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成都军区原司令员,刚上任一年就被免职,最后又升上将

孔甲丙今说史 2024-11-16 01:33:08

济南军区的司令员中,张太恒是特别的,他是带“错”上任的一位司令员。张太恒1931年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东张家庄。13岁参加八路军,从小交通员一路进阶为军区司令员。

张太恒在抗日战争后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是他立下累累战功的时期。他参加的战事难以计数,比如:1947年2月莱芜战役,1947年4月泰蒙战役,1948年9月他参加了济南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张太恒常年驻守在东南沿海的岛屿上。1953年6月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反扑大陆野心的山东岛保卫战。他身经百战,作战勇猛,是一员解放军虎将。

因为有丰富的作战经验,1985年,任命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担任老山前线指挥员,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他指挥陆军进行对越防御作战。还先后总结和发表了《山地丛林战斗中怎样打歼灭战》等有影响的文章。

1990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张太恒的部队主要是保卫祖国的边疆。从东南沿海的岛屿,到西南边境的山岭。守卫的地区都是战争事态紧张的区域。然而,就在他刚任成都军区司令员不久,发生了一个事故,让他的军旅生涯发生了转折。

S-70直升机坠毁事故

1991年5月,正值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当时成都军区管辖,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还有一个就是西藏。为庆祝和平解放40周年,西藏拉萨即将举办隆重的庆典。

为了庆典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成都军区司令员张太恒带领工作组到拉萨指导大庆的安全工作,并代表军区参加庆典。庆典结束,在送走中央代表团后,张太恒带领工作组开始沿中尼边境进行边防调查。

6月16日,在视察完樟木口岸边防连后,张太恒一行20多人,乘坐三架黑鹰直升机前往日喀则。

张太恒等人乘坐第一架直升机,副司令员张德福中将等人乘坐第二架,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侯书军中将等人乘坐第三架。在起飞前,张太恒曾询问气候是否允许起飞,得到了飞行员肯定的回答。

前两架直升机相继向南起飞,第二架直升机在向右转弯180度的过程中,碰到山崖坠毁。张太恒得知消息后紧急返回现场组织抢救,但飞机上的13名同志已经全部遇难。

逝世的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德福,是山东文登人,与张太恒是战友也是老乡。张太恒对此事故感到自责和愧疚。他明确表态,自己是带队的军区司令员,对事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军委总部对事后调查后,查明事故原因,是因为气流突变。直升机遭遇下降气流,而飞行员对山谷中突变的气流难以把握,导致直升机螺旋桨碰到突出的崖壁上而撞毁。

虽然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事故,但张太恒认错态度诚恳。中央军委决定给予张太恒行政降职处分,免去其成都军区司令员职务。成都军区空军司令员侯书军空军中将免职离休。

授衔解放军上将

被免职的张太恒到北京国防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1992年3月,张太恒到北京开会。他被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找去谈话,通知任命他为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张太恒对中央给予的第二次机会,十分感激。

他在南京军区的任职大会上说:“我是犯过错误的人,情况大家比较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军委让我到南京军区任副司令员,是对我的信任”。虽然飞机事故已经过去,但张太恒一直把此事放在心上,警示着自己。

正是因为他知错并且诚恳地反省自己。这样的态度,对于一个军人十分可贵。他的品质被大家看在眼里,也给他带了新的机遇。

1992年10月17日,张太恒接到总政治部的通知,要他到北京来。到达北京之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找他谈话,告诉他中央军委决定由他接替张万年,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张太恒没有想到犯了错的自己,还能继续受到中央的赏识。这次官复原职而且是在自己的故乡,张太恒的喜悦可想而知。

10月23日,张太恒在任职大会上说:“我是犯过错误的,给军队建设造成了很大损失和不良影响。”他还说:“山东是我的家乡,济南是我参加解放的城市,到这里工作后,决心不辜负中央军委的重托,把济南军区建设好。”

就这样,张太恒从成都军区司令员的免职,几经波折回到了故乡济南军区,重新复任司令员。每次的任职大会上,他都首先就承认自己之前的过错。他诚恳谦逊的态度,给军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回到家乡任职的张太恒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军队建设考虑。1993年的某一天,他来到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当起了训练课的主考官。当军区兵种部干部驾驶坦克、装甲车顺利完成考试时,张太恒高兴得走下主席台和大家握手。

