稀地区的殖民地和新成立的美国苦口婆心地规劝:你们搞什么工业化?没人,又没有市场,更没有产业工人。大英帝国既有产业工人,也有产业链优势,还控制着世界的海洋,世界的市场。你们什么也没有,与其费劲跟大英帝国竞争搞工业,你们有那么多的土地,不如就好好种地,给英国提供原材料就完了。
没错,当时的英国确实控制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市场,也拥有最强大的工业基础,最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生产出来的商品也是世界上最廉价的。这个时候,假如美国通过跟英国拼技术,拼成本,搞国际贸易那一套。就算再给美国一百年,也是搞不过英国的。英国的比较优势在那摆着,即便按照当前的思路,怎么想,美国都不可能在工业领域跟英国竞争。然而,历史就是这么多的难以想象,美国在那么劣势的状况下,竟然真的搞赢了。要不说美国人高明呢,说真的,直到今天,美国当年的做法也值得我们效仿。
美国的方法,就是内循环,我们今天所提的内部大循环之所以一直没循环起来,恰恰是我们不得门径,有些基础的条件没有满足。如果内循环是个解题的答案,我们就要找到所有具备循环基础的充分条件,缺少一样,内循环都做不起来。而美国在十八世纪,在人口,市场规模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仅仅用了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经济实力上对英国的超越。在超越了英国之后,两次世界大战又通过战争将英国发展的红利全部吸走,才铸就了二战后新的霸主美国。这个逻辑关系大家要搞清楚。
一方面有地理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英国将主要的精力花费在了遏制德国上,对于美国的崛起,英国甚至都没有机会去遏制。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看看,十八世纪美国的决策者们是怎么做的,才让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被美国干成了呢?
19世纪的时候,国家实力的根本是工业实力,而工业实力的代表行业是纺织业。美国纺织业是怎么实现对英国弯道超车的呢?
直到今天,我们的观点中依然有大量的人相信,美国通过偷英国的技术才完成纺织业崛起的。这个说法有点过于片面了,可能比较符合猎奇者的心理,所以这一说法也就广为流传了。事实上,英国在工业革命早期,也确实为了防止技术外流,对纺织业做了很多限制,比如说禁止技术,设备外流,禁止本地纺织企业到国外办厂等等。所以这种说法看上去是切合历史事实的。
我之所以不同意这个说法,根本的原因是这不符合经济学常识。大家想想,英国控制着最多的人口,市场,完善的产业链。美国偷学点技术,能做出几台纺织设备,搞一点纺织业能跟英国那样完备的体系竞争吗?我们上面就说了,美国的工业基础跟英国相比,不具备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根本就不占优势。
作为后发国家,最多也就能够在初期摸着英国过河,但是当自己掌握了很多技术后,产业链优势,市场控制能力这些才是限制一个国家产业竞争的关键。而这些,美国即便是再怎么偷,也不可能将大英帝国用偷学的方式搞解体吧?
英国作为纺织工业的发端之地,18、19世纪,拥有当时最成熟的工厂,产业链配套以及素质最高的产业工人。而且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前的几百年,英国还通过全球殖民的方式,维持了一整套成熟的世界贸易体系。这就像是今天我们经常说到的芯片被卡脖子的问题。难道给我们图纸,我们就能造出高端光刻机了吗?制造尚且如此困难,何况那些个基于国际政治以及海军实力,国家影响力方面的商贸体系,产业链等等,对于后发国家美国来说,这些是他们怎么偷也学不来的。
也就是说,通过国际贸易,跟英国人搞竞争,美国注定是死路一条。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通过当年英国的方式,可以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为什么当时的美国不能通过内卷跟英国人耗下去呢?美国不是人口大国,资源众多,地大物博吗?英国人搞国际贸易,只要美国的产品比英国卖的更便宜不就成了吗?
