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绿灯路口,我本来要左转掉头,但是车突然右转。”近日,浙江的朱先生(化名)向读特新闻记者反映:小鹏汽车NGP(智能辅助驾驶)失灵,导致其所驾驶的车撞上了相邻车道的车辆。朱先生表示,至今未获得小鹏汽车方面关于事故详细原因的回复,对于小鹏方面提出“补偿价值5000元积分”的方案“无法接受”。
12月2日,小鹏汽车公关部回应读特新闻记者,事故发生时,车辆是在辅助驾驶状态,在掉头过程中向右借道,与旁车距离过近,最后导致碰撞。对于用户提出的车价10%的补偿,小鹏方面表示,目前用户诉求过高,我司无法满足。
朱先生(化名)提供的行驶视频,车辆在NGP模式下在红绿灯路口发生了事故。
智驾失灵?掉头变右转
朱先生所驾驶的车型是小鹏汽车2022款G9。今年11月23日晚,车辆行驶到杭州市拱墅区余杭塘路与教工路交叉的十字路口时,发生了事故。
记者从朱先生提供的行驶视频中看到,事故发生前20秒,车辆在NGP模式下以40km/h的速度前进,接近路口时,红绿灯由绿转红,行驶时速逐渐降至10余公里。此时,车辆还打着左转灯准备掉头。距离车辆停止线还有一辆车的距离时,车辆突然右偏,NGP模式切换至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模式,撞上了相邻车道的车辆。
朱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也有使用NGP模式的习惯,事故当天,是在行驶了一段路程后开启使用NGP功能的。
“事故当时,我手在方向盘上,脚在刹车上,但还是来不及反应。”朱先生说,事故发生后,车衣、右侧叶子板、右侧大灯、激光雷达、前保险杠等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被撞的车损伤集中在左侧门。他报了保险。次日,G9被送至杭州滨康路销售服务中心维修。
朱先生(化名)的车多处受损。
双方未就赔偿方案达成一致
随后数日,在详细的事故报告出具与补偿方案上,朱先生与小鹏汽车方面陷入了分歧。
11月26日,朱先生从滨康路销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处口头获悉,事故原因是“车辆判断掉头半径可能不够,所以往右打一点”。当朱先生进一步质疑“激光雷达为什么没识别旁边车道有车,是否在运作”时,工作人员表示“雷达坏了会报错,目前没有存在故障”。
在沟通过程中,该名工作人员向朱先生强调:“当前的辅助驾驶还无法应对所有的场景,还是需要驾驶员多关注一下实时的情况。”对于工作人员的这一说法,朱先生并不买账。“复杂场景我就认了,但这么低级(场景)我无法理解。”
朱先生告诉记者,截至今日,他都未曾从小鹏汽车方面获得详细的、书面的事故报告。“到底激光雷达有没有在工作,系统是不是有bug,我都不知道。”朱先生表示,后续不敢再用NGP功能。
12月2日,小鹏汽车公关部人员回复读特新闻,后台数据显示,车辆碰撞前仍处于NGP辅助驾驶中,碰撞后降级至ACC。经分析,该事故是由于车辆在辅助驾驶状态下,掉头过程中向右借道,与旁车距离过近导致的碰撞。
小鹏方面强调:“辅助驾驶不等于完全自动驾驶,对于能力不足的场景要主动接管。”对于在朱先生的案例中,具体是什么原因无法满足辅助驾驶功能,小鹏汽车方面没有进一步回复记者询问。
记者获悉,小鹏汽车方面向朱先生提出“关怀方案”——补偿50000积分(价值5000元)作为修复车衣损伤的费用。朱先生表示“无法接受”“感觉是对消费者的侮辱”,其诉求是赔偿车价的10%以弥补车衣,以及因出险导致车价值损失和保费上涨的损失。对此,小鹏汽车方面回复:“目前用户诉求过高,我司无法满足,将保持与用户沟通,尽快达成一致。”
“可能是空间检测上有盲区”
在社交平台和消费者投诉平台上,还有其他新能源车品牌的车主反映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时遭遇事故。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读特新闻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辅助驾驶功能属于一种更快、更精准的网络协议,雷达感应到车周围环境要发送给车电脑,电脑再决策,雷达感应到了,但如果传输、决策环节脱钩也会导致决策失误。“也有可能雷达没有感应到车周环境,没有传输给车电脑。”
该名人士评论道:“从逻辑上来说,如果车掉头需要往右打方向盘,那无论车在什么车道、在哪个城市都容易出现剐蹭隔壁车辆的事故。(车撞了)可能是空间检测上有盲区。”
小鹏汽车客服中心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智驾安全考试才能开启NGP功能。图为朱先生(化名)提供的智驾考试通过凭证。
记者从小鹏汽车智能驾驶安全考试中获知,目前无论是ACC、LCC(车道居中辅助)、NGP还是AI代驾功能在施工路段、拥堵路段,雨、雪、大雾天气,路面有大坑洼、深积水,车道偏窄时,车道线长距离缺失、不清晰或混乱等场景都不适合使用。考题答案还指出,“掉头”这个场景会因其他道路参与者影响导致通过难度加大,在必要时应立即接管车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企都在频繁提及“‘端到端’上车”,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记者了解到,过去自动驾驶架构分为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三个模块。“端到端”就是通过大模型将感知、规划和控制三个模块集成起来。整合之后,工程师不再需要写规则告诉系统什么是车道线、红绿灯、交通规则,而是运用大模型技术,在大量的驾驶数据中学习人怎么开车,寻找驾驶的规律。“端到端”将解决信息无损传递的问题。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