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6岁女子称作“破瓜之年”,“破瓜”什么意思?说来你别不信

树人闲谈 2024-03-13 16:20:5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称呼,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等。这种独特的年龄称谓反映了古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了解,为人生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赋予了相应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对人生成长过程的关注,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寓意。

根据现代民俗学家的考证,古代这种独特的年龄称谓现象与古代农耕文明的社会结构有着深刻的关联。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与自然节气紧密相连,使得人们对四季更替、草木生长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因此常借用自然界的物象来比拟人生中的某个阶段。

比如“豆蔻”这个词,原本是形容豆蔻花在初夏含苞待放的状态,后来人们就以此来象征十三四岁少女的青春懵懂与纯洁美丽。

除此之外,古代的年龄称谓体系也蕴含着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比如在古代15岁的女子被称为“及笄”,这个词标志着女子达到15岁,可以梳起发髻,意味着女子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可以结婚生子了,符合封建传统社会对当时女性角色定位的要求。

同样的,“及冠”或“弱冠”则代表男子20岁时要举行冠礼,意味着男子正式成为成年人,需要开始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其他像“三十而立”这样的词,则是孔老夫子对自己的人生总结,他从自己的个人经历出发,认为人在30岁时就应该人格独立,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由于孔老夫子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的神圣地位,使得“三十而立”这个词也承载着古代文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愿望的个人期许。经过文化上的不断演变,“三十而立”已经不仅仅是对年龄的一种称谓了,更是形成了一种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价值观。

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三十而立”也成为了人们对自身的一种鞭策,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而且,年龄称谓不光具有激励作用,还具备一定的文学审美价值。

古人在诗词歌赋中常常会使用相应的年龄称谓,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中就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句子。“诗圣”杜甫的《曲江》中也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样的感慨。

不过,由于古今文化上的一些差异,一些古人常用的年龄称谓,现代人看起来却显得十分怪异。像“古稀”、“不惑”这样现代仍然比较常用的年龄称谓,一般人基本上都能够看得懂是什么意思,但是像一些比较晦涩的古代年龄称谓则不容易看得懂,有时候还会因为自身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而产生误解,比如“破瓜之年”。

在古代,年满16岁的女子又被称作“破瓜之年”。比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述薛宝钗时就称其是“破瓜年纪”。可是很多人却并不懂“破瓜”的真正意思,反而产生了字面意义上的误解。其实,“破瓜”的意思很简单,说出来你别不信。

在明朝的世情小说和清末的狭邪小说以及后来的港台小说中,“破瓜”一词常用来形容女子经历第一次夫妻生活。虽然这种说法很流行,但较其本意来说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用法,也导致了现代人对“破瓜”二字的误解。

“破瓜”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晋玄言派诗人孙绰所写的《碧玉歌》中:“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芙蓉凌霜荣,秋容故尚好。”此文反复两次出现“破瓜”一词。宋代诗人陆游的《无题》中也有“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的诗句。像陆游这样伟大的爱国诗人,自然不可能用污秽之词作诗,诗中“破瓜”一词,指的应当是16岁的少女。

对此最权威的解释,还有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随园诗话》,其中明确解释:“《古乐府》:‘碧玉破瓜时。’或解以为月事初来,如破瓜则见红潮者,非也。盖将‘瓜’纵横破之,成二‘八’字,作十六岁解也。”

也就是说,“破瓜”一词的含义没那么复杂,其实就是将“瓜”拆分成两个“八”字,加起来刚好符合十六之数。因此,古代的文人墨客常以“破瓜”一词来形容年满16岁的少女。由此可见,古代之所以会形成如此丰富多彩且富有诗意的年龄称谓文化现象,除了受到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以及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之外,也离不开古代文人墨客的浪漫主义情怀。

0 阅读:292

树人闲谈

简介: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带领大家探寻其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