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照片的拍摄者为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弗雷德里克·加德纳·克拉普,1913-1915年间,他曾率队在陕西境内进行石油勘探工作,这些照片是其在工作中所留下的。
店头街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随后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图为1915年元旦的黄陵县店头镇街头,街边插着“筹备全国煤油事宜处勘矿测量队”的旗子,几名队员站在门口交谈,旁边摆放着祭祀用的物品。
热闹的人群
在勘探队驻地对面,是一座庙宇建筑,根据后面的图片推测,这座庙宇与始祖轩辕黄帝有关。当时,有人倡议实行“黄帝纪元”方式,是以传说中黄帝诞生年为元年的纪年法,但是后来没有实行。
庙宇庭院
庙宇庭院内摆放着一排桌子,上面摆放着香烛、整猪等祭祀黄帝的物品。站在供桌后面的是勘探队的中外成员,这么热闹的场面,自然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黄帝造像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图为庙宇内的黄帝造像,端坐在木制的神龛之中,神态威严,两名侍从分列两旁。在神龛之外,还塑有文官武将的人物造像,形象栩栩如生。
残存的古塔
从店头镇前往隆坊镇的沿途风景,枯树枝丫上的鸟窝,散落的古建,孤独的行路者,宛如一幅生动而苍凉的风景画。
寺庙废墟
隆坊镇一座寺庙的遗址,残垣断壁之上,横卧着一口巨大的古钟。这座寺庙被拍摄者称为钟神庙,不知是不是它原有的名称。
桥山地貌
一名戴着鸭舌帽的男子牵着马走在曲折蜿蜒的黄土道上,身后是一座残塔一样的黄土堆。
张村驿
张村驿前往富县县城的沿途风景,大块的冲积平原上,是一块已经成熟的庄稼地,呈现出一片金灿灿的景象。
黄土高原
张村驿和富县之间的黄土高原景象,人们在黄土坡上开垦出层层的梯田。
黄土岩层
张村驿与富县之间所看到的的黄土山上的岩层,荒草和黄土崖壁构出一幅荒凉的景象。
路上行人
一个骑着马的男子正行走在黄土大道上,道边是深深的沟壑,在沟壑当中,有一驾马车正在奔驰而来,形成了早期立体交通的有趣景象。
尖峰之下
道路上的一块造型奇异的黄土山峰,一名背着长枪的士兵正艰难地从它脚下走过。他负责勘探队在野外工作时的安全。
背柴男孩
一个男孩背着大捆的柴火走在富县附近的黄土道上,沉重的柴草压弯了他的腰,面对摄影师的镜头,露出的是冷漠的神情。
圪针滩
圪针滩位于宜川县的黄河边上,这里以古渡口而闻名,古称孟门津。孟门津与河对面的采桑津相对,合称桑津渡,是旧时连接秦晋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圪针滩古渡
明清时期,圪针滩古渡口极为繁荣兴盛,这里店铺林立,船夫聚居,商贾云集。旧时与东龙王辿、西龙王辿、壶口古渡口共同组成了一片船运商贸集散地。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瀑布近景
壶口瀑布近景,束宽流而成一壶,奔腾咆哮着拍打着河岸,发出震耳欲聋的雄浑之声,气势磅礴,气象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