事实上,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切,跟当时的状况是不一样的。美国人还真不具备我们今天看到的优势。十八世纪后半页,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整个北美地区才几个人?印第安人近乎被一波又一波的殖民者灭绝,而作为一个广袤的大陆,整个北美地区,算上加拿大,只有区区300万的欧洲移民。同时期的法国,有1500万人,清朝有4亿人。英国本土有900万人。
美国天然不具备跟英国人拼人矿的能力。美国独立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地大物博,仅仅只有今天美国东海岸的十三个州。今天大家看到的庞大美国国土和众多的美国人口,都是后来依靠吸收国外移民,通过购买土地,吞并墨西哥土地慢慢成长起来的。比如说法国和沙俄都曾将大片土地卖给美国人,当时国家领地的概念还不强,而且美国那个地方,在当时的人们眼中,最多也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跟今天的沙漠荒原一样不被当时的殖民者重视。
美国工业化之初的状况,人口少,地方小,没市场又不具备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所以想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跟英国搞国际贸易竞争,美国根本不具备优势。从非洲贩运到美国的黑奴,不具备成为产业工人的基础。而欧洲的产业工人如果收入不高,又为什么飘洋过海,背井离乡去美国呢?就像现在的人们,如果在家里就能挣到不错的收入,谁会抛妻弃子去沿海地区打工一个道理。其实除了这些,美国发展工业还有另外一个劣势,就是人太少,土地太多,随便种种地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这些天然抑制了美国从工业上崛起的希望。
正是基于此,美国北方的那些个产业工人,长时间都在维持高工资。因为不多开工资,吸引不来欧洲的产业工人到北美去打工,不开高工资,就不能将人口从农业种植上给争取过来。早期美国工业发端之时,产业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一直是英国的1.5倍以上。如果再算上美国物价更低的话,实际上在美国做工人,生活真的还不错。挣得多,花的少,工人们生活富足,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工人运动发生,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比较温和。
很显然,美国工业发展的初期,依靠的既不是剥削劳动者,也不是殖民掠夺。那么没有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技术上又不占优势。国际市场又被大英帝国垄断了,美国最多就是跟在后面搞个什么互惠互利,吃些残羹剩饭。哪哪都不占优势的美国,到底是如何实现经济上对英国的赶超的呢?
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内循环,依靠自身的内生之力,将这个内生之力逐渐修炼到强大,更强大的程度。最后依靠自身的吸引力,完成对英国的赶超。美国的内循环,跟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恰恰相反,跟我们今天的外贸导向也有所不同。接下来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看美国人设计出了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政策,才让美国获得了那么大的成功。
19世纪早期,美国诞生了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工资发展策略,简单说就是将所有必须的工业产品自给自足,先完成工业上的立足。然后搞超高的贸易壁垒,将国外的产品挡在外面,再通过增加工人的收入区别于英国那样通过压榨工人,通过内部的自我成长,逐渐通过内部的良性循环来实现国家的成长。而这一切的纲领性文件,就是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撰写的《制造业报告》,作为美国经济崛起的领航员,为美国的经济成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汉密尔顿研究发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就是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学派,他们主要通过低压低工人工资的方式,实现廉价商品的生产,所以工厂主尽可能地通过缩减工资开支,获取越来越廉价的商品。如此,商品价格低廉,性价比高,自然具备国际竞争力。
在这种学派的影响下,英国的工业化之路,实际上是依靠商品廉价的优势,以及自由贸易政策,通过薄利多销的外贸方式,来实现外向型成长。但是这套思路在全球化早期是有很大代价的。
英国虽然人口多,但是工人收入低,内需就起不来。产能过剩也就困扰了英国的工厂主。当时虽然英国有庞大的殖民地,但是因为技术保护的需要,长期以来英国的工厂都开在本土,殖民地的工业化水平很低,没有工厂,殖民地的居民能有几个钱?自由贸易的廉价路线,从一开始就有固有的缺陷。
想要获得市场,就必须去海外销售。而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口聚集之地大多数都是闭关锁国的状态。所以要想获得市场,就必须通过炮舰外交方式强行打开市场。这就是十九世纪,英国用大炮在全世界到处轰开别人的大门,表示自己是来送自由贸易的原因。汉密尔顿研究发现,通过压榨工人省下来的那点工业成本,最后都花在了炮舰外交的军费上。甚至,相比较而言,这点军费还不够英国维持其帝国霸权的开支上。
正是看到了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弊端,美国的主流学者才认为,通过低工资压榨工人的方式根本就不是经济发展的好办法。他们认为,只有高工资,才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成长。
这里面有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最能够说明问题,比如美国跟当时的大清相比,可能一个美国人的工资水平要比大清国的工人工资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因为大清大多是家庭作坊的手工生产,跟美国的机器生产相比,劳动效率要差得多。反过来,看似支付了更多工资的美国产品,在价格上反而比大清国的作坊里出产的产品更廉价。那么为什么不支付高工资呢?
