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独子彭云现居美国,妻子是毛主席夫人亲戚,儿子回北京任要职

周律鸣不评 2025-04-06 19:08:47

不少人都读过罗广斌的小说《红岩》,并对小说中的江姐此人心生敬佩,但是许多人所不知道的是,江姐这个红色革命人物其实是有原型的,她就是革命烈士江竹筠女士,要说江竹筠的生平其实远比小说还要波澜壮阔。

江竹筠是苦出生,八岁时随母亲逃荒到重庆,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在为工厂做工贴补家用了。父母常常会为懂事的她而心疼,他们并不愿女儿当一辈子,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不管家庭情况有多困难,江父也要供江竹筠去上学。

受制于当时混乱的教育体系,为了女儿能够更大程度地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江竹筠最终选择进入了教会学校进行学习。进入教会学校上学是江竹筠改变自己悲苦命运的第一步,在学校那样一个平等开放的环境中生活,使得她的人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那里她幸运地遇到了当时的地下党员丁尧夫,丁尧夫把现代化的先进思想如数家珍般地传授给了她。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后,她原本贫瘠的内心中生出了梦想,她也要成为像丁尧夫一样的共产党人!就算是战死沙场,就算是为国捐躯,牺牲自己爱情与幸福也在所不惜!

1941年,江竹筠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任务。虽然刚从学校毕业的她,在党内还算得上是个新手,可惜在国家危亡面前,不存在什么的新手保护期,上来就给了江竹筠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和已经结婚的同事彭咏梧假扮夫妻。

这个任务对于从来没有过恋爱经验的江竹筠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幸彭咏梧十分耐心地传授了不少自己当地下党时的潜伏经验给她,在彭咏梧的悉心教导下,江竹筠渐渐学会了伪装。

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革命友谊也在一次次的生死攸关间升华成了爱情。彭咏梧与前妻谭正伦离了婚,他曾对好友倾诉道,“离了婚也好,这样她便不会为我这样一个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的人枉费青春年华了。”

彭咏梧和江竹筠结婚后,没有过上多久幸福甜蜜的婚后生活,就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踏上了各自的征途。即便是有了身孕,江竹筠也时刻谨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孩子彭云刚呱呱落地,内战就爆发了。

夫妻二人以国家大义为先,联手发动了破除国民党封锁的各项行动,并且取得很大的成效。

1947年,彭云才两岁,内战的炮火却没有停歇的意思。为了支援更多共产党人,夫妻二人选择了下农村开展武装斗争。

但是这一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彭咏梧担心万一他们回不来,彭云还小,一个人在乱世会活不下来,需得找个可靠之人托孤。他们夫妻俩的朋友也都是共产党人,随时都可能殉国,那么能找谁呢?

思来想去,彭咏梧只能想到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的前妻谭正伦。前妻这个身份虽说有些尴尬,可是他对这个朝夕相处数年的人再了解不过了,虽然他们的爱情消散于乱世的炮火硝烟里,但是他对谭正伦的为人十分信任。

谭正伦为人中正,深明大义,他从不担心谭正伦会对彭云不好,他担心的是谭正伦为为了彭云而委屈了自己。夫妻二人最担心的那一天终于来了,谭正伦牺牲在了战斗的第一线,而江竹筠却不幸被敌人抓去作了战俘,折磨至死也没有说出有关于党内的秘密。

事实确如彭正伦所料,在夫妻俩殉国之后谭正伦将彭云当做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比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还要关切些。生逢乱世,谭正伦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难免艰难,生活最难的时候她只能把一个孩子送到孤儿院,她想都没想就把自己的亲生孩子送到了孤儿院。

可以说谭正伦给予了痛失双亲的彭云全部的爱,而长大后的彭云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回报她。高中毕业后,彭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成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后,他又顺利地考入了中科院,成为了当时的优秀科研人才,并且成功申请到了第一批公派留美的人员名额。

彭云自知祖国缺乏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才,就誓必要把自己打造成计算机领域的专家,这才能不辜负国家对自己的期望。因此,他在美国生活的那些年里,攻读了硕士课程后又攻读了博士课程,并且以优秀的履历顺利毕业,顺利地取得了美国的绿卡。

对待事业稳扎稳打的彭云在对待爱情上也是如此的靠谱,在正当好的年龄里与最爱的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彭云的妻子易小治是他的初恋,也是当时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时的同学。

细看易小治的履历就会发现二人十分地登对,易小治的外公是毛主席妻子杨开慧的舅舅,他们二人都算是烈士之后,身上传承着不凡的血脉,他们的孩子彭壮壮也并非庸才。彭壮壮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获得了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西屋奖,在成年后又顺利考入了美国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

彭云的儿子彭壮壮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选择继续留在美国,而是选择了回到北京,为心爱的祖国做贡献。要说何壮壮在北京的工作,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他是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及大中华区电信及高科技行业的核心成员,我国的国企和央企都要依据他们所制定的发展策略进行下一步的规划。

老话说得不错,龙生龙凤生凤,作为革命烈士“江姐”的后代自然会继承其风骨,让烈士的鲜血传承于后代之身燃烧,继续守护着我们宏伟的祖国。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江姐后人今安在》、《江姐之子讲述人生经历》、《意志如钢铁的红岩英烈江竹筠》

0 阅读:24
周律鸣不评

周律鸣不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