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距西安约1个小时的天井壕、唐崇陵一游

安卉聊旅游 2024-12-17 20:34:50

上次我们到天井岸村只看了池阳宫遗址、五帝祠、古茶树,留下一个天井壕没看,心里一直念着。今天(2024年12月16日),首先导航天井岸村,去看天井壕咯~~

一、天井壕

天井岸村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嵯峨镇。天井岸村的村名,与一个巨大的深坑有关,这个深坑被称为“天井”,村子在天井边,叫“岸”。‌

1、天井壕的由来

一说

这个深坑,传说是给唐朝第10位皇帝李适(kuo)挖的墓坑。因挖墓坑时从坑里飞出一个白鹤,泄了风水,后选址于嵯峨山脚下,并将这里的土运到山脚下修墓,形成一个巨坑,这个坑是给天子修墓取土形成的,故叫天井。关中人把大坑叫壕,故名天井壕。

二说

考古发现天井壕是汉代早期祭祀天的遗址,与池阳宫、五帝祠是同一时代。专家认为天井岸村祭祀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规模大、分布最为集中、保存基本完好的古代祭祀遗址群。

还有专家认为天井壕遗址是西汉中晚期用于观测星相的地平式日晷。天井壕是汉代中国的大地中心,与现在中国的大地中心泾河新城永乐镇北流横村石际寺组相差不到20公里。

专家用卫星定位仪测量,天井壕为东经108°52′495″,秦岭子午峪金仙观上的玄都坛为东经108°52′545″,和真子午线(经线)相差只有60米。

神奇!不知道汉代的人咋测量的。

天井壕-玄都坛这条长约74公里的中轴线经过汉长安城遗址的中心,且秦都咸阳宫,汉代未央宫,汉高祖的长陵,以及崇文塔和周家大院等都在这条线上。

2、实地感受天井壕

我们将车停在村法制广场上,俯视着这个直径约300米,深32米的大圆坑,只见底部是平坦的麦田。老爸说:“这里的庄稼一定长得好,坑内避风不冷,土里墒情好,土壤肥。”

沿着坑边一条小土路下到坑底,发现坑壁有废弃的窑洞。老妈感慨,经过2000多年风吹雨带大自然的填埋,这个坑还是这么深,可以想象当时这个坑是多么巨大。

我不仅钦佩古人的智慧与力量!

天井岸村法制广场

俯视天井壕

天井壕

天井壕

二、唐崇陵

1、唐崇陵

唐朝共289年,共有21位皇帝,20陵。19位葬于关中,其中武则天与高宗是合葬,故实际为18座陵墓,俗称“唐十八陵”。另外2座是唐昭宗李烨的和陵和唐哀帝李柷(chu)的温陵,分别安葬在河南的偃师和山东的菏泽。

我们今天来的崇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安吴镇嵯(cuo)峨(e)山南麓,是唐朝第10位皇帝德宗李适(Kuo)和昭德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唐十八陵之一。

老妈不喜欢看陵,唐朝的皇陵大多依山而建,我们就当是爬山了。因为去年11月28日我们来过,还在柿子林里捡过柿子,老爸老妈一眼就认出曾经来过这里。

车免费停在入口处附近,今年入口处加了挡车杆,只登记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不收费。

神道两侧的石像,麦田依旧,不同的是,今年增加了许多花椒树。我们沿着不宽的土路向嵯峨山走去。

唐崇陵

麦田、花椒树

嵯峨山

2、嵯峨山

嵯峨山,乔山支脉。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1)、唐朝时这里曾立有“黄帝铸鼎处”石碑,可惜的是“文革”时却把它当“四旧”砸了;

2)、鬼谷子隐于此传授兵法,老子曾在此讲经;

3)、山上现存唐大将尉迟敬德督建的“振锡寺”遗址、大唐悟空禅师(西游记孙悟空原型)之塔;

4)、日本嵯峨天皇的遣唐使者曾在此山参与修筑唐崇陵,日本天皇因此也成为嵯峨天皇,且将京都的一座山改名为嵯峨山。

等等...

此外,嵯峨山上有裸露的石头和草,踩着石头、草根很容易爬到山顶,是新手和老人免费登山徒步的好地方。不过夏季来很晒,山上植被以灌草为主。

我和老妈登上最近的一个山顶,远处一山更比一山高。俯视层层梯田、弯曲的盘山公路和房屋,山虽不高,但视野开阔,老妈兴奋地大声呼喊,似乎要把体内废气都喊出去。

记得去年11月,老爸老妈登了2个山顶,今年老爸1个都没登上,只走了1个缓坡,就坐着休息了。老妈担心老爸在山下等的时间长,只登了1个山顶就匆匆下山了。

我感觉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他们操劳一辈子,等孩子们长大,等孩子们休假,等孩子们退休...,在外出游玩方面一直等年迈体衰。不能再等了,只要他们身体允许,一定带他们仗剑走天涯。

0 阅读:2
安卉聊旅游

安卉聊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