同时,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高了,工人也就有购买力去购买更多的商品。这样,高工资收入的国家,内部市场交易就会更加活跃。工厂主们就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他们反而会采取扩大生产,招收更多工人的方式继续正向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当生产端的发展相对饱和之后,活跃市场的资本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就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要么开发更高的生产效率,要么开发更有性价比或者更吸引人的商品。这种保护资本,促进科技创新,鼓励工人工资逐渐提高的方式。在实现了民众富裕的同时,也帮助国内建立起了一套稳定,活跃的大市场。
这一切,其实是建立在自我成长基础上的,而这个成长的关键,就是资本和工人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成果。说白了就是资本给工人更多的工资,这样工人积极消费,就会给资本正向的回报。两者互相促进,彼此成就对方。
说到这里就有人有疑问了,既然美国开出了那么高的工资,英国的技术,产业链更成熟,工人工资更低,肯定商品更廉价才对啊。这样的话,岂不是美国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在国内没有竞争力,卖不动吗?
别着急,既然这些是稍一思考就能够想到的问题,政策制定者们怎么可能想不到呢?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通过超高的关税壁垒,将海外的商品给挡在了国门之外。美国学界明白,自己什么优势也没有,跟老牌国家相比毫无优势,既然国际市场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自己就创造出一个自己独有的内部市场。
境外的商品看到美国活跃的市场,要进去就发现关税挡住了自己的廉价优势。但是美国是不限制境外资本在美国搞投资的,所以大量的英国产业资本涌入美国,在美国生产,享受美国市场发展的红利,同时也给美国带去了就业,越多的工人享受到高工资待遇,美国的市场就越活跃。如此,整个十九世纪,美国简直就是英国资本投资的天堂。也正是美国投资回报率超高的缘故,间接上美国的方式,造成了英国的产业空心化现象。如果没有这一套,英国的产业没有转移出去,那么一战二战英国就不会赢得那么费劲,也就没有后来大战中有求于美国,最终有求于人还将自己的霸主地位给抵押了出去。
看到美国经济如此迅猛的发展,当时的霸主英国也确实感到担忧。甚至动用了所谓贸易战的方式,来遏制美国在崛起的路上狂飙。但是很明显,英国没办法遏制美国,因为后者利用的是自身内部的大循环,并不是英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英国越是跟美国打贸易战,美国就越是提高关税。贯穿整个十九世纪,美国的关税从来就没低于过35%,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时候甚至一度将纺织品的进口关税提高到50%的水平。在亚当斯密看来,这样的高关税肯定伤害国家经济的发展。然而事实上,自由主义流派看到直摇头的高关税,有效的保护了美国国内高工资的内循环发展模式,反而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崛起。
高关税在经济学上是一个让人看来负面情绪很重的词汇,比如20世纪的阿根廷曾经也是骑在羊背上的发达国家。但是就因为贝隆搞了高关税,导致阿根廷经济陷入崩溃。美国和阿根廷的高贸易壁垒有本质的差异,前者是在民众富足基础上搞出来的壁垒,而后者则单纯的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考虑到国内民众收入不足的问题。所以才会导致严重的失败。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美国经济崛起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做大自己内部市场的过程。内循环的根本,是产业工人的高收入,在产业工人高收入的基础上提高贸易壁垒。通过自己吃自己的方式,发展出了一个工业实力强大的美国。
说到这里就有人不明白了,自己吃自己,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税收对经济发展始终是在抽水。就像赌博一样,只要庄家还在抽水,肯定是负增长的过程啊。美国高贸易保护的目的就是隔绝外部商品,这样一来,关税收入肯定不理想,那么美国政府的税收,岂不就是赌场老板在抽水吗?
