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亲子游,由此引发对自然的思考

Penny贝妮 2019-02-15 17:39:55

前两天,抓住寒假的尾巴,带儿子跟闺蜜和闺蜜的朋友一起去了趟上海自然博物馆游玩。3个妈妈5个孩子的组合,实在是个疯狂的大部队。

五个孩子,最大不过12岁,最小五六岁,4个男孩,1个女孩,个个是脱缰的野马。

我们这里去上海比较近,开车两三小时,因为是母子游,我们通常选择公共交通,以前我一个人带孩子坐公交车去,这次我们先开车到无锡,再坐地铁过去。因为县级市不通高铁,所以也想让孩子感受一下坐高铁的滋味。

以前我一个人带孩子去的是上海科技馆,也是一个不错的场馆,很适合亲子游,但以我个人来讲,我更喜欢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现有标本收藏量近27万件,其中“黄河古象”和“马门溪恐龙”被称作“镇馆之宝”。

票价也不贵,成人30元,儿童票12元(身高1.4米以上,1.4米以下免票)。(建议网上购票,搜索公众号订票)

不论是各种标本也好,还是各种人造动物模型,都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展品,对于孩子来讲,有一部分养在玻璃缸里的活物,更是让他们挪不动步的存在。

而这些展品,真的是太太太太多了!一天时间根本没办法全部看过来,也没办法一个个仔细地看,如果对自然感兴趣的话,绝对应该几刷才能过瘾。

场馆日均人流量有三四千,高的时候几万也有,我们这次去住了一晚,去了两次。下午去的时候是三四千人,场馆内不算拥挤,但也没办法好好观看各种视频介绍。第二天上午(9点多)去的时候只有三四百人,就很舒服,可以慢慢看视频介绍,但是因为当天急着回家,也就没时间看很久了。

上海自然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孩子可以参加的活动项目,但需要事先预约,所以,建议在网上购票,顺便把项目预约好,这样就能直接去看了,否则到场馆再约很难约上。

另外,还有几点提醒大家,场馆暖气很足,冬天肯定要脱衣服,寄存衣服的柜子人多的话就不够用了,据说夏天还得带外套。在入口处最好去领一个讲解器,这样能够听到讲解,省得孩子拉着老母亲问个不停,然后老母亲还老是读不上来那些生僻的名字……当然讲解器对于孩子学到知识来说也非常有用,所以非常推荐。

普遍感觉是,低龄学前儿童会比十岁以上大龄儿童对自然更感兴趣,他们的好奇心更旺盛更强烈。在参观自然博物馆之前或之后,都建议结合同类绘本阅读(纪录片也可以),更加深孩子对自然的喜好和印象。

比如,纪录片《蓝色星球》就非常好,对于海洋里的动植物世界,孩子绝对会很喜欢看,并且多看几遍再去博物馆就能够如数家珍,反过来介绍给你。

绘本的话,之前介绍过两本,一本《去探险》,一本《动物世界大百科》(是在讲《去探险》的时候提到的),这次再介绍一本《我的收藏》。

《我的收藏》是一本日本人纯手绘的绘本,作者是盛口满,是著名的博物学家、插画家、也是当今日本活跃的生物记录作家。

这个绘本,描绘了日本人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大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画面非常细致,动植物栩栩如生。我家孩子非常喜欢,常常会自己拿出来翻着看。

书本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系列,从植物到动物,画风逼真而且细节丰富,对于认识自然界的动植物来说很有帮助。

当然,如果能够结合野外活动,亲眼去看一看田野中的动植物,摸一摸它们,感受会更加强烈,但现在的孩子,多半只能从书本和博物馆中去认识大自然,这也是一件有些遗憾的事。

不过,因为看了绘本,孩子对野外的花花草草就特别感兴趣,我们去爬山的时候,他总是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问我路边的是什么草什么花什么树,其实我很多都答不上来。

就像《我的收藏》这本书里,很多也是日本的动植物,有些我们都很眼熟,但有时候也会想,如果有一本像这样的描绘我们当地动植物的绘本就好了。我们就可以带着这样的绘本和孩子一起爬山,边爬山边观察路边的植物,对照着学习、发现,孩子一定会觉得更有趣,也能收获更多。

有人可能要问,我们现在的工作没有几个是跟自然有关的,不认识动植物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了解自然,认识自然?

因为我们人类虽然好像脱离了自然界,做着与自然无关的商业、经济活动,可是说到底还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骨子里还是有一种亲近自然的天性,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这样,越年幼的孩子越亲近自然。

只要不是复杂而险恶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中,人们也会生出放松愉悦的感受。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再去接触自然、去思考和维护自然,那肯定是一场悲剧。

日本有个国宝级的摄影家星野道夫,就是崇尚自然并身体力行的典范,他从小就爱上了阿拉斯加北极圈的风光,移居当地拍摄驯鹿、驼鹿、北极熊、灰熊、座头鲸等等,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大自然的动人美景和唯美的文字。他最后因为被灰熊袭击而长眠于阿拉斯加,可以说真正为此生挚爱献出了生命。

看到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驯鹿和驼鹿,我想起星野道夫的那些摄影作品和文字,心中涌现出某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伟大的自然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索,更值得我们去懂得和保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