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的难题: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去中国化”?

春迟嫣韵谈军事 2024-03-22 19:04:54

美国化工企业亨斯迈2021年投资5000万美元,在德州建设了一条生产超纯碳酸乙烯酯的工厂。这种材料是新能源汽车电池所需要的化工原材料。建成之后,亨斯迈将成为北美唯一生产这种原材料的厂商。亨斯迈生产这种材料的目标,是为汽车用电池提供原材料,进而服务于美国的新能源车产业。

但是因为来自中国同行的竞争,导致最近这种材料的价格暴跌,亨斯迈的项目也在竞争之下停工。这一事件对于拜登政府来说,是一个非常尴尬的瞬间。因为拜登一直致力于建立美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让美国可以生产出性价比足以应付全球竞争需要的新能源汽车。

亨斯迈化工工厂项目被叫停的原因,是中国产同类产品的价格只有美国产品的七分之一。随着相关设施投入使用,中国可以以700美元每吨的价格向全球供货,而亨斯迈的报价则高达每吨5000美元。亨斯迈首席执行官亨斯迈说:“如果我们投产相关产品,将损失大量资金。”已经投资了三千万美元的项目,已经在今年初宣布停止项目建设。

为了美国能够在本土建立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拜登政府制定了大量的行业管理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每年提供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补贴,以帮助像亨斯迈这样的企业,在美国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中有利可图。技术层面上说,美国本土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上并没有劣势,但是生产链的劣势导致美国本土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国外产品,尤其是中国公司提供产品价格的数倍。美国的补贴政策,将决定美国企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使用来自外国公司,尤其是中国公司的零部件和原材料。

当前,美国政府对美国人购买美国产新能源汽车,提供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减免政策。目的是推动美国本土新能源车企的成长,减少碳排放。而拜登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规则实施之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更关注的,是政府补贴对于电动车制造商的限制,或者说是不是拿了政府的补贴,就意味着无法从中国同行那里购买廉价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如果不能,拜登政府对新能源的补贴政策将导致美国的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企业,不得不选择像亨斯迈这样的美国公司购买价格高数倍的原材料。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说,美国的这种保护主义本身并不利于美国本土新能源品牌的成长。

目前,已经有美国的个别州对于国外零部件,尤其是中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池零部件实施了法令上的管控。限制电池中的关键矿物以及其他的零部件从国外,尤其是中国进口。在这些州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一旦使用了来自中国的零部件或者中国的离岸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将无法获得税收减免资格。

而这些州虽然通过了相关的法令,但是并未对具体的细节进行明晰化确认。很显然,诸如什么样的企业被算作是来自中国的企业,哪些产品可以被算作是电池组件这些问题,需要美国中央政府去做明细的规定。

对拜登政府来说,这些明确新规的推进,是非常棘手的。假如美国政府允许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享受税收减免资格,美国人将有更多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可以选择。这有助于更多的美国人开上清洁能源的汽车,对缓解气候变化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相对宽松的管理新规,有助于帮助美国亏损严重的新能源车企改善糟糕的财务状况。说白了,美国如果彻底将国外尤其是中国的电池组件,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原材料挡在门外,意味着以上对于发展美国新能源产业链有帮助的事情将不会发生。

宽松的管理新规,势必导致美国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无法完成,对于国外产业链的依赖也将因为美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落后而长期存在。当前,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美国期望通过气候法案推进美国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减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

当前对于拜登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最棘手的问题,恰恰是平衡美国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美国化工企业与美国工会之间的斗争。从美国的汽车制造商角度上说,政府期望美国能够生产出更廉价的新能源汽车,就应该给使用中国电池组件,零部件的企业税收减免资格。而使用了中国的零部件,意味着美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失去机会。此外,中部铁锈地带的选票,是拜登竞选连任的关键。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必导致以化石能源为支柱的铁锈地带继续沉沦下去。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燃油汽车工人失去工作,这种结果并不利于拜登的连任。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政府限制中国新能源产品进入美国,拜登倒是可以赢得国内铁锈地带和汽车工会的支持,但是同时美国必须接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现实,并放弃气候协定的领导地位。很显然,这对美国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虽然作为全球气候协定的领导者,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多少实质性的好处,但是一旦因为自己国内产业的需要而失去这种领导地位,尤其是将领导权交给中国,这是当下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美国新的气候法案推动之下,通用汽车和现代汽车等汽车制造厂商,争相在美国建设生产锂电池的工厂。但是这种积极性更多的还要依赖于中国的材料和零部件支持。美国汽车行业代表表示,美国的同行距离不使用中国产材料和零部件的电动汽车独立生产,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基于此,美国国内的汽车生产商,一直在惴惴不安的等着拜登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管理新规的出台。

过去,中国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建立起了包括石墨和加工锂等关键材料的生产线。这些对电池阴极和阳极至关重要的核心材料,在中国已经可以以远低于其他国家的价格生产。与美国对新能源企业的补贴相对应的,是中国正准备取消对新能源车企的补贴。这说明,以当下的产业链主导地位,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上,中国的竞争能力无人能及。

