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崔若林——九江年文化(上)

冯晓晖 2024-02-10 23:50:16

作者:崔若林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公众号,再由编者“冯晓晖”公众号转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相关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四季春为首,数节年为新。九江人说的“年”,即春节的俗称,是中华民族最隆重、内涵最丰富的传统佳节。《说文解字》云:“年,谷熟也”。“年”在古时是庄稼成熟丰稔之意。禾谷果实一年一熟,于是,表示丰收的“年”字便与时间有了某种联系,逐渐演变发展,人们就把“年”作为时间单位。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以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的日期由此固定来,并一直延续2000多年,代代相传,习习相因。“年”亦旧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年是推陈布新的节。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其活动却不止于正月初一这天。九江各地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刷墙壁、置办年货、剪窗花、添制新衣、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言谈、办事讨口彩、图吉利,给节日增添情趣。所有这些活动的一个共同主题,即“辞旧迎新”,以盛大的热情和仪式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瑞昌新年剪纸

九江籍著名作家蒋彝《儿时琐忆》中描述:“新年是要穿新衣服的。裁缝师在我家做半个月或半个月以上的工夫。我的伯母、婶母和年长的堂兄弟,便挑好丝绸衣料,同裁缝谈论服装式样……清晨,我们年轻人都得着意梳妆打扮,穿上新衣服。年龄最小的的女孩子,还要在双眉之间的鼻梁上方,涂上一个红点。家里的整个气氛都变了。每个人都精神起来”。

他还在《过年》一文中讲到:“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腊味与腌菜”,“腌制肉类,主要是腊肉、腊鱼、腊鸡和腊鸭”,“每当腌肉已经晾晒出去以后,家里年长的妇女,便忙着做各种各样的米糕、桂花糯米糖糕等等。姑娘们帮着将这些食品装进坛坛罐罐里面,分别放在各间房子里。在十二月(腊月)二十三日以前,一切准备工作必须完成”。

共青板鸭

九江各地的人在年底要进行大扫除,将楼上楼下、屋里屋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除有利于清清爽爽过年外,还有灭病防害的作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也反映了九江人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观念。

过年有祭祝祈年、驱恶纳吉的遗风。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节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如祭灶神,九江地方旧志记载:“是日,扫舍宇祀灶焉,以糖饼谓甜神之口”,意可让灶神上天不乱禀报,多说好话。永修各地腊月二十三日,夜备酒菜,果豆祭灶,焚香拜送灶神。星子(今庐山市)当夜鸣爆送司命(灶神)上天。德安各地二十四日家中锅内放盏菜油灯,装香敬灶神,祷告神上天奏善事,保清洁(平安)。

柴桑、浔阳、濂溪区等地,在厨房点燃香纸、爆烛,摆上供品为其钱行,以祈“上天奏善事,人入户降吉祥”。除夕夜,各地民间俗信诸神下界,于是,燃爆竹、点旺火,迎神"燎崇",击鼓驱傩。在]“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的时刻,还多有占岁之举。

湖口大垅板糖

“春联者,即桃符也”,九江人又叫对子。进入腊月,九江各地“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这便是北宋王安石《元日日》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所指的张贴春联年节文化之一。

此时,九江城乡各家各户都将会用红纸写上的吉祥语,贴于大小门两侧。左右联语,谐偶对仗,以其严谨的格律、雅致的韵味、深邃的寓意、喜庆的情趣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年节喜庆表达和渲染的文字符号,深为民众所青睐。九江俗语“有钱无钱,贴副春联。”“有吃无吃,买张红纸贴壁”,以期待新的一年平安幸福、兴旺发达。

春联的内容常常能反映出主人家的职业特点及主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旧时做官的人家,兴贴“皇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表现出不同凡俗和力求光宗耀祖且,显赫于人的意愿;读书人家多贴“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强调书香传统,以期才学并茂;经商做生意的人家,爱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希望财源茂盛、发财致富;搞交通运输、驾船跑车的人家多贴“东西往来满载春风行千里,南北驰骋运送笑颜进万家”,祈求生意兴旺,出入平安;药店则贴“架上丹丸能济世,壶中日月可回春”,“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表明中国传统医学济世救民的心愿;酒店用“香闻十里春无价,醉卖三杯梦亦甜”;农民喜贴“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六畜兴旺岁岁平安”,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

