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元的冲浪课,让一个三亚度假的女游客陷入了"罗生门"。

这事说来蹊跷。顾女士第一次去冲浪,觉得教练专业细心,开心得很。谁知第二次去,同样的教练,同样的项目,却被指控"动作粗鲁地猥亵隐私部位"。这一告,直接把三亚一家冲浪俱乐部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情要从1月4号说起。顾女士花599元报了第二次冲浪课,教练还是上次那个林某某。冲浪挺顺利,可上船那会儿出事了。顾女士说教练不但摸了不该摸的地方,还"向上又向内使劲"。

这下可闹大了。顾女士第二天就报了警,还在平台给了差评,把细节和报案书都贴出来了。俱乐部那边赶紧表态:教练在店里干了三个月,好评率最高,他承认推了一把,但具体碰哪儿了,船上没监控,说不清。

更有意思的是双方的微信对话。顾女士死活要教练删掉手机里她的照片视频,俱乐部负责人就是各种推脱。这聊天记录一曝光,网上更热闹了。


警方介入后,俱乐部赶紧让教练停薪留职。可这事儿说难证实也难,说好证实也好证实。难在哪?船上没监控,就是"他说她说"。好在哪?这种事儿谁会平白无故告人?



网友吵得更欢了:
有人说:"不想被碰就别玩这种项目。"

也有人怼:"这是让女性别出门得了。"
还有人阴阳怪气:"要是外国教练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最绝的是有网友放话:"只要这女的一年内不直播带货,我就信她。"这话说得,现在是不是但凡女性维权,都得先证明自己不是为了蹭流量?

说到底,这事儿暴露了三个问题:
第一,冲浪这种项目,到底该怎么防范?总不能因为容易有身体接触,就让女性别玩吧?
第二,没有监控的情况下,这种事儿该怎么取证?总不能让每个教练随身带摄像头吧?
第三,为什么一提到女性被侵犯,舆论的第一反应不是同情,而是质疑?
现在警方说还在调查取证,具体结果还得等。但有一说一,不管结果如何,这事儿都给旅游行业敲响了警钟:安全和尊重,一个都不能少。

最后说句大实话:当一个女性要证明自己被侵犯不是为了蹭流量的时候,这个社会是不是病得不轻?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