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吸引了130家企业、1600多辆新车参展,可以说是欣欣向荣。不过业内人士早就说过,中国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汽车厂商,汽车行业是以规模取胜,未来整个市场可能只剩下有限的几家大型厂商。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就表示,十年之后,中国汽车主流品牌可能只剩下7家。而目前,仅仅是主流的造车新势力就不止这个数。那么,十年之后的中国汽车市场会是什么样呢?真的会只剩下7家吗?
目前的汽车市场有哪些玩家?
何小鹏的话,意图很明显,即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小鹏汽车将是未来那7家主流厂商之一。那么,现阶段中国汽车市场有哪些主流玩家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何小鹏说的“主流品牌”,指的是国产汽车品牌。原因很简单,在可预见的范围之内,大众、丰田、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等都不太可能退出主流市场。
那么,国产品牌主要分为哪几种呢?目前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造车国家队、主流民营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
造车国家队,指的是各种“汽”,一汽、上汽、广汽、东风、长安、江淮等国有厂商,以及这些厂商衍生、孵化出来的一些子品牌,例如一汽红旗、上汽智己、广汽蔚来、北汽极狐、东风岚图、长安深蓝、江淮大众等等。
主流民营车企,目前主要有比亚迪、长城、奇瑞、吉利四家主流厂商。
除此之外,这四大厂商各自都有自己下属的子品牌,包括腾势、仰望、方程豹、坦克、哈弗、捷途、星途、智界、领克、极氪、魏牌等等。
造车新势力,目前主要有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哪吒、小米。与造车国家队和主流民营自主品牌相比,新势力的销量规模较小,但发展速度比较快,技术上也有一定的领先优势,成为新能源市场上的代表性力量。
谁能存活下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2023年汽车销量超过3000万辆,超过全球的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占据60%以上,优势十分明显。但中国的国产汽车品牌还是太多了,未来十年势必会进行缩减。那么,谁能留在主流市场之内呢?
从战略角度以及行业发展规律来看,现存的造车国家队直接退出主流市场的可能性并不大。原因很简单,这些大型国有厂商关乎经济命脉,同时也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背后也都有着大量的资金支持,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强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内,这些大型厂商不会退出主流市场。
但这些大型厂商在新能源领域表现不佳,这是一个不小的隐患,继续下去,某些车企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届时有可能引发国有汽车厂商的合并重组,最终只剩下1-3家的巨头。这并非不可能,目前的上汽集团,就是原上汽集团在2007年并购南汽集团而形成的。
传统自主品牌中,比亚迪稳如泰山,十年内大概率不会丢掉国产品牌龙头的位置;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初见成效,手中有沃尔沃、路特斯、极氪、领克等优质资产,新能源销量规模在国内仅次于比亚迪,同时还有SEA浩瀚架构等核心装备,十年内退出主流市场也基本不可能。
比较危险的就是长城和奇瑞。8月份长城汽车销量仅为94461辆,同比下滑17.21%;新能源月销量仅为24844辆;奇瑞的情况来比较类似,国内市场上已经被挤出前十,但需要注意的是,奇瑞汽车海外市场销量占了一半,因此比长城汽车更加靠谱一些。
造车新势力里边,理想和问界,目前看上去是最“稳”的,月销均在3万辆以上,并且已经实现了盈利,理想抓住了高端家用SUV市场,而问界则被看作是华为的“亲儿子”,未来十年可能都会留在主流市场之内。
其余的造车新势力目前都处在严重亏损阶段,销量规模偏小,这种车企一般情况下抗风险能力会比较差,时间越往后拖,这种小而美的模式就越难维持,其中的一部分厂商最终有可能被兼并。
遗憾的是,小鹏汽车想要留在主流市场还是比较困难的。早在2021年9月份,它就已经实现了月销过万,这在新势力中还是第一个,但随后3年时间里小鹏汽车的销量一直在万辆左右徘徊,始终没有实现突破,旗下也没有真正的爆款车型。
但小鹏汽车与大众有深度合作,在技术上也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如果未来双方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或者大众直接收购小鹏,那么它还是很有希望成长为主流品牌的。要知道,汽车行业拼的是规模,现在月销过万勉强可以算是主流品牌,十年后可能就是三四线品牌。从目前来看,小鹏汽车似乎很难突破困境。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大量的品牌都会逐渐消失。实际上,几年前中国仅仅是造车新势力就超过100家,但现在连10家都没有了,未来还会进一步缩减。这块有限的大蛋糕最终会被哪些品牌分得?想必现在已经有了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