2024年1月29日,九江书法家举办向市民免费送春联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联语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如“励精图治搞四化,雄姿英发绘宏图”等等。欣赏文质俱佳的好联,如含英咀华,齿颊留香。同时,人们还会在门楣、窗户、箱柜上贴"福"字。“福者,备也”,这是《礼记·祭统》和《尚书·洪范》中的注释,意思是什么都齐备。不少人倒贴福字,取意“福到(倒)”了,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通宵爆竹响,岁序又更新”,“爆竹声中一岁除”。放爆竹是九江人在过年时借以助兴的习俗。每当除夕之夜,无论是繁华城镇,还是僻静的乡村,噼噼叭叭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一道道虹划破夜空,这声声炮响和道道彩虹给人们带来喜庆,兴奋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如《瑞昌县志》载:“除夕之夜,孩子们玩灯笼,放鞭炮,灯火通明,通宵达旦”。湖口,午夜后喝岁酒,鞭炮齐鸣气氛热烈。武宁,直至午夜,交子时后鸣放鞭炮,送旧迎新。德安除夕夜灯火辉煌,鞭炮声长夜不断。星子(今庐山市)除半夜子时,接(新年)年,家家鸣爆,前后封门,只走侧门进去。都昌,是夜爆竹声从黄昏始至初一凌晨,连绵不断,此伏彼起,尤其还年福、关财门时激烈。如今,燃放的爆竹一般都是用红纸包裹的,燃放后红纸铺满地面,叫做“满地红”,是喜庆和吉利的象征。

过年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吉日。“有钱没钱,回来过年”。九江人每到过年时,不管离家千里万里,人们都要尽一切努力挤车乘船往家里赶,而如此急切地回家过年的动因,往往是希望全家团聚,吃上团年饭。吃团年饭寓意着合家团圆,故又称“合家欢”。如果有的家人未能按时赶回,都会在餐桌上留下位置,摆上一副碗、筷,以象征此人已与家人团圆。团年饭上人们尽情歆享丰盛的美味佳肴,但是鱼就别着急吃掉。“鱼”同“余”谐音,年年有鱼喻示着“年年有余”、“喜庆有余”。

在瑞昌各地,这顿团年饭既丰盛又隆重,家人大团聚,嫁出去的女儿,连同女婿、外孙们, 有条件的都要前来陪同老人们吃团年饭,按辈份序年龄排座次;不要说不吉利的话,菜、饭一般不吃完,谓之“有吃有余”。修水的习俗是二十九日过年,年饭则在三十早上吃,早上的年饭吃的时间越长越好,有的人家要吃上2-3个小时;青菜、鱼哨子、猪头肉等是必备的菜。彭泽的团年饭基本上在三十晚上吃,桌上的鸡和鱼两道菜,一般都原封不动地摆放着留到初一以后吃。湖口一些乡村,除了各家各户要吃团年饭外,一般一个姓氏村庄的人在三十晚上还要到祠堂聚会吃年饭,一直聚到凌晨,叫做“完年”。

有的地方吃团年饭时,兴给狗喂食,让其饱食呼呼安睡,以免狂吠乱叫,吓着来家送福之神,保得春满乾坤福满门。“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启后恩”,除夕夜一些地方家家户户还要祭祀和迎接神明,以示不忘祖宗先德,慎终追远,缅怀先辈之意。子时至天明,要举行一系列祭祖、拜神的仪式,以祈求天地神灵与祖先们在新年里赐福。

都昌人在祠堂中祭祖

崔若林(作者像)

【读后记】崔老师对九江文化的研究极为广泛,节庆习俗方面,本系列已发布过他的《九江元宵文化》《九江端午文化》《九江清明文化》《九江重阳文化》,本篇是崔老师这个系列的最后篇,当然也是分量最重的一篇。全文较长,分上下两篇连载。

0 阅读:7

冯晓晖

简介:旅行、摄影、码字,多个职业,多种角色,多一种维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