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管癌新发22.40万例,死亡18.75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64%和7.28%。
食管癌的预后较差。这时由于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当患者因忍受不了的吞咽困难就诊时,多已属于中晚期。
食管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晚期癌发生之前,存在长达5~10年的癌前状态、癌前病变及早期癌阶段,这为食管癌筛查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期。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针对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食管癌患者在接受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5%。
那么哪些人属于食管癌的高风险人群呢?
《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指出,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
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
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病史;
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Barrett)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
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
食管癌的筛查当然首选推荐胃镜检查了,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筛查的频率原则上是每5年1次。但有下列病变者建议缩短筛查间隔: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内镜下高危因素或病变长径>1cm者每年接受1次内镜检查,持续5年;
巴雷特食管患者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每6~12个月进行1次内镜检查;巴雷特食管患者无异型增生,每3~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预防食管癌也不能光靠筛查,日常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很重要。不吃特别干、硬、烫的食物,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腌制、熏制、烧烤类食物,适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类食品,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花费最小的成本,避免身体承受更大的痛苦,这就是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