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月的洗礼,愈发觉得《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近乎妖的历史剧!从波谲云诡、跌宕起伏的剧情,到细致入微、个性鲜明的人物,譬如‘行走的大明律法’海瑞,深谙帝王之术、沉溺修道却将群臣操弄于股掌之间的嘉靖帝,韬光养晦却怒若媲虎的严嵩,实在是每一个都塑造的精彩绝伦!
最近又仔细看了一遍《大明王朝》,在堪称封神的剧情和人物背后忽然发现一个问题:当朝廷东南抗倭急需军费时,不得不掠之于商的情况下便下令抄了江南首富沈一石的家,本以为会金银成山、珠宝积箱,孰料沈一石家资已近乎空壳!那么沈一石仰仗司礼监、江南制造局的势力称霸江南丝织业二十年,本该富可敌国的他堪称天量家财究竟去了哪里?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就需要看一看沈一石留下的绝笔信和账册涉及到的一部分数字:
首先,朝廷期望抄沈一石的家财以充抗倭的军费是多少?是五十万匹丝绸。
可实际抄家所得是多少呢?库存100匹+作坊可织丝绸19000匹合计19100匹,差额达480900匹之多!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沈一石二十年来的丝绸总产出以及分配比例:
二十年丝绸总产量为400万匹,其中上缴制造局为210万匹(即交到嘉靖手中的部分),约占总数的52.5%;司礼监、严党各级官员分赃100万匹,约占总数的25%;用于购买原材料以及各项运营成本共计90万匹,约占总数的22.5%。
非常清晰的账本明细,让人一目了然。
为了能够让朋友们看得更直观 ,我们把丝绸折算成白银再换算成人民币,以便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通过剧中嘉靖与吕芳的对话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
嘉靖三十年以前海运畅通时,一匹丝绸在国内卖十两白银,运往国外则可卖到十五两白银;嘉靖三十年以后海运不畅所以一匹丝绸只能卖七两白银,因此嘉靖帝说内廷以及各级官员二十年来贪墨的赃款至少在七、八百万两白银以上,这个数字很合理,我们按八百万两计算。
再看看有网友通过对大米的购买力来折算出明代白银和现代人民币的换算比例,私以为有一定的参考性,姑且按照这个比例予以换算(注:由于农业种植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现代科技的加持,现代大米的价值与明代比是存在巨大贬值的,也就是说白银的实际购买力只高不低)
明代一两白银约等于人民币1900元
那么二十年被贪墨的赃款价值为:
8000000两*1900元约等于152亿人民币。
这么一算的话,嘉靖帝应该感到欣慰才是:内廷+首辅+各级官员二十年贪污总额只有区区的152亿,一年的贪污款才7、8亿元,换算到现在简直不值一哂,毕竟一家电商平台负责技术的基层小主管贪污额都快上亿了!
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或许与当时的世界格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代的欧洲,距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仅仅过去几十年,而整个欧洲都在忙着打三十年战争,根本无暇顾及大航海时代带来的红利,而最为重要的是彼时还没有美利坚和瑞士等国家,因此沈一石的家当即便被贪墨也没处转移,肉只能烂在大明朝的锅里,否则也难保搞出个两万亿亏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