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都说是未来趋势,但一出事儿,咋就老是让人捏一把汗呢?
说起电动爹,哦不,电动汽车,那话题可就多了去了。
续航焦虑、充电桩难找,这些都老生常谈了。
但要说最让人心惊肉跳的,还得是安全问题。
你瞅瞅,前几年河南郑州那位特斯拉车主,因为刹车失灵,直接站车顶维权了!
大太阳底下,一个大活人站在车顶上,那画面,想想都觉得揪心。
特斯拉官方回应是积极配合调查,但调查结果呢?
好像也没个定论。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犯嘀咕:这电动汽车,到底靠不靠谱啊?
再说四川成都,一辆比亚迪秦PLUS DM-i,好端端开着,突然就自燃了!
消防员赶到的时候,那火势,啧啧,烧得那叫一个彻底。
比亚迪官方说正在调查事故原因,但这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谁敢保证自家电动汽车不会突然冒烟?
这年头,买个车不容易,谁也不想买个定时炸弹回家吧?
这不,前阵子云南泼水节,又出事儿了。
一辆理想汽车,被游客泼成了“泡水车”。
车主在网上哭诉,说车子损失惨重。
更离谱的是,有传言说这理想汽车能“车外语音解锁车门”,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小偷“快来偷我”吗?
这消息一出,网友们都炸了锅:“谁都能开门,那锁的意义何在?”
理想汽车一看这架势,赶紧出来辟谣,说他们家的车不可能车外语音解锁。
还发了个实测视频,证明自己清白。
可网友也不是傻子,你说没有就没有?
结果,剧情反转了!
有现场群众爆料,说是这车主一行人先开始泼水挑衅,才引来了“泼水报复”。
还有人说,车门压根不是语音控制打开的,是车里的人自己拉开的!
这下可热闹了,之前还同情车主的网友,立马调转枪头,开始炮轰车主“活该”。
这事儿细思极恐。
先不说谁对谁错,单就“泼水节”这事儿,就能看出新能源汽车的尴尬处境。
一方面,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疑虑重重;一旦出了事儿,舆论又容易被各种声音裹挟,真相反而被淹没。
话说回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这几年发展迅猛,但问题也层出不穷。
小鹏汽车在广东清远被人泼油漆,蔚来汽车换电站在杭州起火,这些事件都暴露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安全隐患。
厂家呢?
当然要负起责任来。
技术研发要跟上,安全测试要做足,出了问题要积极回应,该赔偿就赔偿,别想着遮遮掩掩。
消费者呢?
也得理性看待。
别听风就是雨,盲目跟风。
买车之前,多了解了解,多做做功课,别到时候吃了亏,只能自己咽。
还记得2023年5月,上海车展上,一位理想汽车车主因为续航里程虚标,直接在展台上维权。
那场面,真叫一个尴尬。
车主声嘶力竭地控诉,工作人员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这事儿也给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了个醒:承诺要兑现,别玩虚的,不然迟早要翻车。
新能源汽车行业要健康发展,靠的不是炒作和营销,而是实打实的技术和责任。
企业要对消费者负责,消费者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真相这玩意儿,就像挤牙膏,一点一点往外冒,不到谁也说不准会挤出个啥。
只希望,这“理想汽车泼水事件”,能给整个行业敲个警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安全这根弦,可千万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