福特汽车去年底表示,其新能源汽车一个季度的亏损就高达13亿美元,这相当于福特每卖出去一辆新能源汽车,就亏损3.6万美元。作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顶级制造商,如何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是福特面临的巨大压力,基于更高性价比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需要,对于福特来说,从中国供应商那里直接采购零部件,是福特汽车实现扭亏为盈的最优解。

2023年6月,作为从中国采购零部件最多的汽车厂商特斯拉,专门针对即将颁布的新规,向政府提交意见书,认为对国外零部件,尤其是中国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不应该太严格。特斯拉表示,可以对整个电池组进行严格的限制,但是对于生产电池组使用的关键零部件以及原材料,矿物质,比如阳极和阴极材料等关键部件不应设置限制。

美国零排放气候协会执行董事对媒体表示:“美国新规最糟糕的状况是,美国生产制造的电动汽车,绝大多数零部件都来自美国,但是可能因为其中很少的,或者哪怕一个零部件来自中国,就失去享受税收减免的资格。这对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是灾难性的。”他希望美国政府能够从中找到折中的方案,而不是一味的寻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去中国化。

相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美国的相关矿产加工企业以及其他的电池材料和部件制造商,对此则持有完全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得益于产业链的优势,零部件和原材料都更加廉价,如果允许中国提供的廉价零部件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当导致美国相关企业成为中国制造的技术和产品的组装车间,进而会导致美国的经济结构更加脆弱,尤其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上,美国不得不面对长期依赖中国的情况。

塔隆金属公司,是一家美国具备矿业运营,享受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适用范围的公司,当前正在寻求一家美国明尼苏达州镍矿的开采许可。塔隆金属表示:“美国的气候法案对于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组件的生产,起到了强刺激的作用,以至于电池和汽车的投资明显增多。但是相对于电池和汽车,更基础的,生产电池本身所需要的矿物,化学制品以及更小的,甚至不被人重视的矿山以及设备的投资却没有明显增加。”

就像文初提到的亨斯迈生产相关化学制品,还没有生产就因为中国产品更廉价导致项目不得不搁浅。跟亨斯迈有相同境遇的公司还有很多,比如位于爱达荷州的,唯一的一家美国钴矿开采企业,就因为中国新出现的材料导致相关产品的价格暴跌,不得不在去年暂时关闭开采。后在美国国防部提供了新的资助之后,这家企业才在去年秋天重新开始了矿产的勘探业务。

在美国新规出台之前,很多公司暂停了美国新能源的发展投资计划。因为他们无法明确的知道,他们的投资会不会因为未来的新规而变成亏损的买卖。这种基于对未来政策法规重大变化的担忧,正在考验着美国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的企业。在政府指导意见出台之前,大家看到的是一种观望的状态。

亨斯迈对外表示,除非美国政府彻底限制中国的原材料,否则美国相关的公司对矿业和化学制品的投资都将搁浅。中国相关产业在之前获得了政府大量的补贴,其中超纯太酸乙烯酯这一个单品的生产,已经占据了全球产能的90%,当前,中国相关企业的规模优势,已经足以维持中国持续不断的低价出售此类产品。而且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得益于这种低廉的原材料供应,而具备在世界上大杀四方的性价比。

很显然,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的高瞻远瞩,帮助中国相关企业占据了此行业的主导地位。与当前美国气候新规之下,新能源热潮才被带动起来不同。中国早已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提前布局了很多年。跟美国发展新能源,政府补贴态度上的犹犹豫豫不同,中国一直都将新能源当作是未来主要的国家支柱产业之一。

美国作为传统意义上控制一切产业制高点的国家,在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落后现状显得非常焦虑。他们期望通过各种限制措施给企业更多的时间,建立起足以跟中国同行竞争的产业链。但是跟成熟的产业链竞争意味着更多的补贴。在当前美国财政吃紧,债务高企的当下,大规模补贴新能源企业,意味着短时间内,财政压力加大的同时,世界新能源市场也将面临被中国车企一口吃掉的可能。

对美国政府来说,当下完全放弃补贴国内企业,固然可以让美国利用中国零部件生产出性价比足够的汽车,但是美国从此在这一行业上受制于中国的状况将难以扭转,这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不过限制中国相关零部件意味着美国企业在几年内无法参与世界竞争,只能在美国国内躺在温室下发育。且不说美国相关企业将来需要多久才能完成发育,生产出足够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即便这个过程没有任何风险,等到将来美国企业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时候,中国车企早已将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完全占领。届时美国的补贴还有何意义呢?

或许正如马斯克所言:美国不封闭市场,美国的汽车工业将在中国车企的冲击下没落。美国过度封闭市场,将导致美国车企长时间内失去国际竞争力,最终的结局依然是一样的。相对来说,或许特斯拉的建议才是中肯的,美国可以限制美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成系统零部件诸如电池的应用,但是不应该将生产电池所使用到的材料和化学制品也挡在门外。相对于自己闭门造车,先利用国外的材料和技术把车造出来,然后再逐渐实现国产替代才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美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纠结,让我看到了一个未来,那就是向今天美国通过芯片限制中国的科技突破一样,长远来看,美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也必将面临来自东方大国的制约。相对于芯片的科技壁垒,中国手中掌握的,恰恰是产业链的规模优势。这是一种无论美国怎么努力,都无法克服的,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魔咒!

0 阅读:1
春迟嫣韵谈军事

春迟嫣韵谈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