实际上,税收对市场的影响要辩证的看。税收拿走经济增长的部分,事实上最终还是通过各种开支又回到了市场中。政府本身并不是国家经济增长的负担。比如军费开支,要采购装备,这样生产装备的企业就获得了收入,而这个就是政府通过税收完成的。比如教育开支,医疗开支都是同样的道理。就算是公务员工资,最终不还是要花在市场中去吗?
但是,美国的代表学派依然认为,过度的财政收入,依然会对经济发展形成剥削。只有合理的分配制度,才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整个内循环过程中,美国政府一直奉行小政府模式的原因。如此,政府税收对市场的压力就很小。大家享受到了一个相对和谐的利益分配制度
如此,美国在工业化早期,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发展制度,这个制度总结起来说,就是逐步提高工资,抬高进口关税,降低内部税收,做大内部市场,削减政府权力。我多次在文章中表述过一个观点,就是一个国家的所有实力来源中,最大的部分就是内生力。而工业化早期的美国,就是奉行这样一个培植自我内生力发展的纲领性制度,从而让自己快速崛起,成功替代了英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诚然,今天的美国已然是世界霸主,经济发展的核心,也从过去的高关税变成了今天的几乎零关税。这种变化的本质,前者是为了保护美国国内工业的发展,而后者则是美国工业空心化之后,采取的廉价购买世界商品的需要。今天的美国,通过高科技控制世界产业链的高端,通过金融收割手段,享受世界发展的红利。从行为上看,虽然不道德,但是确实比英国殖民掠夺和压榨工人要高明多了。
当然,我们今天也在搞所谓内循环,在当下科技红利耗尽,大国博弈的当下,确实需要内部市场给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然而,我们当下似乎还不具备内循环的条件。我们虽然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了,但是我们对于外部市场依赖太大,同时我们的工人工资水平又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市场是很难起来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拉动内需,是不太现实的。
当下我们要想换轨道,用内循环取代出口导向。唯一的办法就是研究如何提高工人工资的基础上实行。过去很长时间以来,所谓的刺激内需,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工人收入不高,怎么有多余的钱去消费?
当然,我们也不能照搬美国十九世纪发展工业的策略,毕竟照猫画虎最终成什么样还真的不好说,国家崛起并没有一定之规,不过有些核心思想我们是可以借鉴的。我觉得值得借鉴之处,恰恰是需要想办法提高国民收入,培育出内部活跃的大市场来才行。
另外,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去看,到最后一定是人口越多的国家发展的潜力越大。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当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我们当下选择培育内部大市场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有序的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提高关税,因为即便是我们成本再高一点,也是最具性价比的商品生产国。但是每年提高一点劳动者收入,却是可以切切实实提升内部大循环的不二法宝。
同时呢,我们也要学会尊重资本,尊重人才。放弃大政府的理念,将更多的权限交给市场。加强法治建设,限制官员滥用权力,尤其要通过完善法治建设,斩断权力跟资本链接的通道。通过税收来平抑贫富差距,尽可能地将社会财富做到和谐分配,藏富于民。通过真正的共同富裕来提高国家发展的上限!当下的瓶颈期,看似债务危机,实则民众没钱。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