张太恒年轻时,当过国庆10周年阅兵仪式的主旗手。在济南军区机关组织的一次队列会操后,他兴致勃勃地走下主席台,为参加会操的干部做起了参加阅兵式的标准动作示范,身姿不减当年。

他也曾两次到中央军委组织的学习班上讲对台作战理论课,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受到中央军委及总部的高度重视。

1994年6月8日,张太恒晋升为上将军衔,成为"88式军衔"的上将之一。已经63岁的张太恒,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步入晚年。他对老一辈的战士有着感同身受的情感,十分关心老兵们退伍之后的生活。

1994年12月,张太恒冒着寒风下到部队,在某高炮旅逐个连队看望即将退伍的老战士。他对老战士们说:“高炮旅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凝结着你们的汗水,我代表军区向大家表示慰问,希望大家退伍不褪色,服好预备役,随时准备报效祖国。”

张太恒再三嘱咐旅领导一定要帮助老战士解决实际困难。他关心士兵,从战场上到离开军队,他也经常视察基层的工作。可以说张太恒是一位非常亲民的司令员。他能体谅士兵和基层人民生活的艰辛,这是和他年轻时的经历息息相关的。

吃得苦中苦

张太恒家境贫寒。父母供不起他上学。他只上了一段时间的小学,就辍学回家帮父母干农活了。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末期,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又加上1942年遭遇了大旱和蝗虫灾难,农作物颗粒无收。不仅山东,河南更是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饥荒。全国粮食短缺,通货膨胀。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太恒一家难以为生,他跟随父亲一路逃荒,到其他县谋生。

通过老乡介绍,张太恒与父亲一起到垦利县,一个叫陈老五的地主家做工。父亲做长工,11岁的张太恒做小工。除做一些农活外,还要给地主家放牛、放羊。为了混口饭,生存下去,少年时的张太恒把能吃的苦都吃了。

一次在野外放牲口时,张太恒接触到了八路军游击队的同志。当时八路军游击队正在山东围剿日军。张太恒见跟着军队不仅有饭吃,还能打敌人保卫祖国,就有了参军的想法。

1944年8月张太恒经地下工作者介绍参加了八路军,后被分配到八路军渤海军区后防行署留守处工作,当上了小交通员。

不久被调到垦利县县大队当了一名通信员,后来又因补充作战部队,被选拔到渤海军区七师八十二团当战士。参加了1944年冬的反扫荡斗争。

少年时尝过饥饿的痛苦,可以说张太恒是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知道濒临死亡的痛,塑造了他战场上不畏惧死亡的勇敢。

革命战争年代,张太恒曾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和平潭岛战斗中四次负伤,被评为三等乙级残废,右胯骨内一直留有一颗长达3厘米的弹头。

他参加了难以计数的战争,苦难没有打到他,那么迎接他的就是胜利。

不断学习

少年时期没有机会读书上学,自从加入八路军后,张太恒时刻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在战事结束,平稳的年代,他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充实自己。

1958年12月,他考入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第七期学习,期间参加了国庆10周年大阅兵,担任受阅方队军旗擎旗手,1961年2月毕业,获大专学历。

1971他年考入军政大学学习一年,以后又在国防大学进修一年。1998年12月他参加了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函授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获大学本科学历。

有了理论知识,结合他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对部队作战,训练,管理和勤保障等方面研究颇深,曾多次在中央及全军性报刊、学术等杂志上发表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文章。

他不断的学习,证明他不只是战场上的猛将,还是有头脑的军事理论家。这样的经历让他在军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飞机事故是一件不幸的事,但在这件事上张太恒又展示出了他敢于承担错误,并且诚恳的态度。本身就具备出色的军事才华,又加上高尚的人格品质。他能官复原职,并且授衔为上将,都是因为他的贡献与功绩值得这样的殊荣。

2005年,张太恒因病去世,享年74岁。他的一生可谓是苦尽甘来的一生,从中受到的启示是,人的贫贱不取决于出生,而在于行为。保持知识充满渴望,永远谦逊诚恳,机遇就会来到身边。

参考资料:

张胜 “遥望军帐念高风---与张太恒将军交往锁忆”中国人才, 2006.05.15

“历任司令员的为将与为人”人民网, 2014年第11期

Admin “张太恒同志履历”烽火HOME, 2016.03.12

0 